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精读圣经,手机版【精读要在“精”字上做文章】
 

精读圣经,手机版【精读要在“精”字上做文章】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2:14 影响了: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占的比例很大,是教材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的“精读”,其实就是仔细研读,主要特点体现在“精”和“研”上。所谓“精”,就是精细全面,“研”就是钻研、研究,细细咀嚼。既要领会文章形式,又要掌握文章内容;既要仔细理解文章字词句篇的表层含义,又要深究其深层含义;既要把握整体,又要重视细节:要在领会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写作特点。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目前的精读课文教学虽然摒弃了以往的烦琐分析,减少了教师们的侃侃而谈,增添了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但是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茫然不知其味,可谓“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当前的阅读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改善精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值得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课题。
  笔者以为,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精”字上做文章,选择精读内容,捕捉精读时机,讲究精读方式,设计精读过程,来促进精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择精读内容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其实,解读文本也未尝不是这样。我们在引领学生精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努力寻找文本解读的支点。让学生借助这个支点,找到解读的突破口。
  事有巨细和轻重缓急之分,文章也有重点与一般、难点与易处之别。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表白自己的审美情趣,表达自己的内心志向。最能体现这些的段落、词句,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懂,此谓“精读”也,其他的内容可作略读。
  [教学片段]刘亚雄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上)。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五-九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感情深厚的句子并画下来,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
  (2)讨论交流:
  (投影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A、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嘎羧再见象鞍时的激动心情。
  B、它如此激动,是因为象鞍上有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九自然段理解)
  C、嘎羧看到象鞍上的弹洞、斑斑血迹会想起什么呢?
  D、是啊!象鞍上有着它辉煌的过去,有着它出生入死的经历。你看,我们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
  E、指导朗读。
  (3)小结:你们看,26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多么怀念曾经的辉煌。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它的这种深沉的情感。我们圈画出这些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走进了它的内心,感受到了它的情感。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
  [点评]进入高年级后,课文篇幅长了,理解难度也大了。《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长课文,有两千多字,但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初读下来对课文还是能有个粗浅的了解,完全不必逐一讲解。教学中,教师善于选择精读内容,只是抓住“品细节、悟情感”作为教学主线,精选课文几个比较典型的句段如“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让学生品悟。这样安排,以一当十,避免走进烦琐分析的泥潭,教师教得从容,学生学得轻松。
  
  二、捕捉精读时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确定精读时机,把自己变换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片段]毛立业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苏教版五上)。
  (1)画出文中写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
  (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体会“依依惜别”之情,体会表现感情的写法:动作中有情,对话中有情,景色中有情。
  A、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B、“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C、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3)启发联想,体会诗人感情。
  李白仰望蓝天白云,他想:___。
  李白看着江边杨柳依依,他想:___。
  李白远眺江上景色,看到江上沙鸥点点,他想:___。
  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他想:_______。
  [点评]《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典型的“文包诗”体裁的课文,毛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三部分:①自由朗读――组词,整体感知;②诗文对照朗读――组句,理解诗意;③深入朗读一组段,体会文章感情。这里呈现的是精读环节――“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的教学片段,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朗读文章“文”的情境部分,体会诗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师对精读时机的捕捉十分准确,这个环节是在前面两个教学环节上的自然提升,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于诗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体会较为深刻。
  
  三、讲究精读方式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诚然,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视学生为盛装知识的容器,使其丧失个性,而应讲究精读的方式方法。
  [教学片段]刘佳琦老师执教的《掌声》(人教版三上)。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A、结合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问:从中你知道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的吗?(板书:忧郁)
  B、课文有一段重点写出了英子的忧郁,打开书,浏览课文,看谁先找到。从哪些词语中你们感受到了英子内心的忧郁呢?
  C、残疾的身体,使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她总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很自卑。(板书:自卑)让我们一起把读书的体会记下来。
  D、指导朗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A、结合句子“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问:后来英子有什么变化?
  B、原来英子总是躲着同学,现在和同学一起游 戏说笑,还忧郁吗?性格变得怎样?英子的腿有残疾,但她还让同学教她跳舞,可见她对自己充满了――(板书:开朗、自信)读书的体会让我们一起记下来。
  C、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吗?那咱们就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A、是什么改变了英子?
  B、现在,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点评]刘老师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英子的情感世界,感受其情感的变化,在精读方式的选择上可谓匠心独运。她以过渡段的首句为切入点,引出第一、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改变了常规教学按课文顺序逐段讲解的方式,也使得英子的前后变化对比更加鲜明,让人耳目一新。随着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设计精读过程
  
  要想提高精读的效率,教者还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读感悟。
  [教学片段]孙世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第九册)。
  第一次: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借助表格,引导学生初步梳理课文脉络。(教师相机提问,与学生共同建构表格,捕捉课文内的主要人物:母亲、“我”以及三次看花的主要情节)
  如下表所示:
  
  第二次:依托表格,研读文本。
  母亲两次提到看花,她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师生共同填写表格,略)
  根据表格研读:
  A、母亲第二次提到看花,儿子的回答是“什么时候”,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母亲此刻的心情。
  B、浏览课文:母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中?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来表达母爱的?
  C、指导学生朗读母子对话。
  第三次: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A、母亲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引发学生对“好好儿活”的思考。
  B、“好好儿活”是怎样活?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又是秋天,是哪个秋天?随着学生体会的不断深入,教师擦掉部分板书,逐渐深化理解。
  C、这次看菊花是妹妹推我去的。(出示:妹妹)想象一下,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此时此刻,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出示:三处省略号,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活才是好好儿活?)
  [点评]孙老师对于精读过程的设计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成功的典范。教师借助表格,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表格由空白到不断丰富,到最后向课外做了延伸。表格的运用一直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体现了一个动态生成、不断建构的过程。
  教学的目的是追求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教学也是这样。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教师应将此法教授给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师掌握精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改善精读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更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