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及策略:小学班级管理案例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及策略:小学班级管理案例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0:57 影响了:

  长期以来,人们对班级属性尚存争议,其中主要集中在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还是一种社会初级群体的分歧上,并由此产生了著名的“谢吴论战”(北京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之间的学术争论,谢维和教授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初级群体,而吴康宁教授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虽然在理论上人们对班级的属性看法尚存争议,但实践中的班级集体建设一直带有极强的组织构建性质,并将组织程度的高低作为鉴别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参数。这意味着人们习惯把班集体当作科层组织来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作为科层组织的班级及其管理方式
  有人将实践中的班级组织结构分为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扁平式等四种结构[1],这显然与科层制组织结构如出一辙。在这个组织里,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分工,存在着老师、班长、团支书、各种委员、组长、学生等层级与相互隶属关系。处于层级顶端的是老师或班主任,他们掌管着班级的所有事务,对学生有着绝对的领导权,是班级所有矛盾的最终裁决者,他们也是所有班级规定的实际制定者或代言人。老师或班主任的下面是班委会。班长在名义上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班委分管着学习、体育、卫生、文娱、劳动等具体事项。与班委会平级的是团支部或少先队,负责思想方面的具体事项。
  在科层制思维的指导下,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自然想到的就是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将科层制的班级管理方式分为教师中心型管理、民主集中型管理和放任型管理三种。“教师中心型管理”主要指学校的教师或班主任对班里每个同学的每件小事不仅挂在心上,而且都要亲自出面指手画脚,做出的决定要学生不折不扣依从,凭恃实施奖惩的权力进行管理,虽然有班委会和团支部,但班主任或教师过问班内一切大小事务并做出决定。“民主集中型管理”主要指在教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委会和团支部作为核心,管理班中人员及事务。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老师一般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他们会把拟议的行动和决定与班委会或全体学生磋商,有关班里的决策由班委会和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决定,鼓励学生参与。虽然教师在这种管理方式中依然有最终的决定权,但其过程体现了民主的特点,因此称为“民主集中型管理”。第三种就是“放任型管理”,主要指教师或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放羊式”管理,极少运用权力,鼓励班干部独立行事。对班级事务极少干预,凡事由班干部及学生自行决定及实施。在以上三种管理方式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尤为普遍,特别是“教师中心型管理”,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占据主流地位。而“放任型管理”在高等学校的班级管理中较为常见。
  当然,“教师中心型管理”和“民主集中型管理”甚至是“放任型管理”,都很能鼓舞一个甚至几个固定班干部的积极性,因为在我国中小学的班级中,管理角色一般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体验管理工作的机会。而且从表面上看,上述三种管理方式很能表现出一种作为一个集体应有的集体性和组织性,显得秩序井然。然而未成为班干部的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班干部的自主性和协同性却受到了损害。因此,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些管理方式可以使一个班级组织稳定运作;但从大多数人的学习和成长来看,这些管理方式存在难以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和热情的缺点。简单地说,采用这些管理方式的班级在局部来看也许可以稳定而有效地运转,但从整体来看,这些基于理性原则基础之上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班级活动的“管理主义倾向”,即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2]。然而我们又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放弃对班级的管理。因此,我们应该寻求一种既能有效管理又可避免“管理主义倾向”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就是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就是依靠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及群体感情结构等综合性情况进行科学管理,并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成长和价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做出最大贡献。那么,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1.让每个学生都获得适合自己的角色
  角色理论认为,所有社会行动者都充当多种他人或“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班级的管理过程可以看作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就是角色领会和角色构建,人们在互动中对他人的角色进行认知并构建自己的角色。那么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首先要做的,是让班级中的全体人员各自获得一个适当的位置,分担一个适当的角色。也就是说,让他们各自处在一个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在班级中有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健康委员等,也有组长及各科代表等。如果在这些分工的基础上,再采用双人制(即两个学生共同担任一个角色)和交替制(规定一个任期,让大家轮流担任某一个角色)等形式的话,则能更容易使大家发挥各自的作用,而且可让更多的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如所谓的“值周班长”制,由班长和团支书按周次轮流担任班长,负责轮值期间的班级管理工作,这样既分散了班长的工作量,不致影响其学习,又保证值周班长的新鲜感。另外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新角色,来满足学生不同的角色需要,如日本中小学班级中设有鱼委员、花委员等等。
  这种方式并不意味着使班级里的每一个人成为组织的一个零件。通过这些分工,第一是为了增加班里的交互作用;第二是为了使每个人获得一种“存在感”;第三是为了通过履行各种职责使每个人重新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第四是为了通过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角色而让大家都能积累一些做管理的经验,以求将来在求职和工作中占有优势。我们把这种班级组织形式称之为“一人一个角色的全员参与”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使那些在编入班级组织形式之前在班级中失去存在感的学生、或是那些认识不到自己潜在能力的学生、又或是那些从来没有发挥过骨干作用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学到更多的东西。不少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在学校长期担任学生干部者,升入大学或到了工作单位之后,其组织活动能力一般都强于在校期间未担任过学生干部者。因为前者通过在校期间的管理实践,已多少具备一些组织能力、经验及相应的心理素质。
  2.以课题或任务为中心的小组化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一个班级只是学校整体的一小部分,但一个班级往往拥有五六十个学生,把它看作一个小集体的话,又显得太大。人们一直以来对这种“大班制”的教学和管理进行着批判。然而在这一现实没有得到改变以前,我们仍然需要一些手段来改善我们的班级管理,这种手段就是“小组化”,即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这种小组化至少有四点好处:
  (1)加快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容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更容易发展学生的个性。
  (4)易于组织和协调。
  然而,问题在于,这种小组应该根据什么来编成。一般而言,有三种方法:一是随机分组。在班级组建之初学生彼此不认识的时候,当然只能采用这种方法,但当一个班级融为整体的时候,这种方法也是最理想的。因为这说明班级的每个成员之间都建立起稳定、融洽的关系,当然这几乎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二是根据兴趣爱好及是否熟悉来分组。我们中国人在组织一个集体的时候,往往讲究的是“志同道合”,即所谓“物以类聚”。这种方式以人为主,以感情为主。采用这种方式编成的小组稳定性强,极易获得成绩,但也极容易形成小圈子,容易拉帮结派,从而不利于整个班级的管理。因此本文认为第三种方法更值得重视,即根据某一课题项目或目标来分组。这种方法以课题项目或一定目标为根据,采用的是“先工作,再熟悉”的方式。比如通过让学生分担不同的课题,或者分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便可以编成这种小组。如可以组成协助教师上好语文课的语文小组,为搞好文娱活动而组成的文娱小组,等等。采用这种方式组成的集体是以“工作为中心”,以“理性为主”的集体,这种编组方式与社会上组织的分组方式较为接近。这对学生能力的锻炼是极有好处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进行班级小组化的时候,有固定小组和临时小组两种形式,前者是一个针对班级常规管理的、较长时期开展共同活动的学习单位,也就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分组,这可以说是班级里最基本的集体。为了增强每个同学的归属感,打消他们的“不安定感”,我们必须将同学们固定在一定的小组之内。然而,如果只有这种固定小组存在的话,整个班级也会出现一种千篇一律、缺乏活力的局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更换固定小组或者适当地增加一些临时小组,例如在开展学习活动遇到了临时性的、派生出来的新课题或有新的任务出现时,专门把一部分同学编在一起,组织他们共同讨论并解决这些新课题或完成新任务,如果这些课题或任务得以圆满解决,那么班级可解散临时小组,只保留以前的固定小组[3]。
  3.在理性组织基础上考虑班级的情感结构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我们总是试图以效率、民主等理性原则来管理班级,这样的管理思维容易导致“管理主义倾向”。有人根据班级组织的人际关系特征、主要矛盾冲突、结构化程度或集体性以及发展水平将班级的发育分为孤立探索、群体分化和组织整合三个阶段[4]。这种分法符合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同一个人交往得越多,就会越有好感,而越有好感也就会和这个人交往越密切。但是也有相反的情况,即与某人接触越多,就越感到厌烦,甚至断绝往来关系。虽然我们提倡应该“先工作,再熟悉直至亲密”,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总存在一些自己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的人,因此我们在坚持理性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以感情为重要因素,即在考虑班级全体或小组的编组和管理时,应将学生的感情考虑进来。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莫雷诺开发的社会关系测量技术。
  莫雷诺认为,人际关系中有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一种是相互吸引力,一种是相互排斥力,为此,他开发了一种社会测量技术,试图对集体的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了解:
  (1)整个班集体是否很团结?
  (2)班集体中存在哪些伙伴群体?
  (3)班集体或伙伴群体中的中心人物有哪些?
  (4)每个同学在班集体或伙伴群体中各自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们在纸上写出三个他们希望编在一个小组的同学名字(最好写上理由,以便将来给予指导),或者三个不愿意编在一起的三个同学名字(不建议使用),然后将这些结构在一个模型中排列出来,这样每个人在群体中与他人的联系便一目了然。图1便是这种社会关系测量的模型。
  其中表示双向选择,表示非互惠的选择方向。在测量模型中,社会成员在可见的空间排列,每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都有相对位置,箭头所指方向表示那些关系最密切和有联系的吸引状态,那些疏远的和不联系的则表示互不吸引。这种类似于网络的模型就是班级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的模式。通过审视网络,我们就可以发现班级内部的感情结构。
  首先,如果我们同时进行“愿意和谁分在一组”以及“不愿意和谁在一组”的测试的话,我们可以根据某一学生被选择和被拒绝的次数,将班级集体内部的学生划分为受欢迎群、不受欢迎群、中间群、孤立群四类。如果被选择的次数很多,而被拒绝的次数很少,则划入受欢迎群。反之则划入不受欢迎群。如果被选择及被拒绝的次数都很少,则划入孤立群。如果被选择与被拒绝次数均较多,则划入中间群。这样的区分有助于教师或班主任了解班集体的总体情况,提高对感情“弱势群体”的关注。
  其次,通过观察网络,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中的一些中心点,即哪些人处于班级人际网络的中心点,并且各个成员是如何通过这些中心点进行沟通的。如在图1的关系网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3和10在群体中处于班集体的中心位置,如果将这11个人看作一个小组的话,那么3和10可以成为组长和副组长(如果图中是“愿意和谁分在一组”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所谓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如果加上这种感情结构,将更有助于班级的管理。
  这个模型形象地表示了集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在探讨班级的管理方式时,有必要把这种感情交流(喜欢或不喜欢)方面的集体结构考虑进去。在中小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更应如此,因为这类学校的学生更容易为情感所左右,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集体的感情结构。
  参考文献
  [1] 刘怀忠.谈班级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卫生职业教育,2004(22).
  [2] 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兼答吴康宁教授的商榷文章.教育研究,2000(6).
  [3]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曹树真.班级组织发育的三个阶段.班主任之友,2007(10).
  [5]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杨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