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4-21 03:54:00 影响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历史是一门能够引人深思、值得探究的学问。历史教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能力之中,当属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因为很多教师与学生的头脑中,总是依赖于教材,认定教材所给出的定论,对一些引起不同看法的材料,不敢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以至于人云亦云,思维程式化,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更谈不上其创新能力。近几年来,在历史课教学中,我致力于创新教育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做法。
  一、树立新课程理念,做创新型历史教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各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的水平,而民族素质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依赖于教育和人才。从这个意义讲,教师担当着历史所赋予的责任重大,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树立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行为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师要勇于担当,争当教育教学改革的急先锋。然而,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做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填鸭式”教学的方式比比皆是,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走进课堂。教师重视自己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以上的一些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课堂教学来看,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降低了教学效率。滞后的教学方式,落后的课程理念,严重束缚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在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大好形势下,作为历史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意识,在学生学法、思维能力方面下工夫去探索,做一个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教师。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有疑才能引起思考。这是大家的共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恰恰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才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历史教科书多是前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或评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前人的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质疑,前人的哪些看法是自己认同的,哪些是自己有疑问的。如果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对一些问题产生疑问,则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质疑能力。在质疑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形成。
  1.要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得多。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亦然。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读完一章或一节就要提出问题,把它看做是否学会历史学习的重要标志。学生读完后,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说明这个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更谈不上去认真思考,这是懈怠懒惰表现。教师一定为学生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敢于说话,敢于敞开心扉。学生大胆的表现,是其思维的展现,思想的自然流露。这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发现,主动思考。
  2.要巧妙设疑。质疑是读书的一种好习惯。但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要持之以恒,培养其质疑习惯。如“**战争”一课,我就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导入时设疑:**战争前夕,中国在世界的政治、经济地位怎样,还处于领先地位吗?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设疑: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学习历史人物时设疑:我们说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那么,你怎样认识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呢?民族英雄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人呢?在结束时设疑:**战争后中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教师的设疑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材,深入教材,教材中处处有疑。如果学习教材能够发现问题,说明深入教材之中;若不能提出疑问,则说明没有学到位,没有真正理解教材。在每一节课,教师都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处处设疑,且要求学生长期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3.要保护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需要适时的引导和严格的训练。在教学中,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独立思考,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只要有理有据,言之成理则要保护其积极性。对于教师未讲、讲课时又不能预料的,甚至是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的,教师也不能动辄得咎,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但教师要正确分析,肯定其合理因素,纠正其偏差。保护其独立思维和创新性。
  众所周知,实现素质教育是实施新课程的目标。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