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CT表现
 

【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CT表现

发布时间:2019-05-15 03:49:35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295-01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影像的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5 例肝血管瘤 CT 表现,包括病灶形态、大小、 平扫密度、动态增强及延时扫描后病灶密度的改变。结果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病灶边缘结节状、棉球状、 斑块状及C 字型环状强化、延时扫描病灶迅速向中心延伸、最后整个病灶全部充填强化,部分病灶只有边缘线条状点状、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结论 正确认识肝血管瘤的特征性 CT 表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肝血管瘤被认为在原发肝脏肿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 肝右叶多见,多发生于30 ~50 岁女性。其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发病率从约1% ~2% 至 20% 不等[1],尸体解剖发现率达 4% ~7 % ,肝血管瘤多数为单发, 9% ~22%为多发。本病的误诊率 极高, 特别是不典型肝血管瘤,易与其他肝脏病变相混淆,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随着螺旋 CT 的普遍使用, 肝脏增强扫描技术在该病的影像诊断中的重要性较显著。本文对 25 例肝血管瘤螺旋 CT的表现进行初步探讨, 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影像特征,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 2009年 8 月 ~ 2011 年 12 月经 CT 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回访证实的25 例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女1 5 例,男10 例,年龄25 ~67 岁,平均 46 岁,该组病例 2例为多发,其余23 例均为单发, 肝右叶16 例,肝左叶9 列。本组病例均无明确临床症状。
  2 方法 采用 GE双排螺旋 CT 轴位扫描,扫描参数: 电压120 kV, 电流180 mA,旋转速度60 r/min,层厚5 mm, 螺距1. 0,机架旋转速度1 r/s,扫描前口服 2%泛影葡胺 500ml, 增强时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碘海醇100 ml,流速3 ml/s, 扫描前均行常规全肝平扫,再行肝脏动态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延时 30s,门脉期扫描延时75 s,增强扫描后常规延时 5 ~10 min 扫描。扫描范围从隔顶平面至肝脏下缘。全部病例均由二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不了解病史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对 25 例肝脏血管瘤 CT 片进行盲读,对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形态,密度表现及其强化特征等均得到共同认可。
  2 结果
  2. 1 病变部位、 数目、 大小及形态 病变位于肝右叶 16 例,位于肝左叶9 例,18 例位于肝实质内, 4例位于肝脏边缘, 3例突出肝脏轮廓边缘。直径2 ~3 cm 20 例、 4 ~ 6 cm 5 例、病灶呈 圆形16 例、 椭圆形6 例、 形态不规则 2 例、多边形 1 例。本组病变除2 例为多发外、其余均为单发病例。
  2. 2 病变边缘 16 例病变轮廓光整、边缘清楚,4例病变呈浅分叶状,5 例病变边缘不清楚。
  2. 3 病变部位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性表现 对 25 例肝血管瘤患者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大小、形态,平扫密度及动态增强变化模式三个方面。( 1) 病灶直径 <2 cm 者定义为小血管瘤, >4 cm 者定义为大血管瘤[2]; CT 平扫22 例呈低密度,边缘清楚, 3例呈稍高密度; 增强 CT 扫描动脉期 19 例患者病变从边缘开始呈结节状、斑片状、C 字型环状强化,门脉期病灶迅速向中心延伸, 几乎整个病灶填塞强化, 延时5 ~10 min 扫描, 整个病灶均匀填充强化, 此时病灶密度稍高于周围肝实质。2 例患者在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和延时扫描病灶密度稍有减低,但病灶密度仍然高于周围肝实质。3 例患者增强 CT 扫描时病变内及边缘部斑点状、 线条状强化, 门脉期病变向中心部逐渐出现斑块状强化、延时10 min 扫描、 病灶只有大部分填塞强化、 但是病灶内密度不均匀一致。1 例患者平扫时呈多边形低密度区、 周边2 ~3 cm呈中等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增强 CT 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及延时 5 ~ 10 min扫描显示病灶周边2 ~3 cm 环状多边形强化带、病变中心仍呈无强化多边形低密度区改变。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肿瘤样病变,可分为瘤体型和海绵型,通常以海绵型最常见[5]。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 3 cm) 多实性,大的海绵状血管瘤( > 3 cm) 可出现囊性变[2]。一般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当病灶直径大于 4 cm 以上时,部分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部不适、触及上腹部包块等各种症状和体征。肝脏血管瘤以单发多见,一般无包膜[3] 。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根据纤维组织的多少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 4 型,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该组病变就是指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由扩张的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管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壁内衬有扁平内皮细胞。肝脏血管瘤较大时中心可发生变性、坏死、囊变、出血、血栓形成和钙化。值得指出的是,就目前对肝脏血管瘤的病因尚未明确。肝血管瘤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 1) 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毛细血管扩张; ( 2) 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坏死后的肝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扩张; ( 3) 肝内区域性血液循环停滞后,致血管形成海绵样扩张,而持续性静脉血淤滞,导致血管进一步膨大; ( 4) 肝内出血、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毛细血管扩张; ( 5) 血管发育异常致血管海绵样扩张,此学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肝脏血管瘤的 CT 影像表现特征为: 平扫时病变多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在合并脂肪肝时、病灶可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少数病灶呈分叶状或多边形,多位于肝脏实质内,少部分位于肝脏边缘,病灶边缘清楚,较大者病灶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呈星形、裂隙状或不规则形。增强后扫描多数肝血管瘤表现为肝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斑片状、或连续 C 字型环状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接近主动脉密度,门脉期造影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强化,延时扫描病灶的强化灶逐渐增大,并向病灶中心填充、最后整个病灶被造影剂充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形成肿瘤“早进晚出”或“快进慢出”的特征性表现。本组资料显示 2 列患者增强后延时扫描只出现病灶边缘线状、点状、环状强化,中心未被造影剂充填,1例病灶较大患者病灶边缘出现 2 ~3 cm 多边形强化,病灶中心呈多边形无强化低密度区,这可能是由于血管瘤腔内发生变性、出血、囊性变和血栓形成,以至血管瘤失去“早进晚出”的特征性表现大[4] 。肝血管瘤增强扫描后强化的特征主要有 4 种类型: 边缘型强化、中央型强化、混合型强化、弥漫型强化,最常见的为边缘型强化,以病灶边缘不连续结节状、斑点状增强为特征,其次为中央型强化、混合型强化、弥漫型强化最少见。肝血管瘤从开始强化到变为等密度所需时间与瘤体组织成分、大小、对比剂注射方式、注射流率和扫描方式等有关。肝脏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CT 增强扫描强化特征符合该病变血供分布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戴建平,王仪生,等.临床 CT 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0-422.
  [2] 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 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97-298,400-401.
  [3] 田转明.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3):250-252.
  [4] 雷子乔,韩萍,曾祥阶.螺旋 CT 双期动态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2):1104-110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