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谈把自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谈把自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4:05 影响了:

  (广州市番禺区石�镇石�小学,广东 广州)      [摘 要]:语文单元模块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实验,它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和主体性。而略读课文正是落实模块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笔者从略读课文教学开始,了解模块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模块教学 学生 主体性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因此,就略读课文的教学而言,则更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运用,更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发挥。
  
  一、由此及彼,当好知识的输送带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常产生两种误区:其一,是把略读课文看作无关痛痒的练习课。其二,则把略读课文看作讲读课文,精读精讲,与第一种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后者末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千篇一律。我认为,略读课文好比一条输送带,它有利于学生运用已知,融汇新知,探索未知,是他们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场所。
  略读课文处于精读课文和读写例话之间,它承担着将精读课文所获得的新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与应用的任务,是由精读课文向独立阅读、课外读物过渡的凭借。作为教者,应该着力指导学生去发现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共同要素,如学习方法、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由此及彼,实现迁移。
  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多少句老师的话,也并不在于考试能拿多少分,而是学生到底能把多少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去。如教学《阿里山的云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我要求学生回顾学法,把学习方法迁移到本课中,并用这个学习方法作为自学该课文的步骤。由于强调了“法”,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减少了,因而,这种程序自然为学生所接受。他们无意识地把它内化了,进而运用到基础训练的阅读训练,运用到后来学习的课文,运用到课外读物。
  
  二、学贵自得,还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具有实践才能。古人说“学贵自得”,即是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训练中形成阅读能力,而绝非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由教师一手包办代替。
  1.读中疑,疑中思,思中悟道理
  学,就是要读,读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读中发展智力,在读中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读―疑―思―悟”这四个环节。单元模块教学坚持整体性、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主体性和综合性。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思和自悟的过程。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因此,要让学生“学而后知不足”,“练而后知困”,在读中质疑,疑后产生一种探究、解疑的欲望和内推力,最后通过深入的分析思考,共同协作,剖析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事物的联系以及文章的中心。
  教学《金色的脚印》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并围绕题目提出一系列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这是谁的脚印?为什么这个脚印是金色的?“金色”这个词蕴含着什么意思?等等,这些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带着上述问题以朗读、默读、浏览等形式,整体或局部地读课文,从中思考出部分问题的答案,再通过小组的交流应用已有的知识在阅读实践中,经过思维,解决疑问,获得新知。
  2.淡化教学内容,突现重点
  由略读课文的特点可知,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对教学程序的设计以及时间的安排必须精当,要彻底摒弃繁琐的撒网式的提问方式。教学上,我常采用开门见山的引导方法,突现重点。即在读题、质疑后,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想知道的问题中,抽出一两道作为学生自学课文的主线。当中心问题解决了以后,其它问题往往也迎刃而解了。如《金色的脚印》一文,篇幅相当长,而整个故事都是以脚印为线索,于是我便从题目入手,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脚印是金色的?至于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正太郎和狐狸之间发生什么事;正太郎和狐狸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问题都已包含在其中了,学生可以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这样,就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挥课文的最大功效。
  3.拓展深化,发掘思维潜能
  运用是学习的归宿。那么,怎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延伸到实际中呢?我认为,拓展深化是教学略读课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以单元模块教学为导向,使学生学习方式从老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学,使学生学习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培养。比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编辑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习评价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等。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各种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摆脱了以往语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千篇一律机械操作和训练的怪圈,从语文教改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高效之路。
  当然,采用什么形式去深化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而定,可以说,可以写,可以由老师介绍,可以学生去实践,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最后十分钟,我安排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青海湖的绮丽风光,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完《最后的辉煌》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给诺贝尔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学完《大瀑布的葬礼》,我组织学生对本镇小河流的过去与现状进行调查,从中找出了受污染的几个原因,并大胆地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整治方法,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下学期写建议书打下基础。学完《小青石》、《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后,我安排了一次“小小童话创作大赛”,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全民投票”,从中评选出最具创意大奖、最受欢迎大奖、最有教育意义大奖等。此类活动还有很多。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它没有统一的答案,没有“√”和“×”,全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创造性的想象。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的亲身参与,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提供了空间。
  由此可见,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在认真钻研精读课文的同时,必须恰如其分地摆正略读课文在教学中的位置,执教略读课文的老师集策划、编剧、导演于一身,他把表演的舞台让给了学生,这个台是开放的,旋转的,学生的活动是充分的、舒展的,学生的感受是自主的、快乐的,语文课能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陈黎明.20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