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精心设计课堂结尾提高教学效果_激活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精心设计课堂结尾提高教学效果_激活音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7:43 影响了: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当代的音乐现象,才能激活课堂,使音乐教学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本文从―开发课程资源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变原有的教学价值观、把课堂作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广大音乐教育同仁作理论参考。
  [关键词]音乐课堂 互动 教学效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音乐对于社会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音乐现象也随之层出不穷。音乐,是人们身心情绪的重要表露形式,在不同场合下,人们需要不同的音乐,用以表达喜、乐、哀、怒,从而逐渐构成音乐形式的多元化:比如人们经常遇到的礼仪音乐,其中就包括有节日庆典、婚丧嫁取、宾客迎送等;背景音乐包括了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和影视伴音;而实用音乐中则有歌咏舞蹈、健身体操、催眠医疗以及各类广告等。现在,各种形式的音乐已进入快步发展的势头。
  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喜欢音乐,只不过各自的爱好和表现不同而已,有人在激情满怀时会引亢高歌;有人心情愉悦或闲情逸致时会哼哼小曲。总之,音乐已经不知不觉地伴随着绝大部分人的一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校的多数学生,并不十分清楚音乐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潜在功能。为了通过音乐教学给学生进一步诠译音乐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民族和生活的热爱,提高社会责任感,我特意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环节纳入教学之中,借以提高实际效果的手段之一。
  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体会,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只有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当代的音乐现象,才能激活课堂,使音乐教学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但是,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切实地联系在一起呢?我的体会如下:一是开发课程资源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二是改变原有的教学价值观。三是把课堂作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现就这三个问题分别阐述于下。
  
  一、开发课程资源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根据教学课程的目的、要求,结合具体内容,我设计了多项可能达到收集与课程大致相同内容的渠道,将要点提前安排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网络中或其他方法,寻找与课程内容大致相同或相仿的材料,以及相关的音乐词语,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课。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喜欢探索和思考,故在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情况下,他们的积极性会不知不觉地被调动起来,把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具体的、生动的音乐课亲身体验。许多事例证明,每个学生都喜欢唱歌,但并不都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就是以往音乐教学过于强调“音乐技能知识”,呆板的和填鸭式的“音乐理论”会使学生感到厌倦,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结果。
  在音乐教学课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适时安排学生在空余时间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从而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在设计音乐教学课程中,特意抽出很短的时间,让学生把各自收集的材料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加以表演,形成一种学生身边“自己的音乐课”,其效果甚佳,特别是一些所谓“五音不全”或“嗓音不雅”的同学,不会因此躲避或害羞,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应对其他同学的“挑战”,大胆地走上讲台高歌一曲,如此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一课。
  
  二、转变原有的教学价值观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有一定音乐技能的爱好者,从音乐中享受喜悦和乐趣,并从中得到启迪,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更加全面的基础。
  音乐作品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更加深刻。当学生活泼的性格在轻松的氛围下自然地表现出来,就能够因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此同时找到情感的共鸣,从中进一步体验到音乐感人的美和动人的情。
  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强调音乐必需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注重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达到愉悦感受,让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修养,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在生理和心理结构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学生气质和精神面貌的提高。正如有人提出的那样,“音乐艺术中的审美感受,不能置于强制性接受状态,只有在轻松、无拘的条件下,通过音乐课程来体现音乐强烈的情感特征。”倘若学生能够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尽情表现自我,在亲身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情感教育也必然随之显现出来。音乐课程应当充分利用欣赏课,用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但所选取的音乐作品需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贴近学生的平时生活和欣赏水平才容易接受。我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将其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既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音乐的途径必须多元化,我十分赞成音乐课程的开放性,因为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实际上,初中的语文、生物、历史、地理等其他科目,多多少少与音乐有着某些内在联系,课程以外的音乐活动以及社会环境,都是音乐教学无形的、但却是有机的组成部分,例如语文课中任何一篇古诗,就是一首尚未谱曲的歌词;大量历史事件无不承载着动人的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每节课时充分投入情感,以便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美的享受。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好处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通过音乐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用音乐的审美方式去感化学生的身心。音乐教育既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因此音乐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唱歌外,培养审美情趣、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属性,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是不能忽视的。任何艺术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组织学生合唱更是如此,只有全部参与者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音乐教学中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会像润物细无声那样直接影响到班级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情感交流,甚至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把课堂作为学生自我表现的场所,提高音乐知识技能
  
  音乐教学的重心应该适当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上,而不是教师的满堂灌,尤其要尽量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能够自信地发挥演唱、演奏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尽管不同学生在表演潜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采用音乐形式作为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互相之间的交流却是相同的,因此音乐的实践活动更能使学生享受到音乐教学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传统的音乐知识技能被视为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以单纯乐理知识和识谱能力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体,过分强调理性色彩和技能技术作用,因而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乐理和音乐知识的系统性,尤其在教学上常常出现偏重高难内容,有时甚至把大学的基本乐理层面上的知识生硬地纳入中学课本里,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现今,对中学音乐知识技能的基本认识则是注重基本要素、结构、体裁和形式,在中学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上除识谱和视唱外,技能的运用、技能的表演更加得到重视,并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自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之后,音乐教学已经逐渐改变过去注重知识灌输的倾向,一改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偏重乐理知识教学的呆板模式,大力提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加大音乐审美活动的比重,尤其是学生音乐的自我体验,当然,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或淡化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上的培养。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渐渐转向成熟,这恰好是进行美育和技能培养的重要时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自我表现,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把音乐课当作是一种负担,把学生的亲身体验作为现实音乐技能效果的最活跃的因素。
  音乐技能不仅仅体现于视唱、识谱的技术层面,乐谱的学习与运用,歌唱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只能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在教学安排上,我把音乐知识技能的训练,包括视唱、乐理、演唱和乐器等等分割成几个单元,由学生分组担当主持,作为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综合课,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我选取一些风格明显、节奏明快的乐曲播放,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尽量满足他们,通过音乐展示各自表情,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和曲击拍,或伸展舞姿,体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抒情乐曲作背景音乐,让学生讲故事、朗诵诗词,使我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智力发展颇有益处。在教学中精心挑选乐曲,鼓励学生联想,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既让学生享受音乐的快乐,又通过欣赏音乐作出动作,组织语言,把音乐课变成学生有声有色的自我教育的课堂。
  
  四、结语
  
  音乐是一种动态性的艺术,当学生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情感的体验时,对知识的追求会如同汛期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师生互动,一同感受音乐的乐趣,既激活了课堂,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呈勇,孙泽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构成要素与支持因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114-116.
  [2]游晋卿,韩晶晶. [J].当代人(下半月),2008,(10).
  [3]覃竹咏. [J]. ,2007,(4).
  [4]许双毅. [J].2006,(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