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培养自学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自学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7:59 影响了: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发智力,不断提升自己,全面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意识,还时间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的一个个精彩都是他们用心编制、辛勤创造的,只有因学生而精彩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带有艺术性的课堂。要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具体地说: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体验,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共同探究。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就主张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过程。学生会讲的老师决不代替,让学生享有充足的思维、表现空间。将教学的大部分决策权从教师手里转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讲,自己分析。学生个人同时承担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色,让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的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学生头脑里和体验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二、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要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最佳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师生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创设自学环境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首创意识,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既要做教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使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愉快,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2、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动口、去动手,然后总结出知识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给学生创设自主体验的情境。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愉快学习,轻松思考。教师要善于将课文本身具有的语言情境迁移到课堂上来,将教室假想成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变换角色,把自己假设成文中人,文中物,使他们身临其境,体验事件的过程,感受语言的优美,引发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想像会更丰富,自主阅读文章的感悟能力也会由此而提高。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已经达到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自由境界。她的课堂具有一种特有的“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洋溢着“一种融融的师生情谊”,这是一种“自由、融洽的师生亲情关系”。
  奏响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实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和价值,是学生得以终身发展的最佳途径。自从新课程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中看到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场景。但这种合作学习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这种形式的学习是否有效?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对讨论交流的内容能说清吗?况且有时老师叫停时学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哩。
  在我们的课堂中也经常会看到教师让学生独立自由读课文的情景,但很多时候学生到独立学习时就不会学习,不懂得如何在自由读课文的同时学会思考。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具有生命潜能、丰富情感的人,是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观;必须树立以学定教,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动舞台,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观。课堂中必须淡化教师的意志,强化学生的自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生的自学中教师的任务是相机指导,将“导”和谐的融于“学”中,为学生更好地自学解决问题服务。但学生的自学必须适应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实际水平。教师要从研究学生人手,以学生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需要以及发展的可能来确定教学,并且以动态的形式随时随地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来调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喜欢学生,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能主动地进行自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学
  
  学生有了自学的兴趣和条件,并不代表学生就有了自习的能力,因此学生要能够真正做到自学,除了教师要做好引领之外,关键的还要做好对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正如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说“金针绣出从君看,不将鸳鸯绣与若”。对学法的指导力求具体明确,便于操作,既要有明确的学习程序的指导,又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点拨,使学生形成一套“自学会学”的正确流程,并允许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朗读、背诵、想像、思考、讨论、答问等。但这些学习方式是全班几十个同学的学习方式,是教师“钦定”的、统一的,不一定适合全班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完成自主学习,又要考虑到小组查阅、合作研究、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自然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学生由勤奋学习转化为“勤奋加方法”的学习,由封闭式学习转化为“封闭加开放”的学习。
  
  四、注重反复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学
  
  学生自学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否则自主学习极易流于形式,即课堂上看起来学生在阅读或作业,但却没什么学习效果,甚至会出现“放羊”式的尴尬局面。要进行适应自主化学习常规的培养,这些常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注意倾听别人发言,修正自己的想法;专注地参加小组活动;善于合作,互相谦让;学会赞赏同学的表现等。通过这些常规的培养形成新的学习常规,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读书,怎样通过词语、句子的感悟来读懂文本。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预习新课的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听讲新课的方法、复习梳理的方法等。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学法的指导,精心设计自学的内容,精心预设,把握学情,安排选择可以自学的内容。当然要在反复的实践经历中促成自学的有效性,只凭学生掌握的一些自学的方法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精心地设计是不够的。它需要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学的实际能力,才能真正使自学有效。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促使学生在反复锻炼中学会自学。
  陶行知先生说:“你把学生看的小,你比学生更小。”学生的自学潜力是不可估量的。读书,不仅仅是学会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自学是一种最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如何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最为值得探究的课题。它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学,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地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自学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学习是谁的事情,谁就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只注意到“教给学生什么”进行深入反思,并努力转变到关注“学生可以学到什么”、“学生怎么学”。
  提倡自学,并不意味着自学可以代替一切,对语文课堂由老师“包办”变为由学生“包办”,学生自学的有效利用才是优化课堂结构和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只要教师能够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学生的自觉主动学习就是必然的。
  自学虽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个体行为,但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环境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生个体的行为必须受到各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教师和教学总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只有综合调配各因素,合理、充分利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夸大任何因素的应有作用,都会造成教学实施的片面性。课堂自学应该是教师他控和学生自控下的高效动态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称得上“和谐”。只有学生在自学中全面地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显示出自己的真正水平,他们以后的学习才会更深入、更扎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