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调查:江西省城乡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现状】江西省城乡建设厅
 

【调查:江西省城乡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现状】江西省城乡建设厅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7:19 影响了: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强与缓解”的治标之策,而应当从长远出发,建立起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解决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      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笔者深入到江西省各城镇职业学校,对江西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困难进行了全面调查。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近年来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农村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等还不完全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
  
  当前,江西省很多区(市)县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学校自身承担债务,财政转移支付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等实际情况,而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职业教育内容不符合城乡发展的需求
  
  江西农村职业教育相当落后,几乎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加上由于学习费用高和应用方向不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正规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所谓的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几乎是空白。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它行业的教育经过资源结构的调整优化而得到充实和提高,而城乡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因其属弱势产业教育,发展规律又不适应市场化运作,在不同程度上被削弱、流失,甚至瘫痪。
  调查中笔者发现,全省农村职业高中基本上处于“有校无生”的瘫痪状态。曾经鼎盛一时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受到极大冲击,全省农村学校经各地调整,有的脱掉“农字帽”,有的升为高职学院,有的则被合并。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因招生困难而选择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调整无可厚非,但不应“一刀切”,盲目合并、削弱和脱离农业是令人堪忧的。例如,江西省各地市到现在为止连一所农业职业学院都没有,缺乏直接为城乡发展服务的途径,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城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江西省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因此也切断了以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教育经费来源。
  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又一次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约100亿元。经费严重短缺,导致学校运转陷入种种困境。
  有关资料表明,江西省抚州市的205个乡镇,在2000年8月底共拖欠农村教师工资7266.79万元。其中拖欠教师工资时间最长的乐安县,平均拖欠达10个月,不少乡镇拖欠达一年以上。
  江西省农村教师的待遇,不管是比城镇的教师,还是比当地其他单位的职工都差。据笔者调查,每年每个农村教师平均从学校得到的各种奖励和工作补助最多不超过1500元。既要负担自己和父母的生活费,还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再加上要承担各种再进修、再培训的费用,这对一个刚参加工作、月工资只有600元左右的农村青年教师来说,经济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不能为教师参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而在该省的城镇,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月的工资和各种补贴能达到1500元左右,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待遇更高,有些人每月能达到2500元左右。
  
  教育观念难脱陈旧
  在教学中,许多城乡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还凭着“多练、多做、多考”的教学经验来开展教学工作,而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由于农村学校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在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方面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应试教育的理念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学校氛围”。教师的动力来源于应试,自然在教育观念的提高上存在“真空状态”,明显制约了城乡教师教育观念的提高。
  
  “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落实难
  调查得知,目前,江西省仅有少部分县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脱钩,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县统筹管理为主,大部分县仍将农村教育经费与乡镇财政挂钩,甚至有一部分县将教师工资下拨到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到教师在银行的户头。这将导致“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随时都有可能恢复到“以乡为主”的时代,而且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缓慢,中小学教师合理配置困难。“以县为主”统管教师队伍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不少地方中小学校长归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任用和管理的关系尚未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实际是管事管不了财,也管不了人。人、财与事的分离影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均衡发展,也阻碍了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江西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走出“精英教育”的误区,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城乡职业教育
  由地方政府牵头,教育、农业、劳动就业、财政、科技、计划等部门参加,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机构。
  建立县、乡、镇三教统筹管理体制,明确职责,顺畅运行。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全省三教统筹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各类教育资源面向城乡社会开放的实施细则,统一调配全省教育资源,形成有序的教育资源开放机制。统筹制定普、职、成教工作计划,下达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教育培训任务和基础教育工作目标。
  
  集中发展、做大做强城乡职业教育
  城乡职业教育是投入高、专业化水平高的教育,必须走集约化道路。建议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从全局范畴来规划职业教育的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把相同专业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做大做强。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学校新机制
  整合普、职、成教融通机制。城乡学校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乡村教育服务,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实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一体化办学,职教、成教专业教师打通使用,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职教质量和职业培训效果。探索普通中小学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新途径,安排部分中小学教师从事当地幼教、成教工作,整体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县、乡、镇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化整合,采取独立建校与中小学一个校址两块牌子相结合的形式建设镇村成人学校,以中心小学和乡镇所在地中学为中心,学校校舍、场地、设备、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辐射各完全小学和行政村,提高共享共用水平。
  配置教学内容拓展机制。充分挖掘城乡地区教育资源,结合区域实际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比重,使学生接受具有城乡特点的教育内容。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城乡职业、创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城乡学生升学、进城就业和回乡务农创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和能力基础,逐步实现农民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
  
  整合建立城乡教师资源库
  建议整合城乡职业教育的师资资源,广泛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师库,这样既可以降低城乡培训机构的办学成本,也可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城乡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新教材,树立新理念,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办公、教学和科研。
  扩大骨干教师队伍。采取各种措施,增加骨干教师数量。培养校、县、乡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鼓励城镇骨干教师支援山区教育。在山区学校设立县级骨干教师岗位,通过津贴补助机制引导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山区任教,扩大山区学校骨干教师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培养复合型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使教师既能开展基础课程教学,又能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程,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优化干部教师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优秀干部教师奖励制度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以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校长和教师的重要依据,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评价机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