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4:57 影响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自主探究”强调的是自主、创新。只有在自主的前提下,学生的创新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1.课前放手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抓住重点:明确预习内容,教会预习方法。在学习课文前,要按照“导读”提示自学;在预习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2)通读课文:借助字典扫除文字障碍。(3)理解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的内容。(4)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味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搭石》的预习指导是这样设计的。(1)通读全文,找出生字、生词。(2)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课文有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到家乡“美”,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美在哪呢?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体会。(4)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预习指导意在引导学生怎样进行先学,从中领悟自学的方法。
   2.课中精心导读  (1)导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注重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威尼斯,让学生去领略异国风光。看完课件后,让学生谈感受,进而导人新课:“同学们,沿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在这众多的景物中,作者为什么单写小艇呢?它同这座水上城市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威尼斯,了解威尼斯。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观赏到异国的风光,拉近理解的时空,引起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探索的境地。  (2)导法: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而理解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内容;从题目人手理解课文内容;找中心句,理解文章内容等。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去发现、感受、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导思。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疑问,要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环境和机会,在看似无疑处设法激起学生疑问,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有:从课题人手质疑;从重点处质疑;从矛盾处质疑;抓难点质疑等,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多角度、有顺序地提出问题,做到学中问,问中学,学生学会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学会思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求克服困难,发展其创新能力。
  
  二、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学生自主与老师引导的关系。二是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的目标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
  
  2.要善于把握时机  欲使合作学习取得最佳的效果,善于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下列情景是合作学习的好时机:第一,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辨析;第二,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组织讨论;第三,对知识检测,查漏补缺时,合作学习更有效。
   3.要选择切入点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文本内容”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合作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例如:《搭石》一课教师设计: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出示多媒体课件)“仿照这个句式,同学们想一想,搭石还有可能对谁说什么呢?”这样利用变换角色和转换思维角度的方法来体现文本价值,让学生借助搭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体验得到充分的释放。创新火花在这里燃起。有些问题也可以允许学生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