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评梁衡的《教材的力量》]梁衡教材的力量
 

[评梁衡的《教材的力量》]梁衡教材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4:08 影响了:

  初读此文,缘起于对梁衡先生鼎鼎文名的无限仰慕。这位《晋祠》的作者,也许未必如一些小说家或诗人那样拥有众多粉丝,但若论影响,却可称是无远弗届。像我等70后生人,在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尚未被现今的文学史教育异化之前,无一不受到了梁衡先生以及其他语文课本作者的深刻影响。更确切地说,是梁衡先生和他的同行们,首先孕育了我们这一代人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尽管那时懵懂如我者尚不知主义和流派之区分,但《晋祠》的唯美叙述及词彩华章,却开启了我近乎素朴原始的艺术感觉。多年以后,即便我在大学课堂上苦心孤诣地宣讲理论知识时,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怀念那段青葱岁月。我以为,《晋祠》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其实已经幻化成了一种生命的存在符号,它不会因时移事易而有所损耗,反倒会以最为本源的艺术之美,让我们能在喧嚣嘈杂中有幸重返那个纯真年代。也正因如此,我才会在读到梁衡先生的散文新作《教材的力量》时,拥有了一份难忘的温暖记忆。
  与梁衡先生那些言辞精巧、飘逸唯美的山水散文相比,《教材的力量》其实是一部怀人记事的感怀之作。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约,梁衡先生以课文作者的身份,在这篇文章中追忆了许多陈年往事。譬如自己幼时的文学经验,《晋祠》等作入选语文课本的经过等等。文字简约、风格质朴,颇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而在这份情意中,既有作者对自己创作实绩的某种自我认同,亦有对教材力量的深切感怀。就像晋祠文管所的所长一样,因一部文学作品而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故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所谓文学的力量,或者也可以说是教材的力量,均于此有所显现。也许梁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晋祠》这篇课文一直到现在还使用,大约已送走了30届学生,这其中不知还有多少故事,可能以后还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轨迹。”这种改变,无疑得益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由此想到当我们在谈论文学的“无用之大用”时,倒不妨以此为例,因为梁衡先生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庶足以说明艺术之美如何实现了对有心读者的生命重构。隐含其中的价值意义,理应能够回击那种认为文学已死的偏激之论。而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梁衡先生却并未将文学对于人生的感召力量据为己有,他时时刻刻都怀着对于教材的感恩之心,正是因为有了教材这样的载体,他的作品才能流传日久、深入人心。而在这些鲜活生动的故事中,因一部作品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例子固然有趣,但家长为孩子选择可读之书的事例却更为发人深省。作者为此感慨说,家人为孩子推荐自己的作品,“也从另一方面反衬出目前社会上不利孩子成长,让家长不放心的文字实在不少,呼唤着作家、出版家的责任。”这是一个老作家的心声。倘若对出版业略有关注,便会发现梁衡先生的感慨可谓是其来有自。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时代,不知有多少作家已经遗忘了文学的教育功能。随着“文以载道”之说的被妖魔化,越来越多的作家宁可在欲望叙事中追求感官刺激,也不愿向读者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旦当文学创作降格为生产,阅读欣赏蜕化为消费,那么文学原有的教育功能也会被彻底抛弃。因此,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既是梁衡先生一贯创作理念的体现,也是他对教材教育功能的认同与回应。
  既然谈到教材,就不得不顺带说一下自己的某些看法。大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展开了反思和批判。这当中固然有真知灼见,但也不乏偏激之言。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似乎越能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就越有市场,于是一场针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解构闹剧也频频上演。我想说的是,语文教材有别于学术研究之处,即为对受教育者文学趣味和审美经验的培养,而这种基本的文学知识,显然离不开人类最原始本真的艺术感悟力。真善美,这类被某些知识分子冠之以肤浅幼稚的价值观念,永远是文学的生命之所在。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设置,倘若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当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尚国民。其实这道理梁衡先生说得再明白不过,“教材对学生的直接作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这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基因植入到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代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