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
高中,是渴望爱情的季节,也是这一渴望最受压抑的季节。很少有人对孩子进行爱情启蒙,家长老师都讳莫如深,而现代媒体的宣传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因此,对中学生的爱情教育不容忽视。
2005年秋季,上海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出了果断大胆的编排:新的初三语文教材第二单元是“爱情如歌”,包括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对爱情的看法,而这个单元的“语文拓展教材”是一本名为《当情窦初开的时候――中外文学名著情爱百景》的书,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说明“爱情”在中学教育中已经明朗化。
现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虽没特别安排一个爱情单元,但也有多篇关于爱情的课文,笔者从爱情的角度重新审视,发现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因为高中很多课文都在向我们发出爱的箴言,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一句话解读。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爱情箴言:“爱因等待而不朽。”孙犁的《荷花淀》也告诉我们:“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而可以作为爱情教育例子的诗歌更是举不胜举,如舒婷的《致橡树》“爱是让我和你平等”、郑愁予的《错误》“爱是美丽的错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爱是理想的记录”、戴望舒的《雨巷》“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我们还可以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教育因子,如:《氓》通过女主人公的逐步觉醒向我们诉说:“爱情不能总那么盲目”;《静女》告诉我们:“爱是真诚的两情相悦”;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发出呐喊:“爱有一种品质叫自尊”;《孔雀东南飞》在说:“爱是生死相依的绝唱”;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却说:“爱是前世的债,今生还”。
如何在教学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逐步能够从爱情的角度理解作品,是教学的难点。如同学们在讨论《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悲剧时,感叹到:“爱,怎一个‘宽恕’了得!”在欣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学生被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执着爱情感染,使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爱情能超越世俗仇恨,这样的爱情可以走向永恒。”
既然如此,作为语文教师,绝不能忽视这些丰富的爱情教育资源,更不能避而不谈,这不仅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更是忽视了教育的全面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一、阳光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我认为中学生特别需要爱情教育和婚姻教育。现在不少家庭出现婚姻危机,很多是和他们年轻时没有受这方面的教育有关。对中学生的教育可以采用‘阳光法’。比如,今天是“情人节’,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搞一个‘情人节里说爱情’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唱爱情歌曲、朗诵爱情诗歌、讲经典爱情故事,讨论爱情话题。这会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学生对于怀仁人节之类的节日很感兴趣,会用自己的种种方式表达。那么,我们何不让他们处在阳光下,开一个爱情诗歌朗诵会!老师再进行一些爱情教育,效果会非常好,学生再也不会觉得爱情那么神秘或者羞于启齿,美好的爱情是应该在阳光下歌唱的。这种做法,既能体会爱情的美好,也会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拓展法
按同一时代或同一作者的作品,进行拓展延伸,便于学生理解整个时代的爱情,也便于了解一个作者总体的爱的心路。
如学习《诗经》中的《氓》和《静女》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关睢》和《野有蔓草》。《关睢》写的是“君子”对“淑女”的追求,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野有蔓草》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都那么的美好,带着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是华夏先民们对圣洁自由婚恋的歌唱,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个时代爱情的理解。
再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可以再补充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三首诗“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一致,内在韵脉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
三、辩论法
例如《雷雨》中围绕“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这个话题,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辩论赛,学生会各抒己见,根据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去剖析文中人物的爱情,老师再适当点拨、总结,就会让学生明白爱情不应该自私贪婪(如周朴园),应该理智自尊(如侍萍)。
四、讨论法
如学习《荷花淀》,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女人们对丈夫爱的表示,讨论战争年代女人们的爱情观。丈夫们参军抗日去了,女人们“藕断丝连”,都要去看看,通过她们的对话、神情以及行动,研究她们不同的爱的心理。让学生明白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亲昵和私语,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爱情可以升华为更高尚的感情。
再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问:“杜十娘为什么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得出她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金钱的砝码,她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然后再提问题:“你是如何看待金钱与爱情的?”既深入理解文章,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情教育。
除了讨论课本,也可以讨论一些社会上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爱情事例。
如“少年作家郭敬明写的一本爱情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在学生中迅速流传,大家不仅争相传阅,还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无疑又是一次爱情教育的好机会。“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极端的爱情”,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然后谈个人看法,并加以引导。
五、演讲法
可以有以下选题:“我的理想爱情”、“我喜欢的一首爱情诗歌”、“我看当代爱情”、“我看中学生早恋”、“假如我是鲁侍萍”等。“这是一种‘让其知’、‘令其信’、‘动其情’、‘促其行’的自我教育活动”,演讲应要求人人参加,切忌只找几个“尖子”参赛。教师在写稿、改稿、演讲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保证演讲质量,达到有效性目标。
六、改编法
让学生尝试把课文改写成散文,加入细节描写,如《雨霖铃》、《长亭送别》、《静女》、《一剪梅》等。改编成课本剧,加入现代人的一些心理,如《闺塾》、《长亭送别》、《孔雀东南飞》等。改成故事,如一位著名教师教李商隐的《锦瑟》时,让学生根据每一联写成一个爱情故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七、比较法
1 古今不同(依附与独立,直率与含蓄)
先秦时期的女性大胆直率、热情洋溢,如《氓》中热情刚烈的女子。到了封建时期,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加强,步步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下以血泪完成,从刘兰芝到林黛玉。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女性逐渐走上了解放的道路,从鲁恃萍到翠翠再到水生嫂们。对爱情的表露上,也由最初的直率变为含蓄。
2 中外不同(哀怨与倾慕,开放与遮掩)
第一,思想内容不同。中国男子往往重功名,因而中国诗中“怨情”多,如《长亭送别》。而西方男子对女性的“倾慕”多,如《我愿意是急流》。
第二,表现手法不同。虽然都用一些景物当意象,但西方是开放式的,用狂风、峭壁、荒谷等粗犷宏伟的景象作背景,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急流”、“荒林”、“废墟’等。而中国是遮掩式的,常在画堂、深院、小桥边、柳树旁。
让学生从社会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角度,对课文进行古今中外之爱情比较,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查找法
给学生布置小论文,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在查找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辨别能力和研究能力。如“《雷雨》的多角度解读”、“水生嫂与祥林嫂”、“从《氓》到《雷雨》”、“中国的弃妇诗”、“我看古代的闺怨诗”等。
九、互译法
1 古今互译
把古文改编为现代散文或诗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翻译。还可以把现代诗歌或小说,改编成古诗词,这有难度,但可以尝试。
2 中外互译
教师和学生一起翻译外国经典爱情诗歌,一起学习英文诗歌,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弥补教材选录外国作品少的缺憾。如英国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和勃朗宁夫人的《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诉诉衷肠》都是很好的范本。
总之,爱情为这个平凡的世界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也使这些文学作品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在捧读时,应该为此骄傲。四川省邻水中学的曹兴权老师在《高中语文进行爱情教育刍议》中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谈情说爱,而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育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