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廉颇老矣】 廉波老矣什么意思
 

【廉颇老矣】 廉波老矣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12 03:59:15 影响了:

  随着新型防空导弹的列装并形成战斗力,大批59式100毫米高射炮退出现役。前些日子,某些军事论坛上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设想:既然100毫米高射炮已经落后,不适合执行一线的防空作战任务,那么能不能“废物利用”作为地面火炮使用呢?凭59式100毫米高炮的身管长度和高射速,能否成为反坦克利器呢?或者能否将100毫米高炮装在机动平台上,变成一种既能防空又能平射打坦克,还能作为压制火炮的“万能自行炮”呢?
  笔者要说的是,不管国防现代化的资金是否富裕,“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的作风的确是不能丢的,可是遵循这种思路进行军事装备的“废物利用”也要有个前提:旧装备在现代条件下还有发挥余热的空间和潜力。如果连这个前提都没了,强求发挥余热,“废物利用”就毫无意义,徒然地拖了部队现代化的后腿。那么,59式100毫米高射炮还有没有这种空间和潜力呢?笔者就从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技术特点、战术环境以及现代战争的特点等方面入手,对此做一番探讨。
  
  高射炮反坦克
  
  先来说说用59式100毫米高射炮反坦克。提出这种设想的网友毫无疑问是受到二战中“88神炮”传奇故事的影响,形成了“大口径高射炮是反坦克利器”的思维定势。我们不妨先追溯一下大口径高炮反坦克的来源。不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很多资料都把大口径高炮反坦克作战的起源认为是德军将领隆美尔的“灵机一动”。据称,隆美尔在北非战场(还有一种说法是在1940年的法国战场)上,鉴于普通反坦克炮面对装甲厚实的英军“马蒂尔达”MkII步兵坦克无能为力的情况,“灵机一动”用88毫米高射炮平射并取得了重大战果,由此开创了用大口径高射炮反坦克的新战术。不过,细究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就可以发现其中有太多夸张和演绎的成分。大口径高炮平射地面坚固工事和装甲目标本来就是其正常的使用方式,早已有之,并非隆美尔的“灵机一动”。1936年,西班牙内战战场上就有这样的战例。并且,大口径高炮在对空射击时使用的是配有时间引信的空炸榴弹,而要对付坦克等装甲目标须使用穿甲弹。既然隆美尔能够指挥88毫米高射炮平射打坦克,说明穿甲弹是该炮的标准配备,也就说明88毫米高射炮本来就考虑到反坦克战斗的需要,打坦克是“情理之中”。所以大口径高炮反坦克的起源不应该是隆美尔的首创,而是更早,比如在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战场上。
  虽然大口径高炮反坦克并非起源于隆美尔的“灵机一动”,但是88毫米高炮的确是二战中德军惯用的反坦克利器。不仅是德军,苏军在卫国战争中也多次用85毫米高炮平射德军坦克,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此外,美军也有用90毫米高炮反坦克作战的记录。除了直接用大口径高炮平射打击坦克,各国还以大口径高炮为基础设计坦克炮、反坦克炮用于地面战斗。理由无他,就是看中了大口径高炮口径大、身管长、初速高的优势。可见在技术上,大口径高炮反坦克是现实可行的。不过要注意,大口径高炮之所以成为“反坦克神器”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实际上,类似88毫米高射炮这样的大口径高炮之所以能够成为“坦克杀手”,并非因为其本身是多么量身定做的反坦克利器,而是一时权宜之计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局。在二战初期,普通的反坦克炮口径大多在25至50毫米问,到战争中后期才逐步出现口径在57毫米以上、达到75毫米甚至更大的反坦克炮。面对日益加厚的坦克装甲,早期那些中、小口径反坦克炮明显力不从心。像二战初期德军的主力反坦克炮――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它面对T-34中型坦克、KB-1重型坦克时毫无用处,被德军蔑称为“敲门砖”。在新的大口径反坦克炮出现之前,高初速、长身管、大威力的大口径高炮不得不经常被拉到反坦克一线。虽然多国军队都有采用大口径高炮打坦克的战例,但是大口径高炮毕竟是以防空作战为主要任务的武器,其技术特点都是围绕着防空作战而确定的,用它来平射打坦克实际上有很多不利因素。
  首先,大口径高射炮主要以高射角对空射击,要求能360度环射,因此其炮架设计也以满足对空射击和360度环射为主,火线高度较大。以59式100毫米高射炮为例,其火线高度为1.365米,而以反坦克为主要用途的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火线高度只有1.088米。更高的火线高度就意味着在战场上不利于隐蔽自己,而且在地形不利的时候射击俯角有较大限制,死角较大。另外,过高的火线高还意味着挖火炮射击掩体时要挖得更大更深,土工作业量大幅度增加,布置阵地既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在任何时候用高射炮反坦克均属于权宜之计。哪怕是88毫米高炮这样带有传奇色彩的“坦克杀手”,德军也认为其火线太高,后来还设计了专用的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后者采用当时反坦克炮常见的低炮架、两脚大架、带防盾设计,比又高又大的88毫米高射炮更适合反坦克作战。
  第二,大口径高炮因为要对空环射,往往采用可以360度回转的十字形炮架,结构重量比普通火炮的两脚大架、三角大架都要大;为了快速射击,往往装有自动输弹机等供弹机构;加上大口径高炮需要与射击指挥仪和炮瞄雷达联动,每门炮上还有用于同步跟踪射击的机电装置,因此单炮重量远远大于同口径的地面火炮。59式100毫米高射炮单炮重量高达9.5吨,不但远高于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3.6吨),甚至66式152毫米加榴炮(5.7吨)和59-1式130毫米加农炮(6.1吨)等集团军属重炮的重量都比不上它。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过去列装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部队,配属的牵引车为“东方红”、法制“吉比西”等重型牵引卡车,和军属炮130毫米、152毫米重炮属同一水平,而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只需用“解放”CA30、“东风”EQ240中型牵引卡车就可牵引。反坦克炮兵对机动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用笨重的100毫米高射炮作为反坦克炮,显然不合适。
  第三,大口径高炮因为是以防空作战为主的武器,其指挥、瞄准、射击方式适合对付空中目标,不适合对付地面目标。大口径高炮对空射击并非各炮自行瞄准、射击,而是全连、全营的高炮用电缆与射击指挥仪和炮瞄雷达连接,由射击指挥仪和炮瞄雷达瞄准目标,求出目标诸元,将目标诸元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缆传给各炮的方向机、高低机,带动全连、全营所有高炮统一瞄准目标,由指挥员扣下射击扳机集火射击。在这个过程(高炮指挥专业中这种射击模式被称为“全自动”模式)中,各炮的炮手不需要自己摇动高低机、方向机,不需要用瞄准装置瞄准目标,只需给高炮装填机装弹即可。就算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用指挥仪和炮瞄雷达,各炮位上的炮手也是通过“手摇对针”的方式来瞄准的,即摇动方向机、高低机手轮让高炮上各 刻度盘的指针对准需要的刻度来装定诸元,炮手的视线在刻度盘上,不需要用瞄准装置目视瞄准目标。而对地面目标射击时,这些对空专用的指挥瞄准装置是没有用的。
  在二战柏林战役中,德军在柏林市区内有数个防空炮台,上面有数门威力巨大的88毫米、105毫米甚至128毫米重型高炮,光论口径和弹丸动能足以击毁苏军任何一种坦克装甲车辆。但是因为没有地炮用瞄准具,面对逼近的苏军坦克只能干瞪眼,无法实施射击,任由苏军炸成一堆堆废铁。与防空作战不同,反坦克炮射击以单炮直瞄射击为主,瞄准手用直接瞄准镜搜索目标,转动高低机、方向机手轮向目标瞄准并实施射击。为了便于瞄准手跟踪、瞄准运动中的装甲目标,反坦克炮的高低机、方向机手轮在火炮同侧,瞄准手一人就可以单独操作。而59式100毫米高射炮虽然装有机械式瞄准具,必要时可以实施平射,但是操作非常不便,高低机、方向机手轮必须各由一人操作,很难对运动中的装甲目标瞄准和射击。
  除了上述三点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那就是二战时期大口径高炮之所以成为“坦克杀手”,是因为当时的大口径高炮口径、初速和穿甲能力比起当时的反坦克炮有优势。而到了现在,这种前提已经不复存在。随着身管自紧技术和电渣重熔技术等在火炮身管制造上的大量运用,现代的高膛压滑膛炮的膛压和初速有了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新弹种的大量使用,反装甲能力与二战及战后初期的火炮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还是以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为例,其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可达到1610米/秒,而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初速只有900米/秒,而且只能发射老式的全口径弹底装药被帽穿甲弹,面对使用多层复合装甲的现代主战坦克完全力不从心,连T-62这样的战后第二代坦克对付起来也很勉强。因此,大口径高炮打坦克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即同时期的反坦克炮威力比大口径高炮小已经不复存在。事实恰恰相反,当代的高膛压滑膛炮威力大大超过了老式的大口径高炮。
  
  万能火炮
  
  也有网友提出,59式100毫米高射炮能够360度环射,射角比一般加农炮大,可以装在机动底盘上成为一种既能平射、又能曲射和高射的“万能火炮”,以简化陆军地面火炮种类和口径。那么,这种设想是否现实呢?答案同样是不现实。这要从地面压制火炮与高炮完全不同的战术任务来讲。
  地面压制火炮为了对付不同距离不同性质的目标,加上火炮阵地与目标之间可能的各种遮蔽物,发射药往往需要各种装药号数,以满足不同射距、不同射角和不同落角的射击需要。平时为了延长火炮身管寿命,在既可以用大号装药也可以用小号装药的时候尽量用小号装药射击;在需要越过遮蔽物射击,弹道高必须大于遮蔽物高度时需用较高射角和较大装药号数射击;在平射射击坚固垂直目标或者为追求跳弹空炸落弹效果时,需要使用大号装药射击……以同样属于加农炮(高射炮本质上也是一种加农炮)的59-1式130毫米加农炮为例,其药筒有全变装药和减变装药两种,全变装药可装定全装药、一号装药两种装药号数,减变装药可装定二号、三号和四号装药三种装药号数,一共有五个装药号数。另一种重要的地面野战火炮――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则有全装药、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一共七种装药号数,弹道变化比59-1式130毫米加农炮更多。而59式100毫米高射炮使用100毫米对地榴弹时,因为是定装弹,只有全装药和减装药两种选择,弹道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弹道需要,表现反而不如现役的地面火炮。我军现装备的100毫米轮式突击炮、86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虽然都使用定装弹,且都配有榴弹,能打击非装甲目标,但是都是以直接瞄准射击为主,火炮射角都比较小,不考虑大射角射击和间接瞄准射击。军队从来没指望用一种中口径加农炮当万能火炮,替代不同口径、不同射程、不同弹道的各种野战火炮,强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
  成为一种看似什么目标都能打、但是什么目标都不适合打的鸡肋武器。
  提出这种设想的网友还认为,如果把59式100毫米高射炮装在机动底盘上,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火炮的机动性,使其成为一款机动性能堪比122毫米轮式自行炮、任务更多样化的多功能武器。同时还有人认为,100毫米高射炮口径比122毫米榴弹炮小,既然122毫米榴弹炮能装在SX2150这样的轮式卡车底盘上成为轮式自行炮,那100毫米高射炮自然不在话下。提出这种想法的人对火炮后坐力的认识比较肤浅,火炮的后坐力不仅仅取决于火炮的口径,还跟初速等多种因素有关。以83式122毫米榴弹炮为例,其弹头重21.76公斤,初速618米/秒,后坐阻力141.4千牛,而59式100毫米高射炮弹丸重17.15公斤,初速900米/秒,后坐阻力峰值超过250千牛。如果将后者装在同样的底盘上,那么后果只有一个――开炮就翻车。如果采用更大更重的底盘,甚至是重型履带式底盘,但是最后设计出来的武器系统和122、152、155毫米自行火炮没有什么优势。这就好比相声里的一个段子――设计一款超时代的摩托车,不烧汽油,烧锯末,一样地多此一举。
  这种设想中的“万能火炮”唯一能干,其他地面火炮不能干的事情也就是防空了。不少网友有这样的观念:防空导弹自动化程度虽高,性能虽先进,但是在遭到干扰后便失去了战斗力。高炮虽然技术上比较传统,但是抗干扰能力强,对付低空目标、隐身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反而比防空导弹更好使,可以“以劣制优”,是一种可靠的防空武器。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先要说的是59式100毫米高炮是一种在指挥仪和炮瞄雷达控制下,依托固定和半固定阵地进行防空作战的武器。其在指挥仪和炮瞄雷达统一指挥下集火射击才有实际的战斗力,单炮射击空中目标的效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就算火炮本身装在履带式底盘上,然后把炮瞄雷达、指挥仪等也都集成到这个底盘上,这辆“万能自行火炮”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也非常低下。如果采用一辆指挥车、几辆炮车,射击准备时用电缆将它们互相连接的方式,那么这和改造之前牵引式59式100毫米高射炮系统又有什么本质的提高呢?实际上59式100毫米高射炮这样的武器,因为射速低、指挥控制系统落后、火炮跟踪速度慢、加上弹药落后(在80年代以前国内无可用的无线电近炸对空引信,依旧以时-5钟表式时间引信为主,我国很晚才拿出成熟可靠的高炮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其防空作战效能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很难对付类似巡航导弹这样的低空高速小目标。
  早在80年代国内就开始陆续淘汰100毫米高射炮,其地位准备由“红旗”-7这样的野战防空导弹取代。但由于新型号防空导弹迟迟不能大量生产,加上“海 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用电子战手段全面压制伊拉克防空雷达,伊军防空导弹“乱箭齐发命中寥寥”的战例给了我军巨大的震动。出于对自己防空导弹抗干扰能力的不信任,国内又将已经淘汰的59式100毫米高炮重新装备,以谋求在防空导弹系统遭到全面压制情况下一种备份的防空手段。在整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武装直升机、隐身飞机等高新技术武器。为应对这种威胁,我军掀起了一场新时期以“打隐身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为内容的“新三打三防”军事训练活动。虽然这种训练有很强的针对性,也符合现实的军事威胁,但受制于当时我军军事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在相当多情况下不得不勉为其难地用老旧武器装备与敌人的高技术装备对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时军内探索了好几种“以劣制优”的新战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老式高炮打击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和隐身飞机。但多次演习和考核都证明,这些战法的效果大多不理想。用射速较高的57高炮拦截巡航导弹靶,往往要集中全团高炮集火射击才能侥幸命中;如果用100毫米高炮射击,命中机会更是渺茫。
  对于这样的现实,相关科技人员和部队指战员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从未将希望寄托在这些“以劣制优”的战法上,而是加紧新装备的研发,刻苦训练掌握新装备,这才有了这几年来国内军事科技的井喷式发展。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使然,宣传口径使然,使不少人对现代战争产生了误解,产生了“只要战法合理,武器装备代差可以忽略”、“老式高炮不容易被干扰,比防空导弹和自动化防空系统更有效”、“防空导弹打隐身飞机难,老式高炮打隐身飞机反倒容易”的错误认识。加上过去几十年对“精神力量”不切合实际的强调,使得这种错误认识与脑中旧有的对“精神力量”的迷信一拍即合,无限放大,并且通过网络广泛扩散,使更多军事爱好者误解、误会,对老装备的作用有了过分夸大的认识。试想,如果37高、57高、100高真那么管用,我们还费尽心机研发“红旗”-7、“红旗”-9、“红旗”-16,引进S-300干嘛呢?
  
  结束语
  
  人们常说,老了要服老,意思是年纪大的人要承认自己高龄的客观事实,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思想观念、办事能力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乐观豁达地看待新一代的成长和超越,不要明明年纪已不小还执意逞强,不顾自己的体力、精力去跟人较劲,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想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徒增烦恼和忧愁。对59式100毫米高射炮这样已经明显落后的武器来说,它最好的归宿就是退役离开部队,或成为地方气象部门人工催雨的工具,或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让人们参观,或化为火红的铁水,为国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其位置应该由更先进的新一代防空导弹来替代。59式100毫米高射炮真的已经很老了,大家就不要再强“炮”所难,还是让它好好“休息”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