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不折腾”:中国最庄严的“口头禅”]中国名酒排行榜前十名
 

[“不折腾”:中国最庄严的“口头禅”]中国名酒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时间:2019-04-14 04:35:11 影响了:

  从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八大,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中国社会在转型中蹒跚前行,尽管走得有些跌跌撞撞,有些吵吵闹闹,甚至有些曲曲折折,但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0年大相径庭,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多年大不相同。中国社会的进程,不再疾风骤雨,不再盲目迷茫,不再临阵磨枪,而是循着渐进、持续、有序的科学发展轨道艰难而坚定地向前走。一句话,中国已经不再折腾——或者更准确地说,今天的中国,一边在某些地方某个方面经受着小小的折腾,一边在大局面上大格局上走向“不折腾”。
  中国不再折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各个方面,人们对此的感受真切而深切,但更深刻的感受应该是国人思想、心态、精神和性格的脉动和变化,这种脉动和变化,其实是反映一个社会进程更本质的东西,也是更能唤起人们共 鸣、思考和行动的内在力量。所以,当胡锦涛总书记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出“不折腾”一语时,人民大会堂里听众席上随即响起了会心的笑声和开心的掌声。“不折腾”是老百姓最寻常的一句口语,一向沉稳庄重、温文尔雅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在如此庄严的大会和场合说出如此通俗亲切的话语,赢得如此心心相通的赞同,这不仅说明大家听懂了“不折腾”的丰富含义,更说明大家认可了“不折腾”的执政方略。于是,“不折腾”,便成了一个国家最庄严的“口头禅”,也成了反映中共十六大以来十年间中国变革和变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中国不再折腾”的局面来之不易,既弥足珍贵,造福当下,又意义深远,影响未来。
  我们曾经很爱“折腾”
  所谓“折腾”,就是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就是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就是翻来覆去,改来改去;就是人为制造矛盾,无休止地搞运动,闹内讧,翻烧饼。“折腾”或许是中国人的一种历史爱好,且不说古代,也不说近现代,单说说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甚至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折腾”就从来没有陌生过,或者说,我们曾经很爱“折腾”——
  我们曾经很爱“瞎折腾”。底子不明口气大,目标不明决心大,情况不明干劲大,那些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那些劳民伤财的“伟大决策”,那些变来变去的“宏伟计划”,就属于此类。改革开放前,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大干快上”一茬接一茬,“折腾”也是一波接一波,其中最大的经济折腾是“大跃进”,最大的政治折腾是“*****”,最后让我们尝到的苦头是: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人们的心灵伤痕累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依然贫困。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发展空前活跃起来,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起来,“折腾”也以另一种面貌空前活跃起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思想理论、意识形态领域,尽管邓小平倡导“不争论”,但我们依然为姓“马”姓“修”、姓“资”姓“社”、姓“公”姓“私”,还有是“左”是“右”争论不休,有时甚至还很白热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某些官员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不实事求是,脱离实际,凭主观意志决策,随心所欲地“大干快上”,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标志工程”、“献礼工程”等,结果不少成了“腐败工程”、“败家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所有这些“瞎折腾”,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给人们的心里投下阴影。
  我们曾经很爱“穷折腾”。新中国建立,一穷二白,我们一腔热血,立志走出封锁走出困境;改革开放,我们激情焕发,立志融入世界加快发展。我们尽力了,也发展了,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忘不了“穷折腾”。“一大二公”时,我们不让“资本主义的尾巴”摇动;“向下放权”时,我们不时兜起“一平二调”的大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我们不断敲着“资本主义复辟”的警钟;“整顿经济秩序”时,我们总是逃不出“放—乱—收—死—又放”的魔咒;“市场经济”时,我们一些企业和商家总是用“坑蒙拐骗偷、假冒伪劣毒”来攫取非法非德利益;“阳光政务”时,我们的一些机关一些官员又总是想方设法索拿卡要……我们穷怕了,我们想更快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结果这些“穷折腾”把最传统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也折腾去了不少,让我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脚步走得不那么健康有力,不那么光明磊落,不那么理直气壮。
  我们曾经很爱“乱折腾”。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依法依纪依规办事,不遵伦理风俗人情办事等,都属此类。在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官场,一直以来少不了这样的“乱折腾”。我们的一些官员为了政绩为了小集团为了个人,往往喜欢标新立异地出一些怪点子鬼点子馊点子,搞一些没有实际意义、没有正面能量、没有道德操守的事。他们搞文山会海,折腾效率;搞急功近利,折腾发展;搞虚报浮夸,折腾干部;搞作威作福,折腾群众;搞买官卖官,折腾世风;搞权力寻租,折腾公平;搞醉生梦死,折腾官德;搞奢侈浪费,折腾国库,等等。这样“乱折腾”,既乱了规矩,也乱了人心。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大折腾大倒退,小折腾小倒退,折腾不停,国无宁日。今天折腾人,造成内耗;明天折腾事,事倍功半;后天又折腾理,无谓争论。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只会让我们劳神费力、贻误机遇,影响团结奋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不折腾”,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如今已慢慢学会“不折腾”
  我们曾经很爱“折腾”,但我们在“折腾”的时候,也在发展,只是由于“折腾”我们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受到了波折甚至有时还遭遇倒退。不过不容否认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我们的整体发展还是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前20多年的发展,我们也有不少“折腾”,但同样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这十年来,就像进行战争最终赢得了和平一样,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折腾”之后,已经慢慢地学会了在“小折腾”中如何走向“不折腾”——
  我们在艰辛的探索中慢慢地走向科学。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快速发展,看得见的成就巨大,潜藏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更是把我们传统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应对非典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发展观问题的探索与构建。从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到9月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再到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后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从概念到内涵越来越清晰、丰富、系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过数年的努力,中国社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呈现出明显的转变,从一味强调“快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再到“又好又快”,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取消农业税”再到“建设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从追求“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从唯GDP到更加“关注民生”,一个个关键词载入中国发展的大词典,成为中国发展的思想坐标和动力之源,中国也由此开始走上“不折腾”的科学发展之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