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匪祸 “所用匪人”之祸
 

匪祸 “所用匪人”之祸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6:01 影响了:

  多次读到《千秋长平》文学本,多次观赏该剧搬上舞台的修改版。深以为:这是一部好看耐看的好戏,一部表演上乘台风严谨的好戏,一部充满哲理思考的好戏。  照亮史册的大悲剧
  这出戏原本叫《长平悲歌》,名实相符。大抵是嫌“悲”呀“悲”的不吉利,挖空心思找出了今名。其实,何必呢?悲剧就是悲剧,而且是大悲剧,足以警醒子孙万代的大悲剧!而该剧的终极价值,也许正在这个“大悲剧”上。
  定场诗说得好:
  赵也争雄,秦也争雄,金戈铁马战长平!
  赵也用兵,秦也用兵,用兵之道大不同。
  结尾歌唱得更好:
  赵也争雄,秦也争雄,善用人者大业兴!
  赵也用人,秦也用人,用人不当功无成。
  这就点明了主旨:所用匪人,祸患无穷。
  这是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战国群雄争霸时期,秦昭襄王派大将王、白起率兵攻赵,包围长平。赵老将军廉颇避锋守城,不入敌方圈套。赵孝成王听信谗言,下令火速出战,限期收复上党,“懈怠者罚,退却者斩”。老将军不从乱命,坚守不战,却被召回都城,削去兵权。而接任者,竟然是只会“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历的赵括。
  换将之际,戏里有一场精彩的廷辩:考兵书,老将军一段孙子兵法计谋篇,未考住赵括;而赵括夸夸其谈的一通兵书倒背,倒难倒了老将廉颇。浅薄后生得意洋洋:“百家兵书学问深,逐字倒背方算精!前辈愚钝听不懂,怎做主将率三军?”(按:一个倒背兵书细节,把纸上谈兵推到了极至!)廉颇指斥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赵王却大为赞赏,大夸赵括“后生可畏”。理由是:“纸上谈兵也是兵!”
  这就不能不让人感慨系之了。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用什么?……听一次夸夸其谈的口头汇报,看一场自导自演的障眼花活,轻信那番“文通诸兵法,武能擒贼王”的自吹自擂;看了,听了,信了,用了,这不正是长平悲剧埋下的最深层的根子。
  真个是“所用匪人”,用了“匪人”。
  呜呼,愚蠢而自恃的“在上者”呀!……
  这套低劣的把戏骗过了赵王,难道就没有清醒者?劝阻者?有的!除身在现场的当事者廉老将军外,赶来了赵括他妈——手执赵括老爹赵奢遗命的赵老夫人。
  廉颇先期亮明:赵括若为主将,廉颇不服,赵括的老子也不服!盖因:赵奢生前就曾说:括为将,必败赵兵。
  赵老夫人更提供了权威证言:“小赵括背兵书确有能耐,实战领兵是空白。心浮气躁性难改,刚愎自用非将才。儿的父临终前曾有交代:括为将,三军受害国遭灾!”“上殿谏君君莫怪,用人事大请慎裁!”“若用赵括兵必败,兵败上党国运衰!”这是何等的胆识,这是何等的襟怀。她说:“别人家母以子为贵,俺赵家儿求将娘来拆台。”
  赵王如何反应?对于名将赵奢将军的遗言,能全然漠视?不,智商低下的他,是为赵括的诡辩术迷惑了。这是剧中精彩的一笔:赵括沉着应对,先是承认老爹有此遗言,但舌头一转,来个歪批:“家父一生戎马,满身伤痕,他不愿再让后人上阵领兵;故而临终之际,才以危言作遗训,以绝大王用括之心!”而归根到底则是怕他赵括“战死沙场”,“绝了赵家香火”。
  好一番偷梁换柱,好一副巧舌如簧!能不相信?孔老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骆宾王指斥: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实实在在足以为偏听偏信、低能而又握有决策权者戒!
  “所用匪人”的更深层次是:既重用了“乱臣”,“乱臣”必用“贼子”。步步递进,概莫能外。
  赵括从赵王手上领来了帅印,自然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下决心排除一切障碍,坚决贯彻自己“纸上谈兵”的想当然的作战主张。哪怕是祸国殃民,哪怕是狗屁不通。
  于是,被夺去兵权在家赋闲却万分忧虑长平战局的老将军廉颇,得到了副将李婴专程从前线赶回的“万分危急”地禀报:“赵括寻敌要决战,撤调部将大换班。合并军垒军心乱,长平危情似火燃!”为何撤换部将?盖因迎战必中秦军埋伏,多数部将仍按廉颇坚守战略行事,不愿强攻出战。这一来,真个是“长平关危若累卵”“未出战乱了营盘”。
  好一个“大调整”“大换班”!好一番“强势决断”! 好一副“施政铁腕”!
  这几乎是涵盖古今中外的用人规律:用听话的,不用挑剔的;用乖巧的,不用桀骜的;用阿谀奉承的,不用刚直不阿的;用亲信,不用异己。
  人事,人事,“事”是“人”办的,办“事”总归要“人”。哲人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赵括正是这么做的,天才的他竟然早早地实践于两千多年前。
  忽然联想起孔尚任先生名著《桃花扇》的两句戏词:“义子乾儿重新用,断不了魏家种”。那是有感于早为清流不齿的阮大铖又被提拔重用,早被崇祯皇帝砍了脑壳的魏忠贤实实地阴魂不散。这不也是“大换班”的一个注脚。只不知当年赵某在撤调部将之际,是否起用了亲信佞臣、义子乾儿。
  剧作未加说明,存疑。
  敢捋虎须?
  长平危矣,赵军危矣!能扭转么?忧心忡忡的廉老将军要连夜闯宫进谏,竭力阻止前方主帅的胡作非为,挽狂澜于将倒。然而,这却要冒杀头的风险!
  廉夫人苦苦规劝:“莫要扑火学灯蛾,谏君如闯虎狼窝!明知赵王宠赵括,何必君前再饶舌?当怜妻儿身孱弱,女儿己遭塌天祸。……赵国可无廉老将,廉府不能无廉颇!”她怕的是全家遭殃。只因赵王早说了狠话:“妄言赵括不能为将者,斩!”那年头,君王的话便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只能无条件遵从执行,违拗不得的。
  然而,廉老将军为了长平战事大局,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眼见得长平关积薪厝火,谏君王献对策不容蹉跎。倘若能救三军免遭灾祸,俺廉颇此一去死也值得!”这个拗老头硬是拔剑割袍,推倒夫人,昂着脖子深夜进谏去了。——后果么,可想而知!
  这里,要紧的是一个大大的戏剧动作:拔剑割袍!我们的古人动不动“割席”“割袍”, 以示决绝,往往传为美谈。作者真个是有心人,这无意带出的细节,亏他们想得出。
  果然,闯宫进谏的结果是:大夫周成赐死,他仅仅保住了老命。
  赵王的理由很充分:“你拥兵抗旨不出战,孤无奈易将长平关。谁知你卸任心不满,嫉贤妒能吐狂言!桀骜不驯旧病犯,倚老卖老敢欺天!莫怪寡人动杀念,是你自已跳深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