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博大情深的意思_博大情深,蔚为大观
 

博大情深的意思_博大情深,蔚为大观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7:56 影响了:

  山水盆景《蓬莱仙境》自2001年问世以来,在盆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作为一件比较成功的山水盆景作品,它的出现给目前我国处于低迷状态的山水盆景注入了新的活力。山水盆景作为国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也出现了许多好的作品。今天,在经过近十年的时间之后,再来回顾山水盆景《蓬莱仙境》的创作过程,思考和探讨山水盆景创作的新思路,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蓬莱仙境》的创作过程
  
  这里先引用《李云龙盆景艺术》(李云龙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一书中《蓬莱仙境》创作札记里的一段话:2011年冬天,《蓬莱仙境》制作完成,前后历时两个月。但酝酿创作这件作品却长达半年之久。自从1985年开始小苗扦插培养这些“老小树”,到2001年已经历十六个春秋;光阴荏苒,小树上山,破石栽树法和树石结合的地方风格特色已基本形成。这些树已经具备了上山所需要的苍老程度和造型要求,可以说在用树这个问题上,能够得心应手、从容不迫的去做这件事情了,这也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从1985年开始小苗扦插培养这些“小老树”至2001年底《蓬莱仙境》创作完成,其间历时16个年头,这称得上是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摸索和探索,循序渐进和另辟蹊径,学习和借鉴,这期间的辛苦和欣慰同在。
  2011年5月,在苏州第五届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上,云龙的参展作品山水盆景《江山叠翠》虽然获得了银奖,但他却不满足,有一个更高的台阶在等着他拾级而上。怎么�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他屡屡在问自己。在山水盆景上如何才能突破以前的自己,而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归根结底,还得在作品上下功夫,让作品去说话。
  经过了长时间的构思和酝酿之后,云龙多次前往安徽灵璧、山东莱芜、淄博等地寻觅石头。几经波折之后,开始着手《蓬莱仙境》的创作。云龙在其书中这�描述:“我曾去蓬莱阁观海,看大海的惊涛拍岸,听蓬莱阁悠扬的钟声,品海边小菜馆里美味可口的海鲜。那些在海风吹拂之下挺拔傲立的松树,悬挂在峭壁之上,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大海无比宽广的胸怀,多少年来,蓬莱阁似在聆听着大海这永无休止的诉说因而联想起对祖国秀美山川的敬仰之情,《蓬莱仙境》的构思油然而生。”
  《蓬莱仙境》的“破石栽树”,采用了“分体切割法”,即先用大锯在合适部位切开,这里首先得注意隐蔽性,把局部石头挖空,选择好栽树点,然后再合拢并填充回填土。实际上这种技艺并不会影响自然石的美观。
  据云龙回忆:“《蓬莱仙境》山上总共用树33棵,是从60多棵中挑选出来的。那天晚上,挑选和栽植,审视与权衡,某一个局部的树能否有原来想象的效果,以及整体上的搭配,争让关系,大小关系;欹与正,远和近;是否顾盼有情,抑或雄秀结合,林林总总,一直忙活到深夜。其中直径将近3cm的主树栽种在正面偏后一点的峭壁之上;越往上去树逐渐变小,愈显郁郁葱葱:尤其在山顶配上很细却瘦高的几组丛林,为稳定全山的重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体上这件东西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山石变化多端,如层峦叠嶂,纹理皱折自然流畅,凹凸有致:树如松树之悬崖倒挂偃压层叠,雄壮老辣而苍古入画,似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有露有藏。”
  可以这�说,山水盆景《蓬莱仙境》成功地将小树上山、破石栽树法和树石结合的创作思路作了最好的诠释。它在讴歌我们伟大的祖国锦绣大好河山的同时,把山水盆景的创作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的的确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小树上山、破石栽树法和树石结合的地方特色
  
  诚如张重民先生所说:“虽然,你们济南的山水盆景早就在山上种小树,但《蓬莱仙境》应该是最好的,它的气势大,有一种境界。整体效果洋溢着一种北方的阳刚之气,但在小树的造型和安排上又能看到南方的那种细心。”
  济南山水盆景“小树上山、破石栽树法和树石结合”的地方风格特色,对于推动和发展并逐渐完善我国山水盆景创作的新思路开了一个好头。关键是解决了树的问题,有了经过“天然造就法”撕、劈、扭、拉,借鉴古树、老树苍老形态的培养技法,经过时间的造化之后而形成的“小老树”,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小树上山的问题;同时,结合“破石栽树法”,学习和借鉴中国山水画论“飘逸不可以废沉雄,疏散不可以无气骨”,以及“荒村野渡,断涧寒流,怪石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绝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有待慧眼慧心人随意拾取之耳”、“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潘天寿大师语)等等关于诗情画意、意境和境界的论述作为山水盆景的创作指导。从而再现“大自然多种多�的或萧疏,或紧密,或疏密相间,或大小有别:或气势雄伟老气横秋,或欹斜淡然清秀等诸多的山林或疏林之景”。把大自然当中的这些疏林或密林以及瘦高清秀的丛林之景运用到山水盆景的创作之中,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雄秀结合,粗犷而细腻:清新自然,清秀而淡雅;如《蓬莱仙境》里树之郁郁葱葱、莽莽苍苍的山林之景,使树与石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山之雄浑奇峭,悬崖峭壁,古树满目;有山风在呼啸,有山鹰在翱翔:似有猿猴嘶鸣之声隐约传来,在枯藤和老树间攀援而上;远眺大海,不知看惯了多少“海市蜃楼”的琼楼玉宇和奇妙仙境。或者隆冬里一场瑞雪过后,又一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使山舞银蛇,惟余莽莽矣!
  总之,小树上山、破石栽树和树石有机的结合,经过时间的造化之后,使山水盆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浓浓的画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这是山水盆景《蓬莱仙境》所展现给我们的有益的启示。
  
  三、开创我国山水盆景创作的新局面
  
  中国山水盆景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从山上无树发展到今天的嘉树满山,其间几经波折,起起伏伏。起步较早和比较有影响的地区主要有四川成都和重庆以砂积石、龟纹石、砂片石等为主要用石,山上栽植小虎刺、六月雪等,别具巴山蜀水、雄秀结合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颇有影响,出现了马培、田一卫、张重民等一批盆景名家。再就是上海的山水盆景,海派山水盐景集百家之长,历时多年而经久不衰,可谓名家荟萃,佳作纷呈,在历届全国盆景展览上收获顿丰,崭获多个奖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殷子敏、汪彝鼎、冯舜钦、乔红根等名家。再有,江苏靖江、苏州、无锡、连云港等地,以盛定武为代表的江苏山水盆景曾风靡一时,独领风骚。而以济南梁玉庆、李云龙为代表的山 东山水盆景起步稍晚,但却在迅速崛起。从培养专门上山的“小老树”时至今日已20余年,全国各地许多盆景同行来济南选小树也已经有年。“小老树”已经愈来愈显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具有了一定年功的小树上山造就了《蓬莱仙境》等一批山水盆景的涌现,小老树精神将永存。
  我国早年的山水盆景多是以自然石为主,配置些亭榭、小船、小茅草房和人物摆件:坡角水岸以及点石的变化也比较简单,点缀些青苔和小草而已,被媒体戏称为“光石盆景”。作为山水盆景的一个发展阶段,“光石盆景”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渐渐远去:山水盆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或许正在朝我们走来。
  2008年扬州第四届中国盆景研讨会上,赵庆泉大师在《关于山水盆景和水旱盆景》的演讲中这�论述:“近三十年来,中国盆景发展迅猛,全面复兴的时期已经到来,但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山水盆景的衰落就是其中之一。”在谈到“发展山水盆景的对策”时强调:“对上述原因,山水盆景要得到新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石料选择,挑选天然形态、皴纹富有画意的材料进行配置,尽量不用人工雕琢:2、重视植物配置,按照微型树木盆景的要求培养小树,待成熟后再来创作;3、重视技艺创新。将水早盆景的一些表现手法用于山水盆景之中,如近景采用水早形式,以树木为主,远景则以山石为主。这�既增加了盆景中的植物,又可使造型产生很多变化。”“当然,山水盆景和水早盆景也同�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怎�才能做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每个人的体会都不尽相同。个人以为,盆景必须用‘心’创作,将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来。同时还有一句话应该铭记在心,那就是‘作品即人品’。搞艺术必须掌握技法,更要注重生活和修养,而比生活和修养更重要的则是人品。我想这也应该是盆景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2010年10月,在“东沃杯”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盆景创作比赛的现场,赵庆泉大师就山水盆景和云龙谈到:“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和你谈谈关于山水盆景山上种树的问题。我觉得,山顶上的树不一定都要用那些比较粗壮的小老树,有些局部可以栽种一些稍高一点但细一些的树,有小丛林的感觉,这�可能更自然。一些山水盆景在制作上还是要以中国的山水画为范本,中国的山水画浩如烟海,是山水盆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这一代是做不完的。在这方面,还是希望能看到你做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赵大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对中国山水盆景的发展和振兴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也为山水盆景的发展和振兴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笔者以为,李云龙山水盆景《蓬莱仙境》的出现,对于发展和振兴中国山水盆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蓬莱仙境》在经过了16年的小树培养之后,从而把小树上山、破石栽树和树石结合有机地融为一体,再现了大自然瑰丽多姿的美和鬼斧神工的造化:无论从造型立意和小树栽植等等诸多方面为我国山水盆景的创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当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山水盆景佳作。
  人生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准备。前一个阶段的准备不足必然导致后一个阶段的欠缺:上一个阶段的深厚积累一定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良好发展。在一个时期就干好这个时期的事情,每个时期的经历回过头来看都是财富。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十年时间算不了什么,但是作为一个盆景人的十年,他或许会在细心积累和兼收并蓄的同时,也在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的中国盆景的发展大道上,迅疾前行。
  对于《蓬莱仙境》,云龙说:“既然我们在搞这个东西,微型盆景也好,山水盆景也好,三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风里雨里,咱图的是什么?我想这是一种追求,你喜欢它,把盆景作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当你被大家和同行们认可的时候,我想你此生足矣!当然,它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越。”
  赵庆泉大师在谈盆景创作时说“盆景要想搞突破,或者说要做点什么东西,你的作品可能当时不被认可,或者说一生都不能被认可,但我们相信早晚会被认可的。”
  2010年冬天,在时隔九年之后,借换土的机会,云龙把《蓬莱仙境》作了进一步的调整,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之后,《蓬莱仙境》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那将会又是一种境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