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课堂自主探究实验模式 “探究式”课堂数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自主探究实验模式 “探究式”课堂数学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3:01 影响了:

  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关键是创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创新。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反复学习与研究,不断实践,我们创设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分层指导,自探共研-组织交流,归纳总结-引导实践,应用提高”的基本流程。
  
  一、核心思想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共同研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自主探究、共同研究的活动中,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探共研”活动中实现主动发展。
  
  二、模式特点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模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
  
  2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目标、自主探索、共同研究的自主活动方式。“探究式”即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要学生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学习。
  
  3 师生关系是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服务。
  
  4 师生活动安排强调教师少讲,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5 教学方法体现知能统一,让学生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获取新知,灵活运用,掌握方法,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运用者”。
  
  三、操作方法
  
  1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教师采取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将疑问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矛盾,激发动机,迫使学生思维上路,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的目标。
  
  2 分层指导,自探共研。这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实践、阅读、思考、尝试、练习等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3 组织交流,归纳总结。此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对探索的结论进行归纳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知识的内化。
  
  4 引导实践,应用提高。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此环节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发展的过程。它的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使其具有层次性、综合性、启发性、典型性和创造性。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这是因为,第一,该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没计的;第二,学生是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的;第三,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共同研究的自主活动;第四,结论的归纳也主要是由学生完成的。
  
  2 有利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主体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领悟。而该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其核心是“自主探索,共同研究”,即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探索新知,获取方法,得到体验,增长智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究式”课堂教学,使教师由过去的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有时又是与学生共同研讨的“参与者”。这样,为创新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4 有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探究式”模式的教学,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自主、分散的,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方式,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创造了条件。
  
  5 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该模式适合当今课堂教学的实际,概括较为适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大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强,为教师课堂教学再创造提供了条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