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妙笔生花软件_妙笔生花显文采 匠心独运现华章
 

妙笔生花软件_妙笔生花显文采 匠心独运现华章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1:31 影响了:

  初中学生的作文大多平淡无味。很多学生写作时能够把内容叙述完整,但写出来的文章犹如白开水,缺少滋味,很少有精辟、生动、新鲜的语言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亦很少有精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让人为之叫好。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受到困扰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妙笔生花――语言生动
  
  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背诵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后,才能够灵活运用下面几种方法,使作文显出文采。
  
  (一)善于选择词语
  
  (1)选择语言生动的一项填在( )里:
  我们的小燕子,一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 )……
  
  ――《海燕》
  A 它们仍是在海面上飞着
  B 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
  很显然,选择B项。因为B项形象地表现出了“海燕”飞的感觉、飞的姿态。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形象化词语去再现人物或其他动植物的样子,也就是运用文字来画像,让人有如见其人的感觉。
  
  (2)请看下面几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
  A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不朽的失眠》
  B 三十四岁结婚,今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
  ――《老舍自传》
  c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A项中的“放肆”本来是形容词,意思是“无拘无束”或“肆无忌惮”。而作者却把它当作了动词使用,精当地表现了落魄士子在夜晚毫无顾忌地流露出自己忧伤的情态。B项中的“狡猾”本来是贬义词,在这句话中是贬义词褒用,意思是“调皮、活泼”。C项中的“党”,本义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往往在国家的范围内使用,在这句话中,却用在家庭的范围中。实际上这三个词语都是变异词语。“放肆”是词性变异,“狡猾”是感情色彩变异,“党”是使用范围变异。选择运用变异词语会令人耳目一新,感觉新鲜有趣,就好像在白开水中放了柠檬片,一下子有了滋味。
  下面是学生习作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个片段:
  
  (3)修改前:“小猫睁开了两只眼睛,注视着我。好像是碰上了天敌,它瞪起了眼睛,张开了小嘴,还弓起了背。我用手去触它,它突然猛的一跳,就用爪子来抓我。”
  修改后:“小猫睁开了两只惹人喜爱的蓝汪汪的眼睛,警惕地注视着我。好像是碰上了天敌,它瞪圆了眼睛,张开了小嘴,露出了粉红的舌头,还微微弓起了背,背上的毛根根竖起。我用手去触它,它突然猛地一跳,嘴里发出“呼呼”的声音,用它那锐利的爪子来抓我。”
  修改后的片段语言明显生动。注意画横线的几个词语――“蓝汪汪”、“粉红”、“呼呼”,前二者表示颜色,后者是拟声词。从中可以得出结论:选择绘声绘色词语去描摹动作、情态、声音,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填空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
  《春》的语言很生动,原因之一是朱自清先生擅用叠音词、成语、俗语、诗句等。依此类推,我们还可以选择谚语、歇后语等,给文章的语言添光增彩。
  通过上面例子,我认为修改作文时有意识地去选择词语,是使文章语言生动的一个诀窍。
  
  (二)善用修辞方法
  灵活运用修辞方法也能使语言变得生动,借助修辞方法会使抽象形象化,概括具体化。当然运用修辞方法还要恰当、新颖、自然、传神。
  例(1)当夏天向秋天握手告别的时候,又红又圆的石榴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它们你挤我,我挤你,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嬉戏。
  ――《摘石榴》
  这句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石榴比成顽皮的孩子。赋予石榴以孩子的性格,“你挤我,我挤你”来描摹其多。贴切、形象、生动。拟人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可以描绘出色彩鲜明、内涵丰富的形象。
  例(2)那个大一点的女孩子眼睛像萤火虫胆怯地一亮,把抓着桂花枝的手藏到身背后去。――《桂花树之歌》
  例(3)贾娃愣了愣,不明究竟,……她那小剪刀般的眼睛剪了每个人一下,换了话题。
  ――《女生遭遇》
  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去形容眼睛,根据语境采用了不同的喻体。(2)句中为了突出形容眼光的胆怯,说眼睛像萤火虫;(3)句中为了突出贾娃眼睛的锐利,说眼睛像小剪刀。比喻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很新颖。
  还有排比、夸张、对偶、反问等修辞方法,如果在文章中运用自如,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善于化用词句
  前几年流行的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就是化用唐朝诗人张继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类似的情形还有许多。所谓的“化用”就是把前人的名言警句、诗歌或成语、谚语、俗语拿来,结合语境稍作变化为我所用。
  许多名家都会“化用”前人的古诗、成语等,如毛泽东“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就是化用三国吴人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而来。一些作家写的文章中化用成语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1)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一臂之力)
  ――《骆驼寻宝记》
  
  (2)任何常规防空武器,对于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望洋兴叹)
  ――《洲际导弹的自述》
  上述的方法是提高语言生动的一些技巧。要灵活掌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多在作文修改时下功夫,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日积月累,会有成果的。
  
  二、匠心独运――结构精巧
  
  文章的结构,也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对人物、事件的组织安排,是谋篇布局、构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结构的任务除了对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外,还要对非情节的因素进行组织安排”。笼统地讲,文章的结构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章的层次
  所谓层次,就是指文章的几个组成部分。安排层次要注意到突出主旨,顺序合理,避免交叉。文章的层次如何安排,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常见的方式有:
  
  1 总分式 开始先作总的概括,接着分别叙述。
  
  2 递进式各层次内容层层推进,前后有一定关系。
  3 时序式 也叫贯通式。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安排。一般记叙文的层次是按照这种方式来安排的。
  
  4 逻辑式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   (二)文章的照应和过渡
  照应和过渡是文章的层次之间或首尾之间联系密切的方法。
  照应,就是文章内容的前后要有关照和呼应。常用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
  过渡,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过渡得好,就能使全文条理清楚、气势贯通、结构严谨。过渡得不好或者需要过渡而没有过渡,就会使文章支离破碎,影响读者的理解。
  
  (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它如同给文章规定了方向,写起来也得费些心思。文章的开头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开门见山型、渲染气氛型、抒情议论型、名言警句型、悬疑型等等。文章开头最可贵的就在于求新奇、脱俗套,最忌讳老套滥调。好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饶有兴趣地往下阅读。
  结尾:文章的结尾是全文的收束,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开头,它的困难也不亚于开头,好的结尾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抒情议论型,总结全文、挖掘主题、升华主旨。第二种是鼓舞展望型,指出美好的前途,给读者以鼓舞,催人奋进。第三种是含蓄回味型,言已尽而意无穷,能够使读者掩卷回味,留下长久的思考。文章的结尾有时重复开头的字句,这种首尾呼应的方法用得好,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切忌结尾发表空洞的议论和画蛇添足。
  能够做到上述要求,只是做到了结构严谨,做到结构精巧还需要动动脑筋。初中生的写作大多是记叙文,在布局谋篇上不妨把小说中的结构借用过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小说结构简单介绍几种。
  
  (一)单线型结构
  构成情节结构的线索只有一条。小说自始至终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使主题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来。
  通常教师教初中生写记叙文时大多教授这种结构,用的多了已经没有新意。
  
  (二)复线型结构
  构成情节结构的线索有两个,就是复线式结构。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线索就有两条――存妮一条、荒妹一条。前者为主,后者为辅。这种复线型结构,由于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充分的展示,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充分。
  如果写的记叙文想展示两个人的人生路程,如母子、师生、朋友、同桌等等,可以采用复线结构。变换人称表现,将会很新颖。
  
  (三)辐射型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作者的“透视点”很集中,整篇小说的情节线索都从这一点辐射出去。
  如果记叙文想展现复杂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就可以用这种方式。
  此外,还有蛛网式结构、回环式结构等,这两种方式比较复杂,可以介绍,但不适合初中生写作。
  一篇好作文之所以让人称道,首先内容精彩,而如果在选材上没能发挥出优势,我认为就应该在语言和结构上有高于别人的技巧,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磨炼学生,如进行语言的专题训练:联词造句、仿句练习等。在修改学生的习作时,不妨就从结构上改起,结合具体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发挥。长此以往,持之以恒,我相信学生会变成“妙笔生花显文采,匠心独运现华章”的小作家。
  
  (责任编辑:梁 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