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国际眼观,民族脊梁【民族情、国际观】
 

国际眼观,民族脊梁【民族情、国际观】

发布时间:2019-04-02 04:01:49 影响了:

  陈汉民,我国知名的平面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1931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留校任教。陈汉民先生艺术之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众多的标志设计作品成为经典,同时,陈先生辛勤培育出了活跃在国内外设计顶尖领域的一代代的优秀设计人才,堪称我国设计领域的“泰山北斗”。我平生有幸第一次见到陈汉民先生是在2001年的秋天,古稀之年的陈先生刚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岗位上退休的第一年,便接受我们学校的邀请,来到师生中间,分别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和深入的教师座谈会。作为主持设计过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专家以及具有五十多年教育经历的学者,面前的陈老,精神矍铄、风趣幽默,在场的师生难以相信这是一位七十岁的老者,更像是奋战在平面设计和设计教育一线的年轻斗士。后来,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名师建设”,我们在陈汉民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陈汉民设计奖”。于是自2007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要到陈老家中拜望先生,汇报我们一年的工作,推出我们的获奖师生,由陈先生亲自为他们颁发“陈汉民设计奖”,接受陈先生的谆谆教诲。在有幸与陈汉民先生相识、相熟的十几年时间里,自己感触颇多,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老一辈设计家教育家的风采,是反思,更是为了我们事业的进步。
  一、陈汉民与设计实践
  “好懂、好记、好看、好用”是陈汉民先生推出的标志设计“八字方针”,这种口语化的学术观点对我们的设计实践和教学起到了弥足珍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关于“好懂”,陈先生讲到,图形标志有对内涵的表达问题,这个表达要建立在大多数人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创新;“好记”,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作品其要有长久的生命力,使人回味无穷;“好看”,要求创意新颖,独特的形式美感能够能使人眼前一亮,能够使人产生印象的是耳目一新的形象而非平庸乏味的视觉污染;关于“好用”,陈先生指出:“任何设计都要通过一定的工艺制作才能体现设计价值,因此,创造一个便于制作的条件,对标志应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陈先生告诉我们:“我们要时刻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成果引进到设计之中,好用的标志一定是与时俱进的。”
  针对这“八字方针”,陈先生强调不能追求新奇怪异,简单而又内涵丰富才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这八字箴言通俗易懂、人人熟知,然而,对于一名从事设计艺术的工作者来讲,难就难在如何把拗口的、复杂的理论用轻松、易解的语言传达出来,以此来指导设计实践。陈汉民先生的风趣幽默,聊博一笑,背后却是我们对其作品的深刻内涵所产生的视觉享受。王府井饭店、中国老人节、《读者》、四大银行标志等经典设计让我们不禁对陈先生的“八字方针”佩服不已。
  对于设计工作,陈汉民先生经常说:“当你已经选择了设计专业,那么,你的一生就要下决心放下艺术家的架子,去做那些平凡的、贴近实际的、被受众欢迎的设计。”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始终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和义务,陈先生的民族品格让晚辈没齿难忘。
  二、陈汉民与设计教育
  陈先生在任清华大学教学督导期间,为学院教学建言献策,严谨、规范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帮助年轻教师的成长。陈先生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十大关系”,为设计教学提供了珍贵的理论基础。这十大关系分别是:“基础与专业”、“绘画与设计”、“理论与实践”、“讲授与辅导”、“创意与制约”、“过程与结果”、“电脑与手绘”、“传统与现代”、“命题与自选”、“本土与未来”。
  对于基础教育,陈汉民先生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比喻它的重要性,设计是一门限制的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素养和设计技巧要通过厚实的基本功训练来达到,所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陈汉民教育观紧扣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过程学习,提倡动手实践。
  陈先生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在师生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没有错误的学生只有错误的老师。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人格魅力兼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发展优点,使他臻于完善,而不可全部否定批评。陈先生经常鼓励年轻教师,要树立自己的职业意识,多钻研设计实践,多分析教学规律,多探讨教学方法。对于眼下教学过程中唯作业论、不讲过程、没有反复等现象并且结合清华美院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陈先生提出要重视教学档案的建设,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总结,客观、科学地对待教学评估。教学要强调科学、规律的传授,而不是简单的解释经验。
  改革开放后,陈先生更加珍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陈先生提出“民族情、国际观”的设计主张,矢志不移地走中国设计之路。陈先生认为我国现代设计步入一个繁荣期,各种设计形式、各类设计人才层出不穷,这是值得欣慰的一点,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然而在繁荣的背后,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思,目前社会上有一股浮躁的心态。设计同样如此,学生甚至老师的浮躁导致在校生及毕业生专业水平的降低。时代的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杜绝不良习气、戒骄戒躁,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谈到文化,陈汉民先生果断地指出,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与经济不同,是不能接轨的,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拼接。设计是一种文化,要有文化的品位,做设计要植根于文化之中,不要盲目地跟随时尚去玩弄设计。
  中国的现代设计顺应时代潮流,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世界级的竞赛中中国设计师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时尚、国际化、现代感等词汇充斥大小街区。有人说了,陈汉民设计植根五六十年代的工艺美术,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已经过时了;还有人说了,陈汉民做的是政治的设计,是政治形象的工程……在这里,我无需阐述时尚与传统孰是孰非,也没有资格对政治评头论足,因为这就是一个融合与发展的问题。持这种论调的人只是片面地看到了陈先生所处的历史时期,并没有真正地从陈先生设计与教育知识体系中全面、立体地掌握其理论结构。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陈先生的成就,不仅在于其不倦的学术气节,也不仅在于身上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其高尚的“红色”品格和职业追求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从教五十年没有一次迟到,不只是一张扎实的写生习作,不只是一堂深入浅出的专业课。陈先生卓越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成就了其创作与教学的成功,带领新生代设计前行,铸就了设计之魂!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