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挑战与机遇并存 后一句_抓住实施“质量工程”机遇 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
 

挑战与机遇并存 后一句_抓住实施“质量工程”机遇 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

发布时间:2019-01-21 04:23:32 影响了: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进程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质量工程”;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回顾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PC机和DOS系统的出现为计算机基础教育起到了催生的作用,但当时计算机的应用还只局限于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应用范围以科学计算为主,FORTRAN和BASIC语言是高校当时主要的教学内容。
  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阶段。计算机软、硬件都有了重大突破,奔腾系列芯片诞生,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采用图形界面。计算机的应用走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大到企管人员和公务员等。在这个阶段,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普遍采用“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计算机技术基础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21世纪初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因特网对人和社会的行为都产生巨大影响,全社会有文化人员都成为计算机的应用者;计算机基础教育以普及网络和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其内涵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X门后续核心课程”的新的课程体系。
  2006年之后,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及物质载体。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二是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20余年中,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发布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要文件值得介绍。
  一是1997年高教司发布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即155号文件)。它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一计算机技术基础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五门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同时适时地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个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是200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它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等。这个文件被教育部评审组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二、持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的几点认识
  
  1.科学认识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律,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应用性”关系
  从内部来看,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分层、分类规划与实施,即按学校办学层次和专业大类区别对待。目前分层、分类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专业大类的特色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中反映不够,各专业大类间教学内容区分度差,计算机教学内容游离于专业知识之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从外部来看,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切实做到采用与计算机专业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课程门数、学时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基础教学的空间严重被挤压,但教学要求还不断提高,我们的出路是创造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处理好上面提到的问题,就需要处理好“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关系。在白皮书中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表述的:
  不能脱离应用,因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要恰当体现基础课教学的特征。因为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的、让学生长期受益的内容需要教授,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认为,这个表述是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特点是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性”,打好基础为了应用,脱离必要基础的应用是肤浅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
  两者的关系只能定性地表述,各校情况不同,不可能找到一个“通解”。各校不同专业只能在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坐标系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坐标点。
  
  2.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质量工程”建设中,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我们所从事的计算机教学本身与信息技术有天然的联系,应该做得更好一些,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首先,要重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目标,是要倡导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2003―2007年已评选了150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在新一轮的质量工程建设中(2007―2010年)还要继续评选3 000门国家精品课程,同时还将建设国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几千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都将通过这个平台提供“共享”服务。我们期望在今后几年中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共建共享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国家精品课程群,它将涵盖多层次、多专业的必修课、与专业结合的特色课、选修课。
  其次,要重视网络化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教学环节的管理还必须抓网络化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再次,要有效应用多媒体课件。这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六元素(即两类人:教师和学生;四种道具:大屏幕、激光笔、黑板和粉笔)的和谐,应是教师恰当地调动多种媒体,使教学效果在学生身上最大化。用多媒体的目的,排在首位的显然不是为了美观、热闹,也不是为了减轻教师重复劳动,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讲课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但目前有一种不良的现象,就是过度地依赖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不注意扬长避短,滥用现代技术,犯了多媒体课件的“四大忌”。一忌:教师――坐而论道,照片宣科;二忌:投影片――一览无余,毫无悬念:三忌: 激光笔――激光乱晃,不知所指;四忌:黑板――形同虚设,媒体单一。
  教育部“质量工程”文件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论述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老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以追求课堂综合效果为目标,采用与其适应的现代教学思想、方法,特别是用有利于听课者思考、记笔记和课后复习等人性化的方法。师生们都有加强学习和研究在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和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任务。
  
  3.认真建设师资队伍,破解质量难题
  现阶段教育的“温饱问题”――经费和硬件设施,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已成为大家共识。哪一个学校把师资建设解决得好,师资力量强,他们教学改革成果就多,教学质量就高。
  但是,不同类型学校在队伍建设具体工作中还是遇到了问题。研究型大学中教学队伍的“稳定性”急待解决,要解决优秀教师安心从事教学、特别是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地方院校师资“质量”急待提高,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的融合交叉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已成为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三、在“质量工程”实施进程中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1.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制定新一轮教学基本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正着手制定新一轮的教学基本要求,这项任务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呢?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信息化”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国家大力发展的“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中,信息产业列在五个产业之首。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的融合已是科学技术的必然趋势。现正在制定的各专业规范对计算机都将提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以“为各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有关问题”为己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任重道远,必将在信息化过程中大有作为。
  新一轮的教学基本要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届教指委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将深入分析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科学定位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作用,凝练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2008年之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体系,特别是在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历史上首次提出一个有指导意义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知识单元与知识点、实验单元与技能点。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为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课程类型不应只局限于原理验证型内容,而应该努力开设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由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总体学时不多,实践教学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有些学校将学生的实践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创造了好的经验。他们的体会是:首先要提高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设计出引起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题材;再次要有政策、方法、项目,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和创新活动中来。
  为落实实践能力培养,新一轮的教学基本要求将提供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参考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前至少有两个可选方案:以知识结构为核心和以课程为核心。下面以知识结构为核心为例作一说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与平台(含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含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应用系统开发。相对应地,可以在这个知识结构的基础按照“实验领域―实验单元―实验技能点”的三级结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这里可以示例性地给出实践教学体系图(见图1)。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目前缺乏成熟、系统的经验,或者可操作的做法不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把它做好、做实。
  
  
  四、结语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高校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千百万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否应对自如,因此我们一直鼓励同仁们一起参与“如何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教学研究中来。
  现在来推动这一工作,恰逢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它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到各行业重视,这无疑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在“质量工程”中涉及基础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国家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教学名师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团队等项目,为一线教师提供了难得的空间。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将在“质量工程”的建设进程中,在广大教师的投入和努力下,必将不断得到深化和进展。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