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记承天寺夜游》与《荷塘月色》之比较赏析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与《荷塘月色》之比较赏析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7:08 影响了: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写于1083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写于1927年,其间相隔844年,然而这两位大家的心境是相通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一脉相承的。反复吟咏,我们不难从中体悟到抒情散文的诗意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与意象结合的一致性
  
  尽管苏轼和朱自清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心境大体相似,所以为我们谱写了同样一首情景交融和谐动听的月光曲。《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谪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全文通过对月夜美妙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在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理。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烁着银色的寒光,倾诉着诗人皎洁的襟怀。《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笼罩中国大地的时代环境中,苦闷彷徨心境的记录,是作者寻求精神解脱,在灵魂中塑造幽美境界的形象写照。
  抒情散文的诗意美不仅表现在情景交融的具体描写上,而且还表现在情景交融与意象结合的一致性上,即写景时既充分表现作者的主观心灵和情绪,更偏重于对外在事物美的发现以及对内心情感波动的感知。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有“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其中“月色入户”的“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来与人做伴。把月光写得如此有情有义,则月光应是文中意象之一。文中写庭院月色一节,更是高度传神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节运用了明喻隐喻,正写侧写烘托点染的艺术技巧,极尽描写之能事,创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诗化的透明境界。我们从“积水空明”的意境总体中,联系作者与友人庭中步月的活动,可以形象地推衍出一个作者没有说出来的隐喻,这一对步月的幽人,难道不就是悠游于“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中的鱼儿吗?“以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秋水》)联系庄子濠上观鱼的故事,既可理解作者当时自由自在的心情,亦可以体会作者运用意象之妙。月下的松柏倒影,也可能有某种寓意,是为文章意象之一也。竹柏是耐寒之物,“岁寒三友”,比喻坚贞的操守;月光投影于竹柏,不正是纯洁而坚贞的象征吗?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同样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有人当时曾亲临清华园朱先生夜游的荷塘,见景色平平常常并没有朱先生笔下所写的那么宁静而优美。无论是月下的荷塘也好,还是荷塘上的月色也好,朦胧的月色就是作者的灵魂。与其说先生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描绘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艺术世界。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融为一体,转化成作者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外化为一个轻淡朦胧的幽美意象。一般而言,在诗歌中,情景涵盖全诗的内涵,而意象则指向其诗的诗句,在抒情散文中同样如此。朱自清先生是一个诗人,也是很擅长情景交融的散文作家。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物与神游”时,很难分清哪些是纪实描绘的景物,哪些是作者心目中的意象。所谓“意象”的创造乃是诗人的“意”中之“象”,所以它出现在诗中时便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离开了“意”的“象”只是物象,不具备诗的品质。凡进入诗中的意象,都应该是饱含着诗人主观的意志或感情色彩的具象。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产物,月下荷塘是作者理想中的境界。文中描绘的景物都是美好理想的象征,那田田的叶子如舞女飞动的裙,叶子中间的白花如出浴的美人,令人产生不尽的遐想。荷香的幽远如同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颤动的荷波、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以及弯弯的杨柳的倩影、树梢的远山、树上的鸣蝉、水中的鼓蛙无不有情有义、有声有色,这些难道不是作者的“意”中之“象”吗?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我们说,《荷塘月色》同样是一首优美的月光曲,一首诗,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一篇文章有无诗意美,不在形式,因为诗与美并无本质差异,一篇文章调动一切艺术表现手法,不泥实不矫情,描绘出美妙的“意”中之“象”,激发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篇文章便有了诗意美。
  
  二、内在情绪与外在结构的一致性
  
  一篇抒情散文有无诗意美要看文章所表现的感情与文章外在结构的节奏是否一致。这两篇文章都做到这一点,体现出了诗意美。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第一、二节为例,文章短而精,内在情绪和外在结构一致,做到了一波三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时届秋末冬初,夜里已有点寒意了。寒夜寂寥,百无聊赖,还不如解衣就寝。这与下文“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对照阅读。因为月色的召唤,作者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朋友,欣然相迎。这一句“欣然而起”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迥然两种心情,两种节奏,这是一折。“欣然起行”到下文“念无与为乐者”,反映出作者的心情从欣喜而转入沉思,这又是一折。由“念无与为乐者”再到“相与步于中庭”,又反映出作者从深深的寂寞到心情舒展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是三折。短短的几句一波三折,文笔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反映了作者内心情绪的微妙变化。至于下文写庭中月色一句为全文高潮,精彩华章,反映出作者自由自在的心情,是为一波。文章最后一节在感情上又是一波。“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曲终了,感慨万端,虽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在,但更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全文的感情起伏和外在结构的节奏完全一致,内容和形式一致,完满地体现了作者意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如此。从外在结构看,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在情绪线看,情感思绪经历了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内心情感韵律和外在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心理历程的需要。
  佩弦先生和东坡学士相隔800多年,然而单就文章诗意美的艺术表现角度看,两位文学家表情达意的方式何其相似乃尔!
  
  三、人生追求与人格精神的一致性
  
  作为文学家的苏轼总是以敏感的心灵关注着人的生存现状。在政治上,他先是主张改革,后来又反对新法。他的政治态度以是否对国计民生有利为准则,全不善于看风使舵,因此在政治舞台上总是不得志,这与他的文人气质有关。保守派在台上时,他看到推行新法的好处,就拥护新法;投机新法的人上台,他看到执行中的弊病,又反对新法,自然遭到打击。然而他并不妥协,执著于洁身自好,在文中以竹柏自喻。身处现实的逆境之中寻求精神的避难所,即大自然。理想在现实中受挫时,便投向自然的怀抱。因为两者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出世和入世的动机都来自同一个美丽的灵魂。文章末句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饱孕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一个被抛出喧嚣的功名利禄之外的“闲人”,却有“闲情”来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景色,是有幸呢,还是不幸呢?真是江山不幸文坛幸。从官场仕途看他是失意者,“治国平天下”的路走不通了,而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造物者之无尽藏”,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他发现,吟咏自然美;同时也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从而获得了灵魂上的自由。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也是这样说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的向往,表现了他作为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体现了历史的真实。《荷塘月色》中表现的“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对立与纠缠,显示出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历史不仅承认他是一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更是一名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称赞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历史结论告诉人们,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实现人生价值和追求自由的人格精神上归根结底是一致的。他也许想脱离时代,超越于时代,寻求一个自由自在的精神家园,但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现实面前,最终毅然站在人民利益,民族利益这一边。
  一轮圆月跨越时空,两篇散文交相辉映,成为苏轼和朱自清两位文学家灵魂的共同寄托。
  张小平,教师,现居江苏东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