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0:53 影响了:

  无论是纵观古今,还是横阅中外,民族之间或是国家之间的所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都是由创新所致。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人才成长所需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创新的根本。自然(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鼓励学生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闪光点,并及时地进行鼓励,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水到哪里去了》一课中,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风)有关的实验。学生讨论后出现了各种设计方案,有的学生利用电风扇产生的风,有的学生利用自然界的风。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开动自己的思维,为了解决问题,各种各样的方案呈现在老师和同学的眼前。而有一个方案让人眼前一亮:让两只手同时沾上水,一只手放在桌子上,另一只手在身旁挥动,比较哪一只手干得快。
  这种实验设计方案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出了发散思维的特点,于是我马上对提出这一方案的学生进行了表扬,结果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更大程度地调动了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实验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能停留在好玩、新奇的水平上,停留在给予解释的水平上。结合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创新。
  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在一只装满了水的烧杯里,放进一只图钉,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表演一个魔术,教师手里藏着一块磁铁,隔着杯子取出图钉,学生认真观察、努力思考讨论着,很快就有学生想到了用磁铁隔着杯子吸图钉的办法。整节课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与教师共同做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首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好奇心思考问题,他们在思考各种答案的同时,也就是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中,把自己想到的答案进行分析筛选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答案,有些答案尽管与现实相差很远,但这也是一个创新过程,也达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长期以来,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课堂是由教师支配的,教师事先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课,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按教师预设的方案完成预定的任务,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并且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因此,要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茄子的生长》一课中,有一个让学生观察茄子的生长情况的实验记录,在安排学生记录时,教师有意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土地以上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茄子生长的情况,如果老师想知道茄子的生根情况,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后提出了很多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把苗拔出来看一看种子的生根情况,有的学生提出来把种子泡在水里观察种子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无土栽培既可以看到苗,又可以看到根,这些方案不管可行与否,都说明学生在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积极动脑。但是当老师问道:你觉得哪一种方案更有利于我们完成实验时,大家经过分析觉得都不合适。这时,有一位同学想到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把种子种在透明的塑料容器的边缘,保持适宜茄子的生长环境,这样就可以既不伤害到秧苗,又可以观察到种子的生根情况。这一方案提出来之后,同学们觉得这是最合适的方案,因为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做这个实验。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做,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到了各种方法,而后面的这种方法既结合了实际情况,又解决了问题。前面的几种方法有的也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但离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距离。最后一种方案是可行性最强的,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而且也很有创新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创新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实践也证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性实验,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属于自己在创新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生会大胆实践,在实验中才能放开手脚有所创新。
  在上面提到的对磁铁的性质进行教学时,以小魔术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玩”磁铁,把学生爱玩的天性转化成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想试一试,在“玩”中产生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提出来,继而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把探索创新得到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