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_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_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0:31 影响了: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题越来越注重物理实验。这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必要方法,也是为了避免高分低能的最好办法。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落实,实验效果不到位的现象是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有主观重视不够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方面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一个新的高度认识学生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非智力因素。学生一般都喜欢做实验,说明实验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今教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这应该说是教学不得法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教育和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题目的改革,必将发挥愈来愈大的、师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作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实验是分组进行的,在时间、内容、深度等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不要求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思考相同的问题,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他们的某些能力能够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好奇心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忠实于实验数据,重视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造,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成绩较差,上实验课是他们表现和发展优势的机会,如果引导得法,实验会成为他们全面提高学习效果的转机,使之树立学好理论的信心,做到以“优”补“劣”、以“优”促“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际上,学生实验是一种基础教育与科研、生产劳动的重要结合点,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初级人才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表明,学生实验在中学阶段要特别地加强和完善。
  
  二、学生实验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高中物理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物理仪器的使用、验证物理规律和测定物理常数。学生分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训练实验技能和技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验素养。这三个方面的实验是紧密相连的,但具体要求各有不同。
  第一,基本物理仪器的使用。中学物理实验常用的主要是测量仪器。在教学中对于基本测量仪器,最好能够结合仪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使学生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读数,弄清使用规则;还要考虑保证仪器的安全和测量准确这两项基本要求。在进行这类实验的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仪器的设计原理是很重要的。中学物理测量仪器常用的设计原理有“平衡原理”、“放大原理”和“电磁原理”等。
  第二,验证物理规律的实验。任何物理规律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验证物理规律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否则就无法验证。满足相应的条件即通过一定的程序来控制相应的过程。物理实验的特点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多次重复再现所要研究的对象;可按一定的步骤改变现象或过程进行的条件;能按一定的程序使偶然因素降至最低程度。根据这些特点和学生实验的主要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必要的准备。
  第三,测定物理常数的实验。对于物理常数测定的实验,关键是其实验原理。而实验原理一般是与被测物理量有关的定理、定律或公式,根据相应的关系式,测量出相关的物理量,求出期望的物理量。而往往测定某一物理常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在条件可能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发展其创造力。
  
  三、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
  
  第一,掌握实验的重复性要领。有的实验要求其过程不断重复出现,以便仔细观察或依次研究过程中的某些状态。例如,研究平抛运动,如果采用“描点法”来进行,就必须保证每次运动的轨迹完全相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滑槽末端处于水平位置。检查水平与否,可用“平衡法”,即将小球放在水平槽的任意位置而不发生滚动,但“要鉴别其真伪。要保证小球运动的重复性,应使其轨迹不变,这就要求小球的起始高度和状态保持不变,这是关键的一步。掌握关键靠练习,标志是每一次的落地点变化不大。
  第二,掌握实验条件的标志。实验装置在调整时应保证某些条件。才能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是否已经保证了某些条件,应该有明确的标志。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其实验原理是“等效代替”,而等效的标志集中反映在将橡皮条拉到“同一点”,此外还应保证作用于“结点”的各力平行于作图的平面。 ,第三,掌握规则的实验操作方法。为了少走弯路,减少实验误差和失误,一般可采用从定性观察到定量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点是,按实验的要求先做一下,观察发生的现象,进而研究确定观测区域或观测点,为定量观测做好较充分的实际准备。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有些实验可采用“等差区间测点”的方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