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大学生就业困境根源辨析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 囚徒的困境内在根源
 

【大学生就业困境根源辨析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 囚徒的困境内在根源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2:48 影响了:

  【摘要】论文首先辨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源,批驳了将就业难的责任推脱给大学生本身的错误观念,指出了高校教育体制的弊端是其产品――毕业生走向市场后失败的根本原因。重点讨论高校增加职业规划教学内容的必要性,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后比较分析了职业规划课程与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区别,进一步说明了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最直接和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毕业后就业难,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是280万人左右,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338万人。据预测,在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80万人。在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数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毕业即失业,造成了“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又有抬头。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辨析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这种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并按照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最终目的就是把大学生就业推向了市场,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然而,近几年学生就业的形势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发展,反而出现毕业就失业、就业非常困难的局面。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难,究竟难在哪儿?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太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这是高教扩招的一大失败,而这个失败势必会牵涉到好多行业性的不良性发展。
  还有一种观点称为“心态说”。 某个社会学家针对一些大学生“扩招大学生岂是后娘养的”的抱怨,批评大学生群体“过于悲观和愤世嫉俗”,“需要有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要拥有良好的心态”。似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或失业率没什么,就是心态不好造成的。
  笔者不认同以上两种观点。
  首先说心态问题。眼高手低、身无长技的大学毕业生肯定有,非大城市不留、非体面单位不进的大学毕业生也肯定有。但一些学者拿心态说事纯属是 “自欺欺人”。经过这几年的舆论导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在校学生早就没有了“天之骄子”高傲心理,其就业心态现实了很多。纯属心态问题导致就业难的毕业生比重还能有多少?更何况要求大学生都有擦皮鞋、做泥瓦匠的心态也属强人所难。就算大学生心态突然好起来了,饥不择食,有啥活干啥活。可心态再好弥补不了学非所用的社会成本和家庭的学费开支。家庭、社会的大量投入回报何在?学非所用就是浪费,这个帐又怎么算?所以在清算大学生心态的同时,也有必要清算一些学者“叶公好龙”的心态。
  “心态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大学生非大城市不入,都聚集在“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到农村去、到中西部去。这样有的学者就说大城市进不了,就“调试好心理”进偏远地区吧。调整好心态、响应号召、作一些牺牲,到广大的农村去,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创业,而且教育学生“城市越大固然就业机会越多,但是就业竞争也越激烈,污染噪音,交通阻塞,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也随之而生,城市大并不一定适合人居”等等。可是,事实情况是真正去这些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很少,过了一两年能留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大学毕业生为何总拥挤在大城市?答案表面上很简单,因为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不均等,就业于城市能够获得在农村无法比拟的收益。
  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仅仅钟情于城市,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本身就是城市指向的――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在这种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下学习,其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也是城市指向的,带有城市专用性特点,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在农村就业,再加之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即便是在城市自愿失业也在所不惜。“心态说”的学者照理说不应该无视这种现象,年复一年重演的现象,虽然说这些学者都居住在大城市里面做着调查研究。
  再说大学生毕业生是否真的存在数量过多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多,也不多”。说“多”,是指高教扩招后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是阶梯式前进的,而是跨越式大幅度提高,就业压力急剧增大。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变的时期,大学毕业生每年有300-400百万人的涌向市场。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全社会的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700-800万个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有些部门的领导和某些学者就此说“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实际上,这七、八百万个工作职位不单单是为大学毕业生准备的,它们对学历要求有高、中、低之分,对从业经验要求也有多和少的划分,不一定都适合大学毕业生。更何况有些岗位即便适合于大学生就业,企业也不一定招收大学生,因为前几年大学毕业生给众多企业留下了好高骛远、夸夸其谈、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差的坏印象。这样,也就解释了在形形色色的人才招聘市场中,为什么有很多企业打出“应届毕业生免谈”的牌子。说“不多”,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进入到大众化教育的初期阶段,大学毕业生的相对数量还不算多。2003年,我国大学生占适龄人口(18-22岁)的比重为15%,刚刚跨过了高教大众化的“门槛”。 而发展水平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达到31%和35%,就连印度都有16%,西方国家更达到50-80%①。同样,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中,大学毕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仅有5%,而同时期美国达到35%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招生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不再是“阳春白雪”,会越来越“大众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指望“走回头路”,不能靠所谓的政策减少招生数量,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不是大学生太多,问题是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大学生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出现人多就业难,事实上是“闲人多、胜任难”,很多地方出现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现在,家长与社会都把这种责任归并到大学生本人,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并不是真正学习,但是不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大学生来承担,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各方面协同配合。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中,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体制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等教育的体制之困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关键问题在学校,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的弊端。
  首先是现在大学给学生所开设的课程不合理。既然大学培养的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不是适应大学文凭,那么教育就应该跟社会靠拢。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目前我国毕业生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时往往是盲目的。而现行的教育体制能够给予学生的帮助却是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目前整个高等教育的内容体系,没有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学到的东西或陈旧或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对将来就业也没有帮助,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的要求来说,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这种滞后是教育的提供方在时代迅速变化的背景下,面对教育迅速增长的需求的滞后,也是相对于社会的滞后。
  其次是学校对自身是教育服务内容的提供商的定位不明确。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都是自费型教育,学生与学校已经构成了双方的买卖关系,双方就应该对彼此负责到底,但是现在好多学校只抓招生不抓就业。与招生工作全校动员,教学工作始终处于中心的情况相比,学生就业指导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仅仅凭借几节短短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远远不够也为时过晚。大多数学校还在认为,只要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则无需了解。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必须成为高校反复思考的最重要问题。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能否在此转折之际反思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尽早对社会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继而相应地在心理、观念、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决策,成为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向社会人转变,逐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因此,高校有必要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增加针对大学生特点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课程。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职业经历包括职业的类型、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它受到个人价值、情感、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影响。职业生涯主要由时间、范围和深度等要素构成。时间指的是人的职业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比如,职业初期、职业中期、职业后期等;范围指的是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角色;深度指的是一种职业投入和回报所达到的程度。
  扎实的学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内在因素,“明天”职业理想的实现依赖于今天的勤奋努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类型和具体的职业特点进行分析,使今天的在校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了吃苦精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有助于“今天”的养成教育,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处事,不断鞭策自己,督促自我,掌握职业技能,为将来顺利择业就业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在校生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全面地分析自身地条件,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握人生的机遇,顺利地实现立业、创业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首先应针对学校教育和在校学生的特点,内容上不能生搬硬套在职人员的职业规划课程的内容,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要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向新生们灌输对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这些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阶段。为了使课程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最好是在理论学习前,先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的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师兄师姐,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些刚走出高中校园的新生,在大学里该怎么做才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才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怎样安排好课余时间,让锻炼好自身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面对以后社会的挑战,实现双赢的目的。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课程部分,最好在大二学年末前结束,余下来的时间留作实践活动。而且,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点强调学以致用,课后,学生根据学到的职业规划的评估分析知识,再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对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对个人的需求、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的分析,以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和自己具备哪些能力。这些问题确定后,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一般来说,许多高校都要求学生在大二和大三的暑假期间都有一个专业实习,这个是非常难得的检验自己的实践机会,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各个学生的职业规划内容,提供给学生对应的实习机会为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打基础,而不是象当前一些高校将专业实习视作是走过场或者一些学生将其打工赚钱的机会。
  在教学手段上,应从个案分析入手,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职业生涯理论、内容和影响因素,重点讲解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理、规划的内容和步骤、目标的实现方法、实施规划的策略、规划初期的管理,最终达到学有所用,规划好自身未来的职业生涯的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方法,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从而提高最高的学习效率,在课余时间里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支配时间、使用时间的最高效率,摆脱迷茫。经过理论和实践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力求使学生们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为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五、结论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们的情况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从容和优越感,逐渐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国家对毕业生不再“统包统分”,毕业后工作难求的局面已然形成。这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或许是一种进步,但对当代的大学生们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面对即将步入的现实社会,如果在竞争的压力下自我成才并进而走向成功,这是每一个莘莘学子都面临的共同课题。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准备人生,我们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者,需要赶快补上以学校为主渠道地生涯规划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大学生们在走向职业生活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
  
  注释:
  ①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4.
  ②南风窗,2004(3):10.
  
  参考文献
  [1]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
  [2]刘俊彦.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6.
  [3]龙立荣,李晔.职业生涯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4]吕宁.职业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5]杨勇.职业指导与就业技巧[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
  [6]詹一虹,李炎芳.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范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7]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4.
  
  项目基金:本文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JC630083)资助。
  
  作者简介:明铭(1975-),女,现供职于首都体育学院学生处,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理论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