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色觉能力】 新课标美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色觉能力】 新课标美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06 03:58:33 影响了:

  色彩在造型艺术要素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的美术世界中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色彩知觉而敏感的审美能力是学生美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中笔者发现:一位没有经过专门色彩训练的学生,其色彩认识表现为一贯的原始性,主观色和固有色是他们表现作品的主要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可作为一种独特的年龄特征所具有的美感色彩来欣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表现从全面色彩感受来说,是单一而浅薄的,同时也使作品失去更丰富的色彩美感。因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逐步走出原始性的色彩表现方法,不断加强其色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的色彩世界向着更丰富、有直觉、更审美的高品质发展。
  
  加强色彩写生,提高直觉色彩感与表现,提高学生的色彩直觉水平和审美能力
  
  最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写生,让学生真实面对对象,去感受和细细分析物体固有色在空间和光影中的自然变化与和谐统一,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并“提炼”出每一个点、线、面所具备的色性和美感,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有序地进行大胆的表现。在教学中,较低年级的写生物体在色彩对比上应布置得较为明快与强烈,不宜灰性色过多;内容与造型也应该丰富些,避免画面的单调平乏。基本的表现方法以勾勒、平涂设色相结合的装饰性画法为主,重点放在对物体色彩的感觉与提炼上,进行色性的概括性表现。一般用色彩的对比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指导学生对物体的轮廓线进行艺术处理,以色压线,使线产生虚实变化,画面与造型更具整体性。到较高年级,可逐步简化写生的对象,激励学生深入观察并表现物体的色彩在光线的笼罩下丰富而细腻的变化,注意明暗的过渡,丰富色彩的效果。在写生的过程中,要始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来表现出颜色的倾向性,逐步学会从整体到局部,最后到整体的正确表现方法。色彩写生常常容易出现对比不足、空间不大、画面过灰的毛病。教师要常提醒学生找到画面的最暗色与最亮色及纯度较高的色彩,并从最深的地方画起,逐步推到最亮的颜色。在作画过程中要常把局部的颜色放到整体中作一番感觉与比较,找出局部在色性的“定位”,使得画面始终保持整体的清新强烈。
  
  欣赏、临摹是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品质、丰富色彩的表现手法
  
  色彩的艺术表现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色彩一些独到的理解。名师作品在色彩表现上的成功性,为后人展示了丰富的技巧和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欣赏、临摹,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色觉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欣赏习惯和表现水平的名师作品,通过感觉、启发、引导、讨论来理解作品色彩的整体性以及表现技法,体会作者在用笔用色上的美感,只有让学生“走进去”欣赏和临摹,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在临摹中要注重色性的把握和笔触的美感体会,要用较厚的颜色有笔触地来画;修改时,需要底色干后才可上第二遍色。较低年级学生可选择一些对比强烈、色彩艳丽、装饰性强、造型随意性大的作品进行临摹,如毕加索、米罗等人的作品。到了较高年级,可逐步丰富的一些临摹的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如梵高、塞尚等印象主义的作品,甚至一些写实性的作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进行概括性的表现,并画出丰富的色彩性来,表现方法一般较为粗犷、概括,舍弃精细的塑造与刻画。
  
  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大胆用色,果断地进行个性表现的艺术品质
  
  学生个性差异大,表现在画面用色上,有的粗犷、豪放、风格强烈、色彩张扬;有的丰富细腻,充满韵味。其一,艺术创作的标准也不应固定于一定的用色概念与表现方法,现在艺术的发展更注重人对色彩的主观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其二,在色彩表现上的固有变化、主观性、情绪化和随机性,形成学生画特有的一种率真和朴素之美,更要给学生的色彩活动以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用色的机会。同时笔者也常发现,由于学生用色常常不假思索和信手拈来,而造成作品杂乱与灰暗等毛病,使许多作品失去应有的色彩美感。所以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色彩知识和色彩规律与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画单色画,来训练明暗对比的效果处理;用三四种颜色如橙、蓝、黑、白画一幅画,来训练学生的色彩概括能力及对比和谐的处理方法等。总之,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平衡变化、对比、统一等基本的用色技巧,画出在色觉上更美的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