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炮射导弹 苏/俄一绝】俄导弹叙利亚
 

【炮射导弹 苏/俄一绝】俄导弹叙利亚

发布时间:2019-02-09 03:49:48 影响了:

  前苏联装备的坦克装甲车辆,不但在数量上超过美、英等国,而且在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方面,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它设计的主战坦克体积小,重量轻,机动能力强,火力则要压倒西方坦克,不但火炮口径大于西方坦克的同类武器,而且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俄罗斯后期研制的坦克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不少坦克都能发射反坦克导弹,这在坦克设计上堪称一绝,其水平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研制的炮射导弹。
  
  鲜为人知的早期探索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反坦克导弹刚兴起不久,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探讨如何在坦克上采用反坦克导弹,以提高坦克的作战能力。当时,法国曾在火力较强的轻型坦克上安装了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后来又研究了利用坦克炮直接发射反坦克导弹,这就是有名的"阿克拉"导弹。它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导弹飞行速度达到500m/s,最大射程3800m,单发命中概率接近100%,引起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这种导弹因技术复杂,价格昂贵,最终未能正式投产。美国也曾在M60A2和"谢里登"坦克上装备过"橡树棍"导弹,但没有作为主要武器大量使用。早在1957年前后,前苏联就已开始研究坦克采用反坦克导弹问题。早期的研究集中在Т-54、Т-55、Т-10M坦克和ПТ-76Б轻型坦克如何使用АТ-3反坦克导弹。20世纪60年代,还先后研制过"龙"式导弹、"荷花"导弹、"台风"导弹和"红宝石"导弹。但这些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只有"龙"式导弹于1968年前后正式投产并少量装备部队。

  60年代以后,坦克炮发射导弹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当时,伊萨多夫设计局根据775号项目研究计划,准备试制一种新式坦克,目的是与Т-64坦克展开竞争。为了加强火力突击能力,新式坦克采用了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滑膛炮,口径达到125mm,这在60年代是口径最大的坦克炮。这种坦克炮可以发射带有破甲战斗部的炮弹,也可以发射带有制导装置的反坦克炮弹。有关这种制导炮弹的详细情形至今未见报道,只知道它采用的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这种坦克能够携带普通炮弹和制导炮弹,战斗力可得到显著提高。在早期的几次射击试验中,制导系统时常发生故障。有时虽然命中了目标,却不能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最终只得放弃这一项目。
  此后不久,又有两个项目相继上马,它们分别为287号和150号项目。这两项计划的工作重点,是对已经大量生产的Т-62坦克和Т-64坦克作进一步改进。为避免重蹈覆辙,改进时没有采用炮射导弹,而是用发射轨进行发射,但发射的仍是早先研究的导弹。287号坦克发射"台风"导弹,150号坦克发射"龙"式导弹。其中"龙"式导弹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于是便定型生产,并对发射这种导弹的坦克命名为ИТ-1式坦克。
  20世纪70年代,苏联加强了对炮射导弹的研究。著名的9K112式炮射导弹系统,就是那个时期的佳作。
  
  Т-64坦克的"眼镜蛇"导弹
  
  9K112武器系统中的炮射导弹在苏军中又叫"眼镜蛇"导弹,北约国家管它叫"鸣禽"导弹,美国则称它为АТ-8。它最初用于Т-64或Т-64Б坦克的2A46型125mm火炮。由于长期限制出口,西方情报部门一直未能获得这种导弹的详细情报。直到前苏联解体后,人们才对它有了较详细的了解。这种导弹采用药筒分装式结构,类似野战火炮发射的炮弹。平时分成前后两部分,装在自动装弹机内。前部为导弹本体部分,型号为9M43,包括破甲战斗部和固体推进续航发动机;后部型号为9B447,包括起飞推进剂和底板,相当于普通炮弹的药筒部分。使用时,将前、后两部分送入炮膛,二者就自动连成一体。车长座位的前方有个金属盒,里面装有小型指挥天线,通过它可向导弹发送无线电控制指令,其工作频率为30兆赫。制导系统为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导弹接收系统接收了无线电控制信号后,不断修正弹道直到最后命中目标。

  为有效地控制导弹的飞行,坦克上配有专门设计的1A33型火控系统和1G42型激光瞄准和测距系统。如将这些专用控制系统与坦克的9S461型火控系统一起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导弹的使用效果。
  发射这种导弹的Т-64Б坦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装备苏军独立坦克团,用于向Т-64A坦克提供支援。一位坦克兵指挥官曾建议在每个营增编一个Т-64Б坦克排,但当局并未采纳,而在70年代末开始装备一种新坦克,这就是Т-80坦克。Т-80坦克上也配用9K112导弹系统,它和Т-64Б坦克一样都备有4枚导弹。
  8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坦克专家逐渐放弃了坦克炮发射制导炮弹的设计思想。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导弹的技术复杂,研究导弹付出的代价比常规炮弹要高得多;发展新一代坦克火控系统和先进的光电传感器,也可达到与制导炮弹相当的对远距离目标的射击精度,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主战坦克在战场上的作战效率。苏联却始终坚持发展炮射导弹,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Т-80坦克的"反射"导弹
  
  进入80年代,苏联的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当时,美国的"铜斑蛇"制导炮弹已定型生产并开始大量装备部队,苏联也加大了研究工作的力度,大力开展利用各种常规火炮发射导弹或制导炮弹的研究。其中较著名的一项是用152mm榴弹炮发射"红土地"制导炮弹。实际上,苏联有着多项炮射导弹研究计划,各种迫击炮发射的制导炮弹也在紧张的研究中。80年代中期,苏联推出了一种新式炮射导弹,这就是9K120导弹系统。
  9K120系统的重要特点是采用了较先进的激光制导原理而不再是老式的无线电制导,它可能得益于"红土地"制导炮弹的技术发展,也可以说是受益于激光制导技术的日趋成熟。当射手使用这种导弹时,先用激光器发射出一束编码的激光束,并借助专用的瞄准镜校正它的方向。发射出的编码激光束在空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光通道",发射出的导弹就沿着这个"光通道"的中心向前飞行。激光束的频率在"光通道"的不同部位是不相同的,当导弹在飞行中偏离激光束的中心位置时,弹上的制导系统就会发出修正指令,引导导弹回到"光通道"的中心位置,使它始终保持在近似固定直径的光束内飞行。
  9K120系统由炮射导弹和控制、制导系统等组成。导弹的型号为9M119。它也由弹体和发射药筒两部分组成。弹体的底部有一圆形光学元件,它的功能是用来接收编码激光信号。弹体中部和尾部有两种不同用途的控制翼,尾部的一组弹翼用于调节导弹在飞行中的稳定性,中部的一组则用于控制飞行方向。当时,大部分导弹的战斗部都在弹体前端,发动机位于中部或后部。这种导弹却与众不同,它把固体燃料续航发动机移到了导弹的最前端,战斗部则移到了发动机的后面。这是因为,采取破甲战斗部的导弹,不是利用高速动能击穿坦克的前装甲,而是利用战斗部内喷出的高温高压金属射流熔化装甲目标的。战斗部移到稍后的位置,离靶板有较大距离,可使金属射流获得最佳破坏效果。战斗部直径125mm,重为4.2kg,对目标的破甲厚度与弹径之比达到7:1,这在当时确实是不错的性能。
  导弹后部的发射药筒与炮弹的药筒大体相同,但筒内所装的发射药量比炮弹药筒略为减少了些。为什么坦克炮发射导弹时药筒要用减装药呢?估计使用全装药进行射击时,由于火药气体会在坦克炮的前方扬起很大尘土。当激光发射机沿着导弹飞行方向射出激光束时因受到尘土影响,会干扰射手对导弹的观察和跟踪,采用减装药则可以减少尘土带来的不良影响。发射普通炮弹不需要在起始段对它进行观察、跟踪,不会影响射手的正常操作。
  9K120武器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变型成2种不同型号的系统,它们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大体相同,但火控系统有所不同。其中的一种用于Т-80坦克,采用的炮射导弹叫做"反射"导弹,武器系统名称为9K119。除了制式Т-80坦克外,由它发展而来的各种变型如Т-80У、Т-80УД以及后来的Т-90坦克也都用这种系统。Т-80坦克上使用的是9CS17型火控系统和IG46式激光瞄准测距机,坦克在运动状态就可发射导弹,最大射程可达5000m。另一种仍叫9K120系统,采用的炮射导弹叫做"芦笛"导弹,它主要用于Т-72坦克。Т-72坦克的自动装弹机不能用来装"眼镜蛇"导弹,所以改用这种"芦笛"导弹。此外,Т-72AB和Т-72Б等坦克也都使用。它的最大射程只有4000m。之所以同样的导弹出现这种性能差异,并不是由于发动机功率的不同,可能是激光发射机的功率不同,或者由于导弹的弹道有所不同造成的。
  
  Т-55坦克的"棱堡"导弹
  
  在大力发展T-72、T-80坦克炮射导弹的同时,苏联还对旧式坦克的火控系统和武器弹药进行了改进。1983年,研制成功了可用于T-55坦克的ЭУБК10-1型武器系统。它主要由9M117型反坦克导弹及发射药包等组成,用100mm口径的坦克炮即可发射。这种导弹在苏军中又叫"棱堡"导弹。它的结构和制导原理基本上类似前面所述的9K120武器系统,也是采用激光驾束制导方式,由位于夜视仪位置的1K13式瞄准镜提供制导信号。导弹重18.4kg,平均飞行速度375m/s,最大射程4000m,最小射程100m,破甲厚度550mm。
  在"棱堡"导弹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两种变型弹,它们的构造和性能与"棱堡"导弹大体相同,只是配用的武器不同而已。其中的一种导弹叫"铁拳",它主要用于MT-12型牵引式反坦克炮,口径也是100mm,但发射药筒进行了重新设计。炮上新增加了1具专用激光指示器,以便对导弹进行激光制导。另一种导弹为ЭУБК12型导弹,它主要配用于新装备的БМП-3型步兵战车。由于这种步兵战车采用的是2A70型火炮,它的口径虽然也是100mm,但是弹道性能与T-55坦克炮不同。为此,对导弹的发射药组件进行了改进。由于导弹与车内原有自动装弹机不太匹配,因而重新设计了专放导弹的弹药箱,可以存放6枚弹。
  对T-62坦克改进的重点也是增强火力。T-62坦克使用的是115mm口径的滑膛炮,比T-55坦克的Д-10ТС-2型火炮口径增大了15mm。为此,对9M117导弹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导弹外形和性能没有大的变化,重量仍为18.4kg,但全套系统的重量由26.6kg增至28kg。它的飞行速度仍为375m/s,飞行
  4000m距离的时间为12s。对4000m距离的目标射击时,命中概率为80%,破甲厚度约550mm~600mm。近来有报道称,这种导弹可在击毁反应装甲后再穿透660mm的主装甲,估计它采用了双级串联式战斗部。
  
  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
  
  经过近3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苏联从T-55坦克到T-90坦克,从БМП-3步兵战车到反坦克炮,几乎都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其"炮射导弹的发展水平无可争辩地处于世界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像前苏联和俄罗斯那样广泛地装备这种精确制导武器,美、英等国直到最近几年才纷纷开展研究。但是,坦克炮发射的导弹比普通炮弹的价格要贵得多。T-80坦克发射口径为125mm的导弹,每枚价格约为4万美元,即使100mm口径的导弹也要将近2.5万美元。假如1辆坦克或步兵战车一次携带6枚导弹,就需花费大约15万~24万美元。而普通炮弹的价格只有数百美元,只是导弹价格的2%左右,甚至订购30枚导弹的费用可以买到1辆T-72坦克。西方国家之所以长期未搞炮射导弹,一方面他们依赖于坦克整体作战性能的提高,如采用先进的光电火控系统、高速动能穿甲弹等等;另一方面也可能考虑到炮射导弹的费用太大而放弃了这条道路。法国"阿克拉"导弹已能定型生产,最终并未正式装备部队。美军70年代装备了"橡树棍"炮射导弹,后来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并未采用炮射导弹。他们对旧式坦克的改造,采取的是与苏/俄不同的做法,如为这些坦克研制性能先进的火控系统,配用新一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显著提高普通坦克炮的命中目标精度和毁歼能力。在大于2000m距离作战时,即使高速穿甲弹的命中精度也会降低。但是,这样远距离的坦克战几乎很少出现,只有在十分开阔的沙漠地战斗中才会见到。至此,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导弹的技术复杂,价格昂贵,苏/俄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呢?对这一问题应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苏军的作战思想来加以考虑。苏军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炮射导弹,六七十年代进入全面发展阶段,80年代可谓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正是苏、美冷战十分剧烈的时期。一般军事家认为,苏军坦克部队虽然在数量上占有压倒优势,但是一些装甲兵器的技术性能不如西方国家。美、英等国强调"以质量优势对付数量优势",先后推出性能优异的"艾布拉姆斯"、"挑战者"2、"豹2"等新式坦克,相比之下苏式坦克显得不如人家。为使苏军装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能占上风,因此大力发展了炮射导弹,使它的坦克在火力方面占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当时苏军强调用庞大的装甲部队实施快速进攻,北约集团处于防御态势。为了对付苏军集群坦克的进攻,北约加紧研制了各种反坦克武器,尤其是"霍特"和"陶"式反坦克导弹性能先进,最大射程达4000m。这些导弹对苏军坦克构成很大威胁,一般坦克炮有效射程仅3000m左右,无力对付远程反坦克导弹。坦克炮发射的导弹射程可达4000m~5000m,可有效地摧毁北约大多数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扫除坦克部队前进中的障碍。北约国家大力发展的武装直升机对苏军装甲兵构成严重威胁,用坦克炮发射的反坦克导弹也可对付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实际上,苏军已把T-80和T-72坦克当做摧毁敌人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或武装直升机的手段。另外,坦克部队在同敌坦克展开战斗时,也可利用部分坦克分队从前沿警戒阵地对敌坦克实施远程火力袭击,迟滞、压制敌坦克的行动。特别是一些旧式坦克配用反坦克导弹后,可以提高同远距离装甲目标和其他目标的作战能力。此外,苏/俄炮射导弹大多采用激光制导方式,这比各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要方便得多。正是具有上述优点,俄罗斯便继承了这类导弹装备序列,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