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山姆大叔 “伊万”的铁锤PK“山姆大叔”的镰刀
 

山姆大叔 “伊万”的铁锤PK“山姆大叔”的镰刀

发布时间:2019-02-09 03:58:02 影响了:

  50多年前,世界的主旋律是“镰刀铁锤”和“星条旗”的明争暗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疯狂的军备竞赛如同奇爱博士的诅咒一样,明知是一场非零和博弈。却谁都不愿放下手中的筹码。然而。在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角力之后,“北极熊”终于挺不住而砰然倒地,“白头海雕”笑到了最后。今天,那个年代的金戈铁马依然在。但双方的军力“路线图”却发生了变化:在俄罗斯这个苏联的接班人参谋部里,图哈切夫斯基的幽灵依然回荡。而在美洲大陆上那个星条旗不落的国家。巴顿的后代们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他们已在次世代陆军的大道上渐行渐远。
  这里站在“擂台”上的。就是这两大陆军强国中同等重量级的代表――BTR-80/90和M1126“斯特赖克”装甲输送车。当大纵深突击理论的子孙遭遇尼葛洛庞帝的信徒时。谁能得到战神的青睐呢?
  
  追根溯源
  
  尽管天才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大清洗中被当作间谍处决,但在二战这个军事理论的“检验场”,他的“高速、宽面、大纵深”突击理论却闪现出永远的光芒。可惜的是,在卫国战争中,大纵深突击理论在战术层次实现的并非十分理想一一苏军缺乏专门的装甲运兵车,尽管有自产的卡车和美国的援助,依然无法保证兵员的输送能力,所以在长途奔袭时,红军的坦克师和机械化师中经常会出现一辆坦克搭载大批步兵的情况,那坐在T-34上嘴叼马合烟手持“波波莎”的红军,已成为历史上一个经典的形象。
  二战结束后,华约成立,红色铁流的规模开始进一步扩大,这时为陆军装备专门的装甲运兵车已迫在眉睫。1950年,BTR-40开始列装苏军,虽然该型车是用卡车底盘改装的,而且还是“敞篷”车(后期出现了加装的车顶),可苏军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而不是好坏的问题。在BRDM出现之后,无三防无夜视无水上行驶能力的BTR-40这个“三无”产品就迅速地从苏军的装备清单里消失了。与BTR-40同时装备的BTR-152(中国的仿制品为56式装甲车)同样如此,尽管比起它那个倒霉的兄弟来说,服役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1957年,BTR家族的后继者BTR-50在红场亮相,这辆由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工厂科金设计局设计的履带式装甲车比起它的前辈们,更重视水上浮渡能力(同时期的PT-76水陆坦克更是成为了苏联水陆坦克的绝响)。但由于人机工效太差,只能搭载“一个半步兵班”(苏军一个步兵班为10~12人,而BTR-50只能搭载18人,指挥相对麻烦),被人广为诟病。在更加先进的BTR-60服役之后,BTR-50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自从BTR-60以来,苏/俄装甲运输车开始具备了自己的风格,苏式8×8步兵运输车体系就此形成。BTR-60虽为BTR系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但设计几乎是一塌糊涂――由于发动机位于车体后方,步兵无法从车后上下,只能先打开舱盖,爬上车顶之后才能从两边跳下,这种举动在枪林弹雨的战区简直就是自杀行为。面对这种要命的设计,苏军的步兵班估计想骂娘的心都有,不过当时为了形成对北约和西欧的优势,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随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新型的BTR70/80开始量产。在BTR-70(我国曾在2000年进口过)中,步兵可以通过发动机上方的入口下车,而在BTR-80的中部又加装了一个可供步兵上下车的侧门,总算是将战场的生存率大幅度提高了。而且BTR-80和后期的BTR-90均取消了自BTR-60以来的发动机“双核”模式――单车配备两台发动机(两台发动机造成后勤维修人员叫苦连天),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而且可靠性成倍增长,俄罗斯士兵们对其钟爱有加,坐着它从车臣的格罗兹尼一路杀到南奥塞梯。
  “伊万”们的对手“山姆大叔”也不是等闲之辈。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汽车大国,二战时期,以“民主世界兵工厂”自居的美国生产了大批军用汽车,这些军车不仅活跃在太平洋和北非战场,而且源源不断地大量援助盟友。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欧洲大陆上也出现了M3半履带运兵车和LVTP的身影。当这些印有白星的军车开过纳粹统治的土地之时,给当地居民带去的不仅仅是微笑,还有美国工业实力的展示。二战之后,随着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和北约的成立,东西方的对抗拉开帷幕。面对苏军的装甲威胁,美国开始不遗余力地发展与之抗衡的一切。有趣的是,美国和苏联一样,战后的第一代装甲车也是用民用的货车底盘改装而成的。
  1946年9月,美军开始基于T43E1装甲运输车(由T43运货车的底盘改装而来)设计了T18多用途装甲车,根据安装武器方式的不同分为T18和T18EL 1952年,T18El被美国陆军选中,军方编号为M75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与苏联的BTR-40不同的是,M75由“三无”变成了“二无”――比BTR40多出了一个主动红外驾驶仪。但过高的造价和不能水上行驶令军方很不满意,于是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军械分部拿出了第二种方案:具备一定航渡能力的M59,采购单价仅仅是M75的一半。但正应了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M59的功率不足,导致只能在平静水域行驶,其变型车M84自行迫击炮在浮渡时甚至还需要架设浮渡围帐以防止动力舱进水。
  此后的1956年,M59的“东家”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军械分部拿出了履带式装甲运输车的经典之作――M113,该车是美国投产的第一种铝合金装甲车辆,也是美国装甲车族中名气最响亮、使用最多的一个谱系。BTR系列在中东和西奈半岛奋战时,M113则在越南的丛林里悠哉悠哉地闲庭信步,但是好景不长,胡志明率领的北越人民军和越共游击队的火箭筒成了它的最大威胁,M1 13因使用汽油发动机,被击中后极易起火燃烧。1964年,改装柴油机的M113A1开始入役。从此它彻底成了美国大兵们的“战场出租车”,一直沿用至今。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抢尽了人们的眼球,而地面部队的作战时间只有短短的100小时。同年12月25日,美国最大的敌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为了历史,镰刀铁锤红星旗的降下标志着冷战的彻底结束,而美国陆军则在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之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重装备不利于战略机动和在战区快速展开部署,空有这么多的铁甲精锐,没有对手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呀!于是,坚持陆军发展方向应该是轻型快反旅的声音重新抬头,持久以来的“师旅对骂”再一次开始了。1999年,美国陆军开始了转型之路。“9.11”事件后,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砍掉了陆军的大批项目,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十字军”火炮系统和“科曼奇”隐身武装直升机相继下马使得陆军在转型之路上处处步履维艰。随着陆军过渡战斗旅(IBCT)的建立,美国次世代陆军的 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美国军方希望能为IBCT配置新型的火力平台。
  最终,加拿大通用动力公司的LAV-III 8×8轻型装甲车有幸中标,军方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最后的量产型号被定为M1126。以此为基础,还演化出了10余种车型,为ICBT成功地打造了一款通用火力平台――也是美军的第一代8×8战车,M1126装甲车最后被命名为“斯特赖克”。
  
  性能对比
  
  火力性能如果单论原型车的话,BTR-80/90似乎更占优势,BTR-80车上安装了14.5毫米的KPVT重机枪(威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2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PKT机枪。而BTR-90则完全照搬了BMP-2的2A42型机关炮,具有300发/分的可怕射速(对空射速甚至可以达到900发/分),在装填穿甲弹时,可以在1500米内击穿40毫米的装甲。除了搭载机关炮外,BTR-90还可以加装30毫米AGS17自动榴弹发射器,可随时为步兵提供弹幕火力支援。鉴于近年来步战车和装甲车搭载反坦克武器已经成为潮流,BTR-90同样搭载了“竞技神”反坦克导弹系统。近些年来俄罗斯还在对BTR-90进行改进,考虑是否可以换装2A70型100毫米线膛炮――此炮已经成为了BMP-3步兵战车的火力标杆。可想而知,如果BTR-90搭载了100毫米线膛炮,综合火力水平将更上一个台阶。
  而M1126“斯特赖克”的基本配置是1挺M2HB 12.7毫米重机枪,如有必要,也可换装MKl9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与加装了20毫米机关炮的BTR-90相比,咋看起来都显得有点低档。但“斯特赖克”的火力强大之处并不住于自身的标准配置,而是它本身就是一个通用的火力平台。“斯特赖克”的变型车可以搭载MGS火炮系统,该系统同样直接源自LAV III装甲车,武器系统丰体为1门105毫米M60A1火炮,同时车体搭载12.7毫米M2旋座式机枪和7.62毫米M240C机枪,可为步兵作战提供快速而致命的直射火力。除MGS火炮系统外,“斯特赖克”还可以安装反坦克导弹系统、非直瞄火炮和迫击炮。比起BTR-80/90,“斯特赖克”的火力武器更加多元化一些。
  从火控系统看,只具备简单火控系统和不具备炮塔稳定装置的BTR-80在“斯特赖克”而前显得十分寒酸。比起BTR-80简陋的火控系统,“斯特赖克”的火力控制元件几乎是VIP级待遇:在车体外的遥控外置炮塔上安装有全套的光电感应器,热像仪、夜视镜和激光测距仪一个部没少。一旦在夜间对抗和遭遇战的时候接敌,“斯特赖克”更具优势。而BTR家族后期的BTR-90虽然在火力和控制设计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夜视装置和热像仪也成为了标准配置,但整个系统仍然不如“斯特赖克”的火力系统豪华。不过BTR-90的强大火力可以部分弥补系统的不足。
  机动性能 BTR-90战斗全重17吨,配备功率为37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路面最大行驶速度达100千米/小时,在遭到严重破坏的路面上行驶仍可达到50千米/小时。BTR-90可随时在水中渡航,在4个轮胎完全损坏之后仍具有战场转移能力。它可运送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每个步兵乘坐的空间比过去的俄制战车增加了50%,在外观轮廓没有增加多少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小的突破。车辆的减震系统也得到相当的改善。对俄军官兵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征战区路况很差的地区行驶,因此这种人性化的改进还是很贴人心的。
  BTR 90的战略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伊尔76和各型登陆舰、气垫登陆艇均可搭载,无论是战略运输还是两栖作战,都能迅速地完成战区部署。
  而有“装甲车中的卡迪拉克”美名的“斯特籁克”最大行驶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50千米,0~80千米/小时的加速时间小于8秒。8轮液压气动的悬挂系统使“斯特赖克”具备了强大的越野能力:越壕宽为2米,爬坡度为31度。
  在战略机动方面,“斯特赖克”不仅可以由C 5和C-17这样的战略空运梯队运输,也可以由C 130这种战术运输机完成运输,从飞机上卸载装有士兵的“斯特赖克”装甲车仅需15分钟,的确是“上飞机后就立即投入战斗”。由此,一个“斯特赖克”快速作战旅能够在96小时内到达世界任何地方,从而可以满足美军快速部署的要求,做到了真正的快速机动反应。
  防护性能BTR 80/90车体是由高硬度装甲钢制造的,具备全焊接装甲结构,内有“凯夫拉”防崩落衬层,此外,车体外部可以加挂被动附加装甲。由此,BTR-80/90具有全方位抵御14.5毫米机枪弹的防护力,披挂附加轻质陶瓷复合装甲后,能抵抗RPG一7反装甲火箭弹的攻击。由于在车臣战场上经常遇到地雷的袭击,装甲车车体底部和载员座椅均采用了有效的防反坦克地雷的措施。车体炮塔采用防弹铝合金材料加附加钢装甲和复合材料的“三明治”结构,能够抵御152毫米炮弹破片的攻击。
  在提高战场生存率方面,BTR-80/90还采用了民用车辆改装经常使用的方法:降低车高,车体高度仅仅为2.35米,比M1126“斯特赖克”2.64米的车高整整低了30厘米。不要小瞧这30厘米,在车体需要以障碍物掩护的时候,30厘米往往决定了是否会被摧毁。
  “斯特赖克”和BTR-80/90一样,采用装甲钢车体和全焊接车身,可以加挂反应装甲。加挂装甲后车身可以抵抗20毫米机关炮的杀伤,但重量超过了20吨。所以,在伊拉克服役的“斯特赖克”旅在面对反美武装漫天飞舞的RPG时采用了“挂帘子”的做法:为车体加装了防破片栅格(格栅装甲),格栅装甲和车体之间距离为0.4米,当RPG弹头击中格栅即被引爆,0.4米的间隙可以消解大部分杀伤力,从而避免伤及车体。实战表明,这一措施非常奏效,尽管“斯特赖克”在巷战中频频遭到RPG的攻击,但很少因此受到严重损坏。
  使用成本“斯特赖克”和所有的美国兵器一样,具备了两项美系武器的特点――“性能优异,价格高昂”,单车的采购费已经是不菲,何况车上的一堆数据链、系统和应用软件。更要命的是,通讯网络的架设和后勤维护又要花上一大笔银子。而且,除了美国人,没人能有机会使用这种新型的武器系统――现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出口。
  相对于“斯特赖克”高昂的价格,BTR-80/90则义无反顾地继承了苏式武器的优良作风――“价格便宜,量又足”。在近几年俄罗斯经济回暖的情况下,俄军自然对这种新式战车感兴趣。而且,对于俄罗斯的武器出口行业来说,较低的技术含量决定了采购门槛的降低,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资金相对不充足的国家武装力量,BTR-80/90无疑具 有更大的诱惑力。
  
  两场战争,两种理念
  
  俄罗斯虽为BTR-80/90配备了足够强大的火力,但自前苏联时代起,除非情况危急,“伊万”们从来没有单独使用装甲输送车作战的概念。现在俄军机械化部队和装甲师的配置依然是沿袭苏联的衣钵:主战坦克一步兵战车一装甲输送车“三套车”。在大纵深突击理论中,装甲输送车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主要的攻击力量。坦克是对付敌方的重装甲力量,步兵战车负责的是地方的轻装甲目标和支援坦克作战,装甲输送车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有限支援坦克和步兵战车,同时快速输送战斗人员,保证己方优势兵力在突击方向前沿的存在。运输才是装甲输送车最大的专长,这一点和轮式步兵战车不同。所以直到苏联解体之前,BTR系列装甲输送车都没有太多地强调火力,而是注重防护和全地形通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旦与北约开战,数以万计的装甲洪流能够快速而致命地横扫欧陆平原。俄罗斯陆地武器的设计理念就是这样:单一而高效(苏联海军的舰艇设计思路则相反,恨不得能让一种舰艇完成任何用途,这一点在“基辅”级航母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好景不长,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陆军继阿富汗战争后又一次吞下了苦果,这一次,地点在车臣。
  对于城市攻坚战来说,大纵深突击理论完全派不上用场,在曾经的步兵地狱――斯大林格勒,重装甲集群完全没派上用场。时隔50年,俄军完全忘记了当时他们怎样得到的胜利女神的微笑。于是,在车臣,悲剧再次上演了。1994年战争爆发头几天,俄军每天阵亡减员已经超过100人,到2月9日已经阵亡了1100人,另有数百人失踪。重型装备在车臣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装甲车队等进入车臣的村庄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随后的格罗兹尼巷战中地雷、RPG和随处可见的冷枪,使格罗兹尼真真正正地成为了炼狱。
  车臣战争后,俄罗斯武器设计师吸取教训,开始着手从火力和防护性两方面对现有装甲输送车进行改进,他们在防止反坦克地雷和火箭弹的有效杀伤方面不遗余力。在车臣巷战中,敌方经常依靠建筑物和废墟掩护,而装甲输送车在没有坦克、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对敌方进行火力压制的情况下,自身的武器系统火力不足,无法有效压制敌方火力并为己方步兵提供火力掩护。因此,俄军非常重视对BTR-80/90进行火力提升,以至于现在改进后的BTR系列装甲输送车拥有了接近BMP步兵战车的火力。
  2008年的南奥塞梯冲突为BTR系装甲车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展示机会,格鲁吉亚攻击南奥塞梯后,俄军发动了反攻,大量的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长驱直入,为世人展示着俄罗斯的强硬决心。同时,这场微型“闪电战”也似乎成了大纵深突击理论的“回光返照”,当俄罗斯官兵坐着装甲车向第比利斯挺进时,他们脸上的微笑似乎表明了机械化战争的垂暮。
  在伊拉克战争开始时,几乎所有国家都等待着看俄罗斯的巷战泥潭在美国人身上重演,然而同样是轻型装甲车,“斯特赖克”在伊拉克的表现令人跌破了眼镜!
  2003年10月,300余辆“斯特赖克”随第2步兵师第3旅在伊拉克登场,首先被部署到反美武装最活跃的逊尼三角地带。美国陆军认为,反美武装习惯采用“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而这种游击战术对于“斯特赖克”的高机动性来说非常适应。第2步兵9币第3旅进入逊尼三角地带后不久,就与反美武装发生了遭遇战。12月15日,该部一支部队在巡逻时发现一群鸽子飞向天空,片刻之后就遭到IED(简易爆炸装置)、火箭筒和迫击炮的连续袭击。稳住阵脚后,这支部队兵分两路,一支车队高速冲向伏击地点,然后由步兵下车搜寻和攻击敌人,另一支车队则在附近利用侦察设备监视战场,并利用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提供火力掩护。在这次战斗中,美军称打死了11名反美武装人员而没有损失一名士兵,“斯特赖克”也无损坏――有了一个极好的亮相!此后,第2步兵师第3旅在伊拉克各地辗转作战,消灭和俘虏了大量反美武装人员,“斯特赖克”凭借速度和低噪声,赢得了“幽灵骑士”的美誉。
  同样是城市作战,“斯特赖克”虽然也频频传出被击毁的消息,但是比起BTR来好的不是一星半点,莫非上帝真的保佑美利坚?还是“斯特赖克”拥有魔法般的力量?实际上,“斯特赖克”最大的王牌不是它的MGS火炮系统,也不是车族化的通用底盘,令“斯特赖克”在世界装甲车族独占鳌头的不是他物,而是车内整合的FBCB2数字化战斗信息系统!使用该数字化战斗系统,车长和车辆搭载的步兵班能够迅速而直观地感受即时战场数据,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依靠嘈杂的无线电和过时的命令来传递战场信息,而且,这套系统本身是美军战场信息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车辆之间可以通过通用数据链迅速地共享战场信息。
  与俄罗斯人的理念不同,美国人通过“斯特赖克”把装甲车从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身后直接推到了前台,昔日的配角今天摇身一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巨星!“斯特赖克”18吨的体重和看上去绝对没有坦克皮实的装甲使人们对它能否担当重任产生极度怀疑,但“斯特赖克”完全不在意这一点,因为它完成的是坦克的任务,使用的却不是坦克的手段。得益于战场信息系统和三军通用数据链,“斯特赖克”最擅长的是非直瞄火力和制导打击,以及无人机定位下的超视距作战,它注定不可能像“水柜同志”那样,喷着黑烟用自己的钢铁履带轰隆轰隆地向敌人冲锋。它可以慢慢悠悠地和敌人进行非接触作战,利用无人载具和传感器的信息对敌方目标进行非接触的超视距杀伤。
  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的BTR系装甲输送车在车臣战争中屡遭击毁,而“斯特赖克”在伊拉克捷报频传的原因。BTR-80/90输给“斯特赖克”的不是火力,不是防护,不是机动性,而是战场上信息的感知能力、传输能力、共享能力。不过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因为两国之间军事理论的区别命中注定了这二者之间的使命不同。
  
  结语
  
  当“伊万”固执地把装甲输送车作为兵力输送工具时,美国人则开始了另一种思考,他们试图以此为基础,重新建立新世纪的陆军体系。美军要通过控制战场信息来控制战场,进而控制战争本身。如果说俄罗斯的装甲部队是沉重的铁锤,那么美国的次世代陆军则轻盈得像是死神的镰刀。
  BTR系列代表一个时代、一个血与火的时代、一个机械化大纵深的时代。大纵深的夕阳已经开始下山,陆军革命的曙光即将来临。但是,战神从来不打包票,尽管机械化的时代已显老迈,可是“斯特赖克”是否就真正代表未来陆军的发展方向呢?没人知道。也许,知道临界点在哪里的唯一方式就是超越过去,等到人类的战争机器完成新一轮进化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那种名为“斯特赖克”的武器,仅仅是晨曦的第一缕曙光罢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