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为了梦想,,“全立”以赴]全力以赴
 

[为了梦想,,“全立”以赴]全力以赴

发布时间:2019-04-18 04:28:59 影响了:

  他深深地热爱体育,不以偏概全,非常专业。  他知识的储存量,是年轻记者无法相比的。  他是业内体育综合类新闻的一流高手。  他是国内顶尖的综合体育研究专家。
  ——各大媒体著名体育记者对王全立的部分评价
  从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起,南通籍运动员纷纷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南通开始收获“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
  辉煌背后,我们不能遗忘这么一个人,他用敏锐眼光,专业素养,生动文字,为我们记录传递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体育讯息。他是南通《江海晚报》体育记者——王全立。
  “他深深地热爱体育,不以偏概全,非常专业。”
  CCTV-5著名解说员洪刚虽与王全立交往不深,但始终坚持如此中肯的评价。久已耳闻的大名,仅三四次仓促的见面,在数次阅读过他的文章后,洪刚便认定这个体育记者有着极高的体育新闻素养。
  对体育的热爱绝不是一时兴起。王全立第一次真正爱看体育新闻是在1978年至1979年之间,那时中国的报刊稀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母亲买回来的猪肉上包着份报纸,打开一看,是国家体育部门的机关报《体育报》(现改名为《中国体育报》),里面平时无法获知的体育资讯深深地吸引住王全立。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坚持订下每期《体育报》、《新体育》等体育报刊;每天必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注:每天有重大体育赛事播报);甚至厚着脸皮,端着凳子,跑到居委会的电视机前观看体育赛事直播。他说:“我就是喜欢看体育竞技,那种激烈的情感迸发,充满悬念的比赛过程,像一块磁铁般深深地吸引着我。”王全立和不少同学爱踢足球,每逢因规则理解不一出现纠纷,体育知识丰富的王全立总是成为最终意见的拍板者。
  1979年是中国体育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时隔20多年后重新进入奥运会大家庭。此后一两年,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频奏凯歌,“1981年乒乓球队在世乒赛囊括七金,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实现中国三大球重大突破;1982年世界杯体操赛上,李宁)勇夺6枚金牌;1983年至1984年,朱建华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4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 ……”虽然时隔已久,王全立回忆到当时的情景,仍然掩饰不住兴奋之意,“这些重大事件的具体年份甚至是月、日,以及运动员的成绩,我都倒背如流。”
  体育竞技的魅力让他无法自拔。本着天生对数字的敏感度,王全立开始有意无意地记录下各类大赛的关键数据,这一青少年时期形成的特点,让他在日后的体育记者工作中,带来了莫大的益处。
  王全立说:“国内很多著名运动员拿了多少世界冠军,中国不少项目在世界大赛取得哪些细节上的突破,前些年很少有人关注。在这方面,我借助新浪网、体坛周报等国内体育顶尖媒体填补了这些空白。这些在网络上均能搜索得到。”例如,郭晶晶是中国体坛夏季奥运会项目的多金王,但2009年世锦赛前她的世界冠军数一直没有准确的数据,因此媒体报道其成就时说法不一。为此王全立通过详尽的数据和令人信服的解析,为这一悬案画上句号。
  王全立对南通体育同样密切关注,不少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数据是他一一填补的:南通籍选手在世界三大赛先后85次获得世界冠军,2004年南通成为国内首个在近四届奥运会上届届夺金牌的地级市,葛菲、陈若琳先后成为江苏体育界多金王……这些精准的数据,迅速被各大媒体作为参考资料转载。
  说到体育记者的专业化,王全立多次为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纠错的故事有一定代表性。世界羽联每周要根据羽球选手近52周参加的国际比赛,从中选取10站最高积分进行排名。细心的王全立一直很关注这个排名榜,十分熟悉世界羽联计算积分的规则,并经常自己演算检验。2009年,他发现世界羽联的统计计算并不严密,前后两三个月逮到两三处谬误,遂为新浪网等媒体撰写了《超级赛夺冠积分不升反降?羽联摆乌龙30天后才发现》、《世界羽联排名第N次摆乌龙》等稿件,引起国际羽坛关注,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世界羽联官方网站也马上悄悄进行了更改。
  “他知识的储存量,是年轻记者无法相比的。”
  《新华日报》文体部副主任孙庆是国内顶尖体育评论员,与王全立同为《体坛周报》的撰稿人,互相仰慕10多年,可都未曾相见。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常熟世界杯跳水比赛时得遇,相见恨晚,这份友谊至今也已持续了六个年头。
  “王全立具备中年记者特有的稳重,拥有深厚的体育知识积淀,这是年轻记者无法相比的。这样全领域的专家,任何一家媒体只要找到王全立,就不愁拿不到好稿子。”作为同行,孙庆的一席话,让我们不得不追溯到王全立取得如此成绩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王全立不再止步于个人对体育赛事的爱好,开始向专业体育报刊球迷版投稿,后先后为《南通日报》、《江海晚报》体育版面撰稿。1993年至1996年,王全立已是《江海晚报》体育版骨干通讯员,这期间举行了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大赛,《江海晚报》专门为这些重要赛事开辟了专版,王全立撰写不少预测、人物特写、赛事介绍和分析等稿件,由于质量过硬,得到报社领导和读者们的充分肯定。
  “当年,是吴盈老师认可了我的能力,带我入行。”王全立提及至此,仍感激不已。他说:“那时的我,对于新闻稿件十分陌生,连稿件的导语都无从下手,他真的教会了我很多。”1996年底,《江海晚报》扩版,将原先合二为一的文化版和体育版分开,建立了文体部。当时的报社领导贾涛根、范计春等放权,让文体部主任吴盈招兵买马,吴盈钦点王全立,使其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员。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了充实自己,王全立订阅国内更多省市的体育报刊,并且利用一切机会获取自己需要的讯息。一次(1997年初),江苏一位负责足球的干部来南通参加体校结合的现场经验交流会,当时江苏足球掉入低谷,管理部门如何对策是读者普遍关注的新闻点。由于时间紧迫,王全立在驱车赶往各个体校、学校的路上与其进行交流,几次下来,王全立对江苏足球的近况有了大致了解,并完成了一篇优秀的稿件,获得领导的好评。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