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 怎样在数学课堂渗透素质教育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 怎样在数学课堂渗透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0:18 影响了: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主体作用 培养能力   一、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1.灵活选择教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好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讲授内容要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画龙点睛,适时启发点拨,使学生深入透彻理解,讲授时间要尽可能短,凡是经过指导学生理解的问题,老师就不要包办代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在练习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2.重视操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学习知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的本质联系。如教学十几的退位减法“12-9”时,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但面对此题却不易理解,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出12根(1捆又2根)小棒,再从1捆(10)里拿走9根,还剩1根,这一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从而引导学生把12分成10和2,从10里减去9得1,1加2就得3。这样,操作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操作中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独立探索,操作后适时脱离直观、口述操作过程,再现操作过程和结果,既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技能。
  3.要发挥民主,鼓励学生质疑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为学生创民主和谐的参与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善于发问,懂得发现和提出富有思考性及涉及本质的问题,其次,要让学生有质疑的时间和机会。最后指导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析疑、解疑。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关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概括、选择,再把必须在课堂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思考议论,对不同的见解进行争辩,直至疑难问题全部解决。
  二、锻炼意志,培养能力
  1.要有学习的决心
  下决心学习是以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法为前提。如用凑十法学习“9加几”的加法时要让学生详细说出计算过程:“9+5”因为9和1合成10,把5分成4和1,9加1得10,10加4得14,这是具体数的计算。这个算理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下决心掌握这一算理,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课件演示,简化缩短思维过程,直接得出9+5=14,从抽象到具体,即用规律进行计算。
  2.要树立学习的信心
  下了学习的决心之后,还要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必定完成学习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的信心,如教学“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时,由于学生已经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老师先出准备题,学生很快地说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此时问学生谁能想出一种方法很快算出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观察、思考,充满信心寻找出十几减8的规律。
  3.要有学习的恒心
  仅有学习的决心和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克服困难,简直到底的恒心,如在《教学大纲》中对口算教学有几种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训练,让学生树立口算的恒心,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坚持天天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