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生手工简单又漂亮_以手工来培养幼儿创新技能的操作策略
 

小学生手工简单又漂亮_以手工来培养幼儿创新技能的操作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2:11 影响了:

   [摘要]:开展幼儿手工创新探究活动,注重创设手工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手工创新主题,教师与幼儿共同搜集主题资料,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表现主题,采用多元评价,激励幼儿创新,对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手工 创新技能 幼儿
  
  教育界有一种共识,手工创作活动相对于其它活动而言,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为创新能力是由灵感和实施两个阶段构成的,而手工活动的构思和创作所表现的两个阶段恰恰与其相吻合。我们开展了幼儿手工创新探究活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手工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属于隐性课程,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以及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培养幼儿对手工创新探究活动的兴趣,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富有创新性的手工创作环境,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布置了手工角,悬挂、粘贴了各种手工作品,让幼儿充分欣赏手工作品的形式、造型,感知手工作品的语言。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努力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有手工作品特征的创新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手工活动的愿望,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师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发展。
  2.精神环境。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判断,建立民主平等的伙伴式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幼儿的时间支配权,留给他们自己活动的时间,尊重幼儿的动手权,不越俎代庖;尊重幼儿的发言权,允许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幼儿的建议权;尊重幼儿的作品权,民主、公正地评价幼儿作品等。教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创设安全自由、宽容理解、鼓励支持的精神环境。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手工创新主题
  
  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生成手工制作的主题,这样确定的主题,幼儿才能最乐于去表现。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直接交谈了解,可以向家长间接了解,还可以观察幼儿之间的言行来了解,从中发现可以选择的题目。如“房屋”的手工制作主题活动,主题设定的灵感来源于沙池中的活动。孩子们在沙池玩时,老师发现他们对各种建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师也参与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师生都认为“房屋”是值得研究制作的方案,于是确定了“房屋”的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三、搜集主题资料,发展创新人格
  
  当师生共同将感兴趣的事物生成手工制作的主题后,为了更深入、更生动地了解、表现创作主题,师生要根据主题去查阅各种资料,在分享搜集资料时,幼儿不仅对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又会发现、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作为继续探究的小主题,并引导幼儿通过不同途径继续深入寻找资料,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多角度的感受主题。如一次手工制作“鸟”的主题,孩子们搜集了大量有关鸟的资料,在分享搜集的资料时,一位孩子介绍说“鸟的翅膀最美了”,这一提议引起了大家的不同争议,孩子们为了找到满意的答案,有的来到书城,有的走入鸟市,有的走入鸟类展览馆,终于找到了“因为鸟的外形各有差异,所以有的鸟翅膀最美,如鹦鹉;有的鸟尾巴最美,如孔雀;有的鸟头上羽毛最美,如丹顶鹤;有的鸟嘴巴最美,如大鹈鹕……”不同的答案。通过搜集资料,不但丰富了幼儿关于鸟的知识,为幼儿手工制作创新鸟打下基础,而且搜集资料的过程,促进了幼儿创新人格的发展。
  
  四、大胆创新表现,培养创新能力
  
  当幼儿对创作的主题有了情感和知识的准备之后,就进入了大胆创新表现的过程,为了使幼儿的制作更独特、更富有新意,我积极鼓励幼儿自由恰当地选择材料,大胆表现主题。在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独特的构思、策略及设想,以便“幼儿的共同分享”。幼儿在运用材料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类似构思与实际表现不符、制作技能上的问题等,孩子们学会了从失败中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幼儿在制作“孔雀”时,有个小朋友选用有五个手指的手套做“孔雀”的尾巴,可是五个手指头张得太大了,小朋友便把手套的大拇指折了进去,可一会儿大拇指又出来了,并且感到四个手指做尾巴还不满意,他又把手套上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向后折叠并粘贴在一起,可过了一会儿又张开了,于是他拿起剪刀,剪掉了手套上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做出了满意的“孔雀”尾巴。孩子手工制作的这个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五、共同交流分享,体验创新快乐
  
  分享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作为完整儿童,学会与别人合作、分享,也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必要条件。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做出了各不相同、具有个人价值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时,教师要肯定每一位幼儿作品的长处和闪光点,对每位幼儿在独特性、创作性上的表现给予赞扬,并鼓励幼儿人人参与评价,积极主动发表看法,鼓励幼儿大胆讲出自己制作作品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或把自己制作的作品编成故事。如同样是羽毛球,为什么有的孩子用它做出了美丽的“孔雀”,有的孩子用它做出了“蝙蝠”。又同样是“孔雀”,为什么有的孩子是用一次性杯子做的,有的是用废旧手套做的。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孩子们不仅在创作技能、制作策略上有了借鉴、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
  
  六、采用多元评价,激励幼儿创新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创新,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幼儿通过手工活动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改变过去的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把评价和教学结合起来,评价的内容体现多元化,不仅只指向作品的完成情况,更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手工创作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的表现。鼓励孩子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做到评价能激励幼儿的探索与创新,张扬孩子的个性。我们在评价中采用了具有多元化、综合性的“档案评估法”,它兼容了多种评价方法,如谈话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等。在孩子的发展档案里,有孩子的作品册、教师的观察记录、谈话记录、问卷和创新素质发展的评估情况等。它呈现了孩子在手工活动中的学习历史,代表了每个孩子努力的程度和有形的成就。教师通过对幼儿发展档案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幼儿兴趣发展的情况,并由此来调整和制定下一阶段的手工教育活动内容。
  总之,幼儿手工创新探究活动的关键,是要创设易于激发幼儿创新意识的环境,重要的是要在搜集创新资料和确定创新主题中,促进幼儿创新人格特征的形成。特别要注意在创新过程中,进行正确指导和积极评价以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在幼儿创新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幼儿再创新并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