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转变研究】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经验
 

【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转变研究】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经验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6:13 影响了: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索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对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技和管理创新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科研项目组织管理 课题制 管理模式
  
  面对传统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国实行了以“单位”为核心的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到以“课题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但是,随着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的增强和发展,课题制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缺陷。因此,探讨“课题制”下适合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并具有现实性。
  一、课题制管理模式的背景及发展
  所谓课题制是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来进行课题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课题制”。课题制管理模式给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带来了的第一个春天。但时隔12年,课题制管理模式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地暴露出来。
  2009年,针对科研经费问题,我国专门实行了一项试点改革。即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可以在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中列支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由试点单位统筹管理和使用,但成效不大。各高校在坚持课题制管理模式的同时,再进行创新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二、高校科研组织项目管理的目标
  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管理高校的科研项目,最优化地使用科研资源,最大化地促进科研成果的研发。为了使得本校的科研项目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特色化,本文认为其目标主要有两个:
  1.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得科研真正能向社会体现了它的实在价值;
  2.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R&D的投入更加合理化。
  三、宏观角度“三议”高校科研组织项目管理的转变
  针对高校科研组织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全成本管理模式、风险探讨、经费管理、定额经费管理、团队管理等。此外,还在一定范围内逐步试行了公开招标、科学基金制、合同制、同行评议等改革措施。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宏观分析高校科研组织项目管理。
  1.R&D经费投入强度及其结构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课题项目的多样化,国家对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相比,我国对高校的科研项目财政支持的力度还是明显较弱。此外,政府拨给高校的经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R&D的投入没有得到合理化利用,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不协调,需要财政支持的项目因为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被耽搁。这些是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转变措施如下:
  (1)各高校必须进行费用的宏观合理配置;
  (2)对科研项目组织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3)按课题类别不同,建立各自的专款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经费有效使用率。
  2.不差钱,就缺人
  针对“不差钱,就缺人”可以对科研项目组织管理人员实行以下方法:
  (1)“学科阶梯化”结构组织管理。人员阶梯化结构,即针对一个立项项目,组成专门的人员队伍,学科梯队应由学科带头人、重点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生4个层次组成。这样既可以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指引年轻教师与学生进入科研领域进行学习研究。
  (2)实施相应的内在激励管理机制。课题制面临着难以培养学术大师,难以产生精品成果的问题,并逐步走向“工业化”投入产出的市场化模式。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内在激励管理机制不合理。
  3.泡沫经费
  泡沫经费,即名义上是用于科研事业,而实际上根本就是一种关系经费或者空头支票,成为与科技事业无关的套利行为。为了能使得科研项目得到合理的经济支持,可以实行以下措施:
  (1)切实加大科技的投入,压缩无效的泡沫经费以及关系经费,真正改善中国科技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2)建立计划管理与经费管理、课题立项与课题预算之间既分工协作、又相互制约的监督管理机制,
  (3)公开办事程序和审批决策程序,接受社会监督是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未来要走的路。
  以上是从宏观的角度,针对当今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只有同时保证科研经费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保证学科不会被政策扼杀和起到科研存在的真正效用。
  四、微观角度“四看”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
  针对科研项目课题制组织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从高校自身角度也可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1.立足本校特色,发挥生力军作用
  各个高校都有各自的学科和课题研究领域的强项。每个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办校特色。抓住本校的特色和亮点,把经费和精力运用到真正有竞争力和行业特色的项目和课题上,才能收到科研成果和效益。
  2.加强高校与企业联合,把高校融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中
  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推动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培育新兴产品,发挥高校社会智库的作用,大力建设和发展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新增新建技术转移中心和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在与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2009年,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建立高水平科研基地,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机制。
  3.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
  即加强双方研究资源的整合,在体制上打破围墙,在合作上做到“4个联合”“4个共享”。“4个联合”是指联合建立研究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进行技术攻关、联合召开国际学术会议;“4个共享”是指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图书情报互通;实现研究资源共享。
  4.更加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学校资源
  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组织模式是在“校―院―系”三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科研管理的权利逐级下放,在“校―院―系”这样的一个直线的模式中,高校人才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高校对职称、岗位、研究生招生名额、公用房等资源都要更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以便能够保证重点,实现突破和跨越发展。
  总之,面临我国科技“内忧外患”的局面,要使得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更上一层楼,我们不但要从宏观角度出发,也要结合微观层面对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组织管理实行“思变”。
  参考文献:
  [1]何明,李金林,韩晓.课题制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的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10).
  [2]刘辉.高等学校创新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3]于晓娜,张竟志.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探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