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我国职校学生就业能力技能要素研究等_怎么进入职校技能队
 

我国职校学生就业能力技能要素研究等_怎么进入职校技能队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3:48 影响了:

  我国职校学生就业能力技能要素研究      王霆在《教育与经济》杂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也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于以就业为导向”。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际劳动组织定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都从自身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对劳动者就业能力开展了研究,并以此作为指导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各国对就业能力的理解和模型研究中可以看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技能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的可变化的核心能力群,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劳动者满足就业需要知识、技能、态度三大要素。根据分析结果,作者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技能要素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技能要素18个子项中,调查样本总体上认为业务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业务操作能力是样本总体普遍认为最重要的一项就业技能,所选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各项。2.职业技术学校认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比较重要,而企事业用人单位则认为“倾听理解能力”、“推理运算能力”比较重要。此外,职业技术学校更强调学生在就业能力中对计划协调、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而企事业用人单位更强调业务操作、解决问题、学习、执行等能力。可以看出,目前企事业用人单位和职业技术学校对于学生就业能力中不同技能子项的关注程度是有较大差异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徐涵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07年第34期撰文指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的要求,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enner教授和他的团队――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提出后迅速被德国的学术界所认同,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产生的背景分析,首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传统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弊端,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越来越脱离生产实际,引起了广大企业界、经济界的不满。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由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多层管理向扁平化的知识管理转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由传统对资源的占有转为对知识的占有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变化下,企业对员工,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经济界的需求,作为培训人才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来看,其指导思想是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其教学内容是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开发是以资格研究转向职业科学的劳动研究;其教学方式是行动导向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一思想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学科体系职教模式,建构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对我国制造业职业教育创新
  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赵志群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制造业发展是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技术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要想逐步缩小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必须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绩效水平,其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这对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转变观念,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职业教育是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制造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中国现阶段具有更特殊的意义,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由于制造业吸纳了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制造业职业教育成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二、统筹规划,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与协调。职业教育是一项极具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制造业职业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战备意义。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应完善职业教育的立法和管理,构建包含职业院校教育和各种培训在内的,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统一的、多元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既为学龄人口提供正规院校教育,也为劳动年龄人口提供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这是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应加强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统筹辖区内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应从长远保护全社会和普通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应引导广大青年改变升学至上、文凭至上的观念,通过改变招生政策等措施,吸引优秀青年就读制造类相关专业。四、增加投入,建立公平合理的投入和收费政策。建立稳定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是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未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11.53%下降到2004年的6.64%,不到10年下降了近一半,这与职业教育所承担的提供经济发展基础和实现社会基本公平的战略任务极不相称。五、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多方参与和支持,特别是经济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尽管功能不同,但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的体制下,应鼓励行业和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职业教育工作中来,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多方投入的多元办学体制和多种培养培训模式。六、资源整合,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益和质量。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的设置对硬件投入要求较高,我国目前存在资金绝对投入不足和重复投入效益低下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多数职业院校制造类专业缺乏足够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又存在专业设置一哄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资金等资源限制,职业院校不可能仅靠通过购买设备和扩大规模等外延方式发展,而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如吸纳社会资源和优化配置等。可尝试建立社会化的质量评价机制,由中介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建立促进区域、行业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七、加强管理,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应建立国家统一的、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证书和文凭体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和衔接,使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建立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具有同等地位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建立国家职业资格与学历学位体系相对应、等值的资格和证书体系,建立健全由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non-formal)、无一定形式的教育(informal)相结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议继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鉴定制度,建立严肃、严格的考核和证书发放制度,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建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招收新职工,让未能考取高校的普高毕业与职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差别,从而鼓励初中生不再盲目报考普高,促使教育资源分配和学生流向趋于合理。八、健全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给相关专业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职业教育院校教师队伍的水平。应当完善法规和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建议选择条件好的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和高职专院校共同组建新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网络,并适当延长学制,在教师教育中实现学术、技能和教师教育的优势互补,为职业教育教师实现国际普遍倡导的“职业化(professionalisation)奠定基础。”建立完善的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制度。九、建立多层次的职业院校服务管理体系。应建立健全各级职业教育研究和服务机构,研究解决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为职业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的技术指导,为学生成才与就业提供职业指导,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建议和咨询。这些研究、咨询和服务机构的工作涉及职业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帮助解决一些政府机构不好或不便于解决的问题,如协调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与企业、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等各方观点的利益等。
  
  关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定位的思考
  
  李振陆在《江苏高教》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旨在通过示范性高职立项建设院校进行综合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如何建设,关键在于建设目标的定位。建设目标的定位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文件精神,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的职教理念,结合建设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定位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按提高综合实力的要求建设学校。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高位启动,全面提升,从而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以及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以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二、按社会需求建设重点专业。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这一导向来建设重点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保护优势专业,合并相近专业,发展应用专业,挖掘新兴专业,构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充分体现行业特色的专业集群,建立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具弹性的教学系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扩展,及时调整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按健全人格目标培养学生。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目标定位时,要把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理念创新中最重要的方面,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将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和创优精神的“三创”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四、按职业岗位需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坚持实用、够用、管用的原则,要尽可能将专业课与实验、实训课合为一体,开发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适合学院自身办学条件的校本课程和讲义。不断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力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专业课教学应尽可能在教学工厂环境里进行,将教室与实验室、实习工厂合为一体,并且尽量按工作要求设置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五、按企业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设好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各专业还要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并且尽可能将这些基地建成学生进行生产实践、顶岗实习和教师进行科技协作的产学研基地,让学生接触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现代先进技术,真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六、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构建教学团队。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在方法上,应把价值认同作为师资聘用的重要条件,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师资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培训进修作为师资激励的重要措施,把专业带头人培养作为师资建设的突破口,以迅速提升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七、按工学结合模式开发项目课程。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十分必要利用学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项目课程的要求,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践,以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得到系统、严格的训练。八、按产学研结合密切校企合作。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应按产学研结合的要求,寻找机会多与企业合作,积极引进企业项目。
  
  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产品性质分析
  
  燕晓飞在《教育与经济》杂志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判定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产品的性质,可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该教育产品的提供责任,以及政府和个人家庭之间对于该类教育培训费用的支付责任。所谓产品性质,是指产品属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还是介于其间的“准公共产品”。作者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不足的现状与此认识密切相关。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指针对非正规就业者这一特定人群所进行的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直接目的,促进其自身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活动。劳动力素质,“是指以与劳动过程的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素质的总和以及劳动者的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因此,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强调培训的职业性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职业技能外的现代生活观念、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目标,从而是一个既综合又有所侧重的概念。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更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性”产品。首先,从产品性质划分标准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具有更多的公共属性。1.外部性特征强弱是判定教育产品公共属性多寡的主要因素。2.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具有较高的外部经济效益。3.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同样具有较高的外部非经济收益。其次,从教育费用分担原则上分析,强化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公共产品属性。第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从理论上提升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公共属性。总之,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产品是一种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性”产品,这种性质决定了市场不能保证该教育产品的供求均衡。因此,政府应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通过直接提供教育培训产品,或者运用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等手段,使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实现均衡。
  
  1997年以后英国终身学习的政策及实践
  
  刘建伟、李家永在《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英国是成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英国的终身学习也因此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与终身教育并列的概念――终身学习。自此,许多国家出台了专门的终身学习政策,把终身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来推行。作为成人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英国也于1997年迎来了终身学习的大发展时期。1997年6月,工党接受了继续教育投资委员会(FEFC)的肯尼迪报告《学习工程:扩大继续教育机会》,提出创造一个自我延续(self-perpetuating society)的学习化社会,把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学习政策的中心问题。同月,教育和就业部成立国家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顾问小组(NAGCELL),为政府出台终身学习绿皮书做准备。1997年7月工党接受了全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的迪尔林报告《学习化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终身学习,英国社会应该成为学习化社会。1997年11月该小组发表了弗莱尔报告《21世纪的学习》。1998年2月,教育和就业部发布绿皮书《学习的时代:新英国的复兴》,终身学习成为英国政府重要的教育议程。英国政府对终身学习概念的一般表述并无异议,也提倡贯穿一生的学习,主张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但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来讲,一、英国的“终身学习”有其特殊的内涵。(一)聚焦16岁后的学习(post-16 learning)。英国的终身学习政策以16岁后学生的学习为主,对于这一点的强调是从终身学习绿皮书《学习的时代》开始的。(二)发展技能,提高就业力和经济竞争力。不管是肯尼迪报告、迪尔林报告还是终身学习绿皮书,“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词语频频出现在报告中,这表明英国政府将提高就业力和经济竞争力看作是很重要的目标。(三)公平、平等和全纳。对公平、平等和全纳等社会目标的反复强调是1997年以后英国终身学习政策的特征之一。从1997年以后英国政府开展的终身学习实践来看,在技能策略上,1.生活技能策略(skills for life)――打造成人就业和生活的技能基础。2001年,教育和技能部启动了“生活技能”国家策略,以提高成人的读写、计算和语言能力。它旨在使成人具备找到并保持工作以及充分参与到社会中的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英国的经济发展。生活技能策略秉承平等和全纳的原则,优先考虑失业者、犯人、难民等弱势群体。2.现代学徒制度(Modern Apprenticeships)――提高青少年的专门技能。现代学徒制度是英国终身学习技能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徒制旨在向企业管理、制造、建筑和工程等近100个企业部门输送更多的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度通过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为年轻人提供开始职业生涯的机会。二、信息、建议和指导体系。英国终身学习的项目繁多,资格体系也很复杂。如果想让学习者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给学习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在英国的政策文件中对这一服务的表述是“信息、建议和指导”(information, advice and guidance)。英国的信息、建议和指导体系很复杂,有很多不同的机构提供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学习指导和联系服务。(一)工业大学和学习指导(UFI & Learndirect)服务。工业大学有限公司(Ufi limited)是由政府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而创建的。(二)联系服务(Connexions)。2001年4月,教育和技能部引入了新的服务――“联系”。这是政府针对英格兰13~19岁的年轻人的支持服务,同时也面向19~25岁有学习障碍者和残疾人。这一服务旨在为青少年提供综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去除学习障碍,从而使他们平稳地向成年期和工作过渡。三、经济支持。(一)个人学习账户(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s)。《学习的时代:新英国的复兴》提出设立个人学习账户,鼓励人们进行学习。(二)工会学习基金。1998年,为了实现政府创建学习化社会的目标,政府设立了“工会学习基金”,用来促进在职学习。从英国终身学习政策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一、终身学习不等于技能学习。英国政府采取技能策略来实现终身学习的做法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所谓“终身”学习,应当是全民参与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并贯穿个体一生的学习。这种学习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赋予学习者的学习权利。二、教育平等问题。2005年,英国政府专门出台了针对14~19岁青少年的《14~19教育和技能》白皮书。这种强调青少年技能学习的做法是以牺牲“成人”的学习机会为代价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