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实心球体验教学应把握的两个要素] 论牢牢把握八要素
 

[实心球体验教学应把握的两个要素] 论牢牢把握八要素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4:34 影响了: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是全身协调一致的投掷的典型练习,为了能使实心球抛得更远。就必须依次完成充分蹬地(下肢力量)、躯干由背弓到前倾的动作(躯干力量)和手臂由后向前的挥摆(上肢力量),自下而上地快速协调用力,将球向前上方抛出。如何让学生理解身体(腿部、腰部、手臂)协调用力,并做到身体协调用力?我们一般常用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坐着、跪着和站着做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达到逐步感悟的目标,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值得研究。前不久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课,两种体验式教学带来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课例1】
  
  1 师:同学们,请大家坐在垫子上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预备――。开始――(学生们按照要求快速抛球和捡球,练习两次,而后用相同的方法依次练习垫子上跪着和站着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
  2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体验了坐着、跪着和站着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有什么感受呀?先在小组讨论感受再全班交流。(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选择部分好的学生全班交流)
  3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最容易发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请认真听和看老师讲解和示范。(学生们看示范后练习)
  
  【课例2】
  
  1 师:同学们,我们在体质健康测试中都测过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对不对?不过老师一直有一个困惑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愿不愿意呀?(学生们情绪高涨,都表示愿意)为什么国家将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作为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什么不把坐着和跪着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作为测试项目呢?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吗?下面我们将这三种投掷各用力练习两次,仔细体会一下各自的不同用力的感受,练习完回答,好不好?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依次练习,而后组织各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学生除了说三种投掷的远度不同,更多说出了用力的部位不同,不少组在教师的追问下得出了作为测试项目的话。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锻炼价值更全面的答案。)
  2 师:既然原地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更能体现某一方面的身体素质,怎样将它的锻炼价值最大化呢?(多数学生都说要用力投)
  3 师:怎么用力呀?(出示小题板:①躯干由背弓到前倾的动作;②充分的蹬地;③手臂由后向前的挥摆)能不能通过看我的示范和自己练习的体会,帮我将这个用力顺序排一下呀?(学生们边看边思考,边练边思考)
  何谓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上述两个案例中都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取对不同的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原始经验,体现了体验学习行动性的特征,但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质量,例2要明显好于例1,仔细分析体验教学的基本特征,其关键应把握两个要素:
  1 目标和结果的不同。体验的价值,往往并不在于体验过程中获得某种有形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关注学生体验的态度与情感等。关注体验过程本身对学生态度与行为方式的价值。其目标定位不同则结果也势必有差异。课例1中教师给学生体验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站着双手头上投掷容易用力,纯粹是为了技能教学作一个过渡。目标比较直接。课例2中教师则将不同动作的投掷体验定位为锻炼价值的探寻。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身体和心灵的解放。学生们在练习中不断观察、思考和交流,目标的定位和结果的达成,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情境和氛围的不同。体验教学就是要创造出各种情境和条件,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体的主动发展。我认为体验教学情境创设要注重连续递进性:首先。开始要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课例1中教师直接让学生进行三种姿势的投掷,忽视了体验情境的创设,学生练习时显得比较被动和盲目:其次,随着体验学习的深入,要让学生进入新的情境中体验、运用解决问题。课例2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三种姿势的投掷之后。围绕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核心技术动作。教师又创设了排序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和练习中继续体验学习,进一步理解身体协调用力,并真正做到身体协调用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