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学】语文新课程理念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学】语文新课程理念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2:58 影响了: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我们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务必在教学实施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改革教学模式。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注重新的教学观念――创新
  伴随着整个新课程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的观念也需要创新。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注入活水,它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只有实行了创新教育,才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的教学观念。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和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自始至终由教师一人主宰、一言堂贯穿,提问自然成了教师的专职首项,回答才是学生的必须义务。久而久之,学生禁锢在那种固定模式下,拘泥于那种传统的固定框架,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教师因循守旧,学生墨守陈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加之师道尊严,何谈发挥个性与改革创新呢?因此,我们务必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元化的经典传承,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多探究。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尝试,反复研究,多方探索,认真总结,快出成果。要让学生在观念上完全从“学答”到“学问”方面彻底转变,让真正的新型教学法发扬光大,走进语文大课堂;让所有的学生会学、会说、会问、会写,让所有的学生变得勤于学习,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创新。
  ◎注重新的教学方法――改革
  更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只有全面了解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一步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案,打造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实施新的创新教学法,采纳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为主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才能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没有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只当作注射器,学生便是被动接收的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立即改革。教师的语文常规教学以五大块即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习以为常了,多少年来“穿旧鞋,走老路”,旧调重弹至今,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毫无关系,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更没有注入创新因素,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师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训练则更是苍白无力。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学生创新意识大展宏图,大显身手。因此,改革教学方法须首当其冲,迫在眉睫。
  ◎注重新的教学模式――尝试
  传统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的教学模式一直在延续。而今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又添加了现代化多媒体课件卷入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确为我们的新课堂增色不少,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枯燥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们坐进多媒体教室尝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加之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景观、靓丽的风采、奇妙的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灵敏地激起学生极其浓厚的学习情趣,进而激发了他们对知识接受与创新的强烈欲望,明显地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大地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创新、乐于创新、敢于创新。
  语文的人文性教学策略也是比较实用可行的,效应明显,符合人性化教育,也符合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这也是我们改革教学模式的尝试,更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该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正是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新课程内容着眼于生活化,新课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而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地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新课程着眼于实际生活,突出语文实践,体现语文魅力之所在。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最好尝试。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新型的重大课题,也是个热门话题。语文教学更需要积极地实施创新教育来为其注入强大的活力,并推出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而适合我国实际的新型教学观念、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让这一次伟大的课程改革向着更加坚定正确、健康文明、辉煌灿烂的方向,浩浩荡荡地发展,发展,再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府谷县华阳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