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浅析李清照词《渔家傲》中的不屈生存意志】渔家傲李清照
 

【浅析李清照词《渔家傲》中的不屈生存意志】渔家傲李清照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9:39 影响了: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把婉约词的风格发挥到极致,被后世尊为婉约之宗。她留下的词作自然多以婉约见长,极具女性化,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那首被后世公认为写得高远飞扬的豪放词《渔家傲》。据说这是词人留下的唯一一首豪放词。全词内容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关于《渔家傲》的写作时间,一直以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李清照前期之作,另一种则认为它是词人南渡以后的作品。笔者认为《渔家傲》是后期作品。虽然每读此词,总会被词中所描绘的壮阔绚丽的意境所感动,被大鹏展翅的形象所鼓舞,被词人对理想执着的追求精神所打动,初看起来似乎摆脱了词人一贯的多愁善感的影子,只剩下了积极豪放的一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该词是一首记梦之作(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梦是愿望的达成”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必须借梦来叙述心底的愿望,那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苦闷至极。《渔家傲》正是这种苦闷之作,和作者的其他词作一样,也是词人生活处境和心境的自然流露。所不同的是该词以“记梦”方式展开,在梦境中尽情抒写历尽国破家亡、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后,孤独无依、不知所之的浓浓哀愁,也挥洒着不屈的生存意志。
  如果说词人写于后期的词作大多是直接抒写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深愁惨烈,那么这首《渔家傲》则是在此基础上披了一件梦的外衣,作者分明是把深愁惨烈潜藏在了壮阔高远的梦境里,在虚无缥缈中展示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不同于黑暗丑恶现实世界的人间仙境。
  那里没有难离、没有苦难、没有孤独、没有凄凉,有的只是美丽的天河、气派的天宫、公正严明而又慈爱的天帝、还有令人向往的海上仙山。晚年的词人身心交瘁,在经过一番又一番痛苦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的内心折磨之后,就有一种“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的冲动,索性任由自由不屈的灵魂颠簸着一叶小舟直驶向天帝的门前。
  那么,这叶小舟是如何在艰难地航行呢?全词通过梦中的物境、情境、仙境三个层次加以展示。
  开头两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首先用极精练的语言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壮阔画面:广阔的天空里翻滚着波浪一样的云霞,和早晨的雾气连接在一起,正显得曙色朦胧。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中汹涌的波涛真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而飘行其间千姿百态的云彩,就像行使在河中的千帆,摆动的姿势犹如在银河中旋转狂舞一般。
  这是梦中的物境,即词作所描述的表象环境。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巧妙地把天上银河与人间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星群想象成为挂满帆的航船。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滚滚、千帆竞渡的梦的境界,为词人上下颠簸的小舟蒙上一层虚无缥缈梦幻般的色彩。
  这里所描述的表象环境显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既是词人处境艰难的暗示,又是时代环境的折射。剥开虚无缥缈的梦的外衣,我们发现景物描写在这里已经成为了现实世界的一种投影。众所周知,靖康之变使原本生活幸福美满的李清照顷刻间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成为孤家寡人的李清照满怀惆怅,被迫独自辗转奔波于杭、越、金华间,晚年生活困苦凄凉可想而知。本来就多愁善感的女词人此时自然愁情深重。比之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在《武陵春》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见词愁之多、愁之重。这种愁在《渔家傲》中就幻化成天、云、雾连为一体的重重云雾,没有边际。景物描写又暗示词人前路茫茫,不知所之。而翻动的银河则是当时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随波飘转,艰难航行的帆,正是千千万万像作者一样无家可归、被迫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流徙奔波、苦苦挣扎着的真实再现,他们随时都有被巨浪吞没的危险。这哪里是一副美丽壮阔的画面,分明是一副难民逃亡图。
  然而,李清照毕竟不同于一般人,她既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自然有一股冲破现实束缚的强烈愿望。开头的物境描绘显然也透露出词人不屈的生存意志。事实上,词人虽然处境困顿、前途未卜,却仍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她的笔下,雾是晓雾,帆是舞动,不管晨雾如何迷茫、波涛多么汹涌、银河暗藏怎样凶险,一个“晓”字让人联想到晨曦初露,并萌发一种曙光在前的憧憬和向往。而一个“舞”字则使人感觉轻盈,动作优美洒脱,在星河欲转之际,能有这样一份镇定,读来真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大丈夫气概。作者正是乘坐其中一叶小舟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难怪有人说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
  总之,开头两句的物境描绘看似轻描淡写交代梦游的时间“天接云涛连晓雾”,点明当时的情形“星河欲转千帆舞”,用语明白如画,却意蕴丰厚,哀而不伤,张扬着积极昂扬的生活激情、不屈洒脱的生命体验,言外有无穷之意。
  如果说前面有意设置的梦中物境,让人从外部间接感受作者生活的艰难以及倔强不屈的个性,那么接下来则是对梦中情境的描绘。它直逼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袒露作者处境凄凉和命运抗争的不屈灵魂。
  再现表象的情感氛围,首先用“仿佛梦魂归帝所”一句勾连上下文。短短七个字写尽词人归帝所的艰辛和到达之后的无比欣慰。一个“归”字让人联想到词人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揭示出词人独自驾驶小舟穿云破雾,历尽艰险的唯一愿望:回家去,回到久别的亲人身边去。奔波的凄苦、思念的迫切终于使漂泊流浪的魂灵借梦的迷离到家了,虽然是“仿佛”,也足以让疲惫不堪的词人高兴,因为多年所受的辛酸和委屈总算可以在亲人面前一吐为快了。
  接着写梦中人物登场,描绘天帝和“我”的一场梦中对话,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勾勒出一副温情默默的画面。这里有两个层次,先是天帝的垂询。作者驾着和命运抗争的一叶小舟终于停泊在天帝门前,小舟上的作者果然受到了天帝的热情接待。“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天帝的殷勤垂询,自然牵动作者被苦难折磨得几近麻木的心灵,使得坚强倔强的女词人禁不住热泪盈眶。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晚景凄凉的李清照何尝不是如此?想到自己南渡以来孑然一身,其间为了生活所迫还受到再婚与离婚的打击,频频遭受世人冷眼,尝尽了人间白眼。禁不住悲从中来。身心遭受重创的女词人,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备受排挤与打击,何曾有人真正关心和问候?哪里有人肯听她诉说?常常是不得已只能一个人“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处境是何等凄凉!真正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所以,当天帝问她你要回到哪里去时,我们甚至可以想见词人受宠若惊,急于倾诉的模样和无处可去、彷徨无依的惶恐。承接“归何处”的自然是“我”的倾诉。这一层可说是作者无路可走的悲情叙述,从中既感受到词人极度苦闷,灵魂被压抑的痛苦,也突出表现了词人希望摆脱困境,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遥远,现在已到了日暮黄昏,还没有到达。前一句话借以说明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很辛苦,现在已到了晚年。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似乎还传来声声叹息。后一句紧接前文说明原因: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透过“谩有”这一沉重的字眼,我们感受到的正是词人空负才华、无路可走的悲哀。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更何况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满腹才华的女词人最终也摆脱不了旧式女子的悲惨命运。生性好强的词人在丈夫死后,为了生存也只有再嫁。遇人不淑、还惹得一身官司,身心遭受巨大的打击。而所有这些委屈和压抑在黑暗、没有出路的现实世界里是无法言说的,而诱导作者尽情宣泄的只有幻梦中的亲情。在倾诉的背后,我们也读到了作者内心的不甘。
  停泊的小舟还得前行,因为没到尽头的人生只能自己走完。结尾对仙境的向往,既是对天帝“归何处”的回答,也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追求精神。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漂零无依的女词人竟渴望借助万里鹏风把自己带入神仙世界。进一步突出天地之大居然没有词人立足之地的悲苦。一个“正”字让人感受到困境中的李清照不甘心在这种寂苦中沉默,正奋力抖落满身的忧郁和疲惫,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去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综上所述,全词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借助于物境、情境、仙境编制成的优美意境的描述,创造出了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在梦中作者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驾驶着一艘简陋的、用茅草编就的小舟硬是横渡了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像鹏鸟一样,乘风破浪,笔直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是一个杰出女性的吟唱,与伟大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追求精神如出一辙。难怪有人说李清照是“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晚清学者沈曾植《菌阁锁谈》)。
  总之,《渔家傲》是一首豪放词,它巧妙地采用以梦“造境”的形式,有意把活跃在作者心灵深处的主观愿望以梦幻的浪漫形式表现出来,于豪放中极尽婉转之能事,在梦境中既尽情挥洒着自己颠沛流离、孤独辗转之际无路可走、无人可诉、无法可想、无处可去的悲苦,也挥洒着不屈的生存意志。
  飘飘遥遥的“蓬舟”终于远离我们的视线,消失在梦的尽头。但愿历尽晚景凄凉的李清照真的在仙境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