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6:42 影响了:

  摘要: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激励功能,不利于教学评价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应该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精神状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行多元化的评价。
  关键词:教学评价 多元化 策略研究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往往侧重于选拔功能,过于注重学习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重课内知识的评价,却忽视了课外综合实践的评价。而且评价的方法和策略也过于简单化,往往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感受。这一系列的弊端伤害了学习的激情,也使教师教得很乏味很疲惫。因此,我们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的多元化,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实践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评价对象的成长发展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对语文教学评价往往是以总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方法,却忽视了对教学过程性的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仅凭几次的考试结果是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和语言掌握能力。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却不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兴趣、阅读速度、学习技巧、语言感悟等其他方面的能力。然而,这些传统的评价方法无法实现的检查,在过程性评价中确实很容易实现的。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引进过程性评价,使之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掌握情况。
  过程性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预习检查、课堂提问、随堂作业、实践应用、课外作业、分项测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的减轻学生学习和考试的压力,实现教学相长,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学评价对学习活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为此,我制定了过程性教学评价表:
  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然而,我们发现现有的教学评价往往重视“他评”,而作为教学评价主体的学生却陷入到了一种被动的旁观者境地,其评价主体的自我教育功能反而被冷落了。这种片面的评价模式,限制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最终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形成“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重新建立起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强大激励功能。
  同时,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对教学的评价时时刻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家长也是对这个主体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所以,我们在加强学生评价主体地位的同时,学校也应该和学生家长展开积极的互动,通过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反馈,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为此,我们建立了家长回馈意见表:
  三、提倡延时性评价,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落花生》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学生甲说:“我要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老师对其大加称赞:“你说的很好,人就应该和落花生一样,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呢?”本以为在自己的鼓励下会有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刚刚才举起的小手却都悄悄的降下了。老师都说出标准答案了,我们还说什么呢?我们的想法与老师的答案不一样哟。
  所谓的延时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研讨,并且在研讨过程中不立即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正面的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在讨论中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
  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注重灌输性和结果性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挖掘。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给以终结性的评价,直接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想法和思路,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灵感,使其变成只被动接受的教学客体。因此,为了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自由的思考空间,获得更有创意的想法和灵感,我们就应该引进延时性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足的体现。
  四、倡导鼓励性评价,把批评性评价转换为激励性的说法
  所谓的鼓励性评价,是指一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方面,其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开发、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其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鼓励性评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进行积极的、及时的、准确的评价,以此力争唤醒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求知欲望。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实践中,由于评价主体是小学生,其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性的教育和呵护,所以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选用适当的方式与方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应该避免出现过于严重的批评,以免对其造成心理伤害,使之不喜欢你这位老师,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大多数批评教育效果甚微,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多采用积极的鼓励性语言,倡导鼓励性评价,把批评性评价转换为激励性的说法,师生间产生融洽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引领着他们喜欢你这位教师,喜欢学习你教的这门课程。
  对于学生而言,每一次积极的评价都是为其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教育契机。所以教师应该慎重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这种鼓励性评价也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不能只停留在测试的最终成绩上,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与引导,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恰当及时的鼓励性评价。
  在鼓励性评价中教师要应该注重情感的投入,用温馨、真诚、及时的话对学生给予鼓励。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话语:“你的知识面真的很广阔!”“你的见解很独到、很不一般。”“回答错了没关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好!”“虽然你的答案还不成熟,但是你敢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勇气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这些真挚的鼓励性话语一定会使让胆怯的孩子举起他们的小手。教师的鼓励性话语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也是课堂活跃的生命。
  总之,正确的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与和谐的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最终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J],科教文汇,2006,(11),p55
  [2].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吴东范 时代呼唤语文评价的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5),P78
  [4].徐海鹰 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报2002,(6),P12-13
  [5].吴春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初探[J]学科教学探索2006,(6),P4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