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职中生语文阅读漫谈:语文漫谈
 

职中生语文阅读漫谈:语文漫谈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2:14 影响了:

   职中注重职业培训,对文化课的要求低,加之职中生本来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在这双重阻碍下,职中生要学好语文是很困难的。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尝试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认真调查,计划引导。在网络横行的今天,文本阅读越来越被大多数学生所忽视。笔者开学初曾作了简单的调查:只有少部分同学经常看课外书,23%的同学平均每两周去一次书店,8%的同学每周去一次书店,2%的同学很少去书店。对一些学生而言,游戏更重要,QQ更重要,看书没有时间。即使看,也只是上书店借阅言情小说,或手机下载各种网络小说,名著对他们而言是遥不可及。 好在大部分同学还喜欢看报刊杂志,所以我选了《读者》、《青年文摘》、《南方周末》等放在班上。这是一种浏览性阅读,是为大致了解读物内容而进行的阅读,因为趣味性浓,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每周我会组织一节课堂教学或举办讲座、专题,对有关的文章、重要的时事新闻等进行适当的点评,让学生谈谈个人看法,探讨社会价值,并留下一些思考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寻求答案的兴趣。另外,对认真阅读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使其他同学产生向往之心,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浏览性阅读,学生不但获取了各种信息,积累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初步判断读物的价值,这无疑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其次,学会倾听,走近学生。一部分职中学生其实语文基础很好,可由于偏科等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和普通高中失之交臂。他们潜意识里要求自己上进,可现实中却又无能为力。偶尔,他们也有表现突出的时候,期望能够得到肯定,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夸奖也可以。可惜,没有。所以他们习惯安静,看穿越小说,流连科技馆、博物馆。可是仍没有归属感,不知道人生该何去何从。没有鸿鹄之志,却又向往小资情调。其实,博览群书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汲取文化知识、丰富人生经验的手段?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包罗万象的阅读,正是求之不得。因为这部分同学理解力强,他们更容易有所得,只是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些都是杂书,读了也无用。著名的钢琴家傅聪先生说:“中国的教育太过功利,不去注重学科的外延。”可是如果教师对课外阅读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只重视职业技能,轻课外阅读,那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同学生一起阅读,和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再次,配合教材,适当推荐。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在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我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放在班上。老实说,这是一种冒险,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教育氛围中,大多数学生不会想读这本很直白的书,我也是大学才读到的。但对于美国中学生,这是必读书本。两周后,我看见书被翻旧的痕迹,很欣慰。至少,学生通过这本书对社会又多一份了解,我只是推荐,不强迫,但这本书确实有强大的吸引力。学习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我和学生一起欣赏海子的《海子诗全集》,这是普通人最纯粹的平凡而充实的理想。诗歌并非是他们理解的无病呻吟,也不是哗众取宠。海子笔下宁静自然的环境,平和博爱的胸怀,善良深情的祝福,荡涤他们青春躁动的心。每一学期我只推荐两本书,并且坚持互动阅读感受。学生很享受这样的沟通,我也觉得有收获。也许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和这些书没有直接利益关系,退却了功利性的阅读才是身心的愉悦。
  最后,放飞思绪,彰显个性。在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以后,我会在一学期的后半期建议一些善于写作的同学,就一些细节或话题写自己的心理感受,阐述自己的观点。先在百度上发贴,利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锻炼他们的胆量,提高自信;然后再向一些小报、杂志投稿,我要求学生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把要表达的东西写清楚,这是最重要的。课余时间我和他们花很多时间去看书、去想,然后让很多东西自己冒出来。我承认,这样的方式看起来很“浪费”,但真正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自己打开眼界,找到一种跟世界连接的方式。等他们进入社会,希望他们至少具备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强了,语文学习自然轻松愉快。
  总之,在语文阅读的世界里,学生可以感受文字的魅力,丰富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不应该只是单纯死读书掌握一些死的知识,而更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恰恰需要通过一些有价值的文字传达、感知、消化和融合。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