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爱心疏导,浪子回头金不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什么意思
 

【爱心疏导,浪子回头金不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6 03:52:07 影响了:

  摘 要 本个案通过对帮教对象――学困生王浩同学基本情况的分析,剖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措施,提出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因 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83-03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鼓励优等生冒尖,促使中间生争优,也要帮助学困生进步。在中职学校,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在智力因素和生理方面并无缺陷,但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困难的学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若不能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还会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部分学困生沦为青少年罪犯。因此,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把握学困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王浩便是这学困生中的一员。
  
  一、帮教个案基本情况
  在开学一个月后,王浩的父母通过熟人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王浩转到我校,插到我班学习。作为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触,半途转过来的学生,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往往是令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学校也有不成文的规定,对这些学生规定一个试读期,试读期内表现不好则予以退学。没过几天,王浩就原形毕露了:迟到、上课不带书、睡觉、做小动作、谈天、不交作业、不参加劳动、与任课老师顶撞、逃课上网、抽烟喝酒、赌博等等一系列问题。入学半个月发生两起打架事件,很快成为学校的名人。
  在这期间,我几乎天天找王浩谈话,但他始终对我有戒备心理和对抗情绪。任凭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声色俱厉地批评,都没用。把他逼急了,他就扔下这样一句话:“我又不要读书,是我爸爸硬要我来读的,你看我不顺眼,干脆把我开除得了。”有些好心的同事看到我为王浩同学教育问题伤脑筋且毫无成效时,建议我:“王浩整天阴着个脸,他的眼睛里对你有仇视的目光,你对他批评多了,他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趁他现在没有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前,上报到学生科,让他退学,请家长到校领回孩子,给班级学生来个‘杀鸡给猴看’,这样既整顿了班风,又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同事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上报到学生科,那一定会受到处分甚至勒令退学处理。这看起来是解决了矛盾,但实际上是回避矛盾,学困生总不能全都开除回家吧!虽然这样做我是轻松了,但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从挽救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教育,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来培养学困生。而目前王浩同学对我的教育置若罔闻,是因为他还没有信任我。这时如果老师放弃了他,那他以后可能真的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相信只要对他付出更多的爱心,教育引导方法得当,浪子也能回头。
  
   二、学困生形成的根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长期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往往是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学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中职学生心理上不成熟,做事易冲动,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学生意志力薄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还有的学生由于后天不努力,学习成绩总是处于下游,从而丧失自信心,在打击和挫折面前易于失望和消沉。
  (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娇纵、或失控、或棍棒教育。 一是过分的溺爱与娇惯, 生活上尽量满足,却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二是教育方法粗暴,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形成一种对抗心理。三是有些家长的思想觉悟低,行为不端正,使子女从小耳濡目染, 缺乏是非荣辱观念。四是家庭结构不健全,父母离异,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五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家长一心希望子女能胜过自己,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三)学校教育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是教师教法呆板,缺乏感染力,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造成两极分化。二是教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处理问题不公正。有些教师对优等生宠护有加,视学困生为包袱,甚至求全责备。三是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学生遇到困难、知识有缺陷,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帮助和指导等。四是压抑了学生的某些爱好、特长,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班主任因学生成绩差,而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
  (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低下,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是学困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些文化知识不多或者没有文化的人, 突然也暴富起来,知识贬值, 使一些鼠目寸光的人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还有社会上坏人教唆的影响。有的青少年学生由于结交了社会上的三教九流, 受他们的感染、怂恿,染上了不良习气。
  上述几方面是形成学困生的综合原因,但具体到每个学困生,其成因又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必须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通过对王浩同学成长经历的深入了解,找到了他目前状态的根源。王浩的父母原来在外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王浩,生活上过分溺爱,行为上疏于管教,学习上不过问,造成王浩是非观念模糊、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而父母发现这个问题后,恨铁不成钢,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某个水平,否则就横加指责。初中学校老师和原职校老师在对王浩管教无效后,彻底放弃了他,最终使王浩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对立、疑惧、矛盾等扭曲的心理。
  
  三、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一)点滴关爱,消除对抗
  学困生一般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情绪,与老师和同学在思想感情上有较大的距离,无法理解教师良苦用心,王浩就是这样。针对王浩对我的教育“油盐不进”的情况,我想得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师生感情。在和王浩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卫生习惯很差,座位底下垃圾成堆,课桌上凌乱不堪。我没有指责他卫生差,而是耐心地教他如何整理课桌,并帮他把垃圾扫掉。我在帮他时,他无动于衷地站在一旁,好像那张课桌不是他的。过了几天,他的座位又恢复原貌了,我于是又帮他整理。这样反复几次后,当我再去帮他时,他感到不好意思了,说:“老师,我自己来。”过了一段时间,他自己已能把课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当我经过他的课桌时,他朝我得意地笑了笑,看得出他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我也不失时机地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有一次,王浩向我请假,称人不舒服,要到寝室去休息。我摸了一下额头,并不烫。我就说:“是不是感冒了,老师陪你去校医务室看看吧。或者老师这儿有药,先拿去吃吧。”他急忙说:“不用了。我休息一下就好。”中午在食堂,碰到他同寝室的同学,才知道他连饭也没吃就回寝室休息了。我帮他买了一份饭菜,带上药去寝室看他。我给他泡好药,又让同学把饭菜端上来,没想到他还是拒绝了。后来他总算说出了原因:“我不想欠别人的人情。” 我又好气又好笑,诚恳地对他说:“你说老师和同学是别人吗?我们也相处了两个月,有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啊。再说我们要相处两年呢,是一种很难得的缘份啊。你要好好珍惜这情谊,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终于很不好意思地接过了我的药,吃下了同学端来的饭菜。教师的关爱、同学的情谊,让他感受到集体的爱,拉近师生、同学的距离,王浩同学的心扉慢慢敞开了。这段时间,王浩性格开朗了许多,对老师也不再有对抗情绪了,违纪现象也少了。
  (二)家校合力,共同教育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光靠班主任一人孤军奋战,难免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学困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才能加速学困生的转化。
  当王浩第一天来报名时,我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家长,并要求家长把号码留下,希望老师与家长之间能多联系。但二周过去了,王浩的家长从未主动打电话给我了解情况,甚至在这期间,王浩的妈妈来学校看王浩,也是匆匆来去,没有和我交流。后来我主动到王浩家里家访,和他父母、爷爷奶奶作了一次长谈,终于了解了原委――王浩的父母怕见班主任,总担心王浩突然被学校退学。王浩的父母在报到时对我撒谎了,王浩转到我校学习的真正原因是被原先的职校退学了。他们现在对王浩已经是无可奈何了,想管又管不了,管教稍严格点,王浩就会离家出走。通过长谈,王浩的父母明白了王浩之所以会变成今天的样子,与家庭教育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应尽起家长的责任,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共同把王浩教育好。后来我和王浩的家长每周固定用电话联系一次,对王浩的进步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当王浩有严重违纪行为时,我才请家长到校面对面交流,并且当着他的面一分为二的评价他,避免他产生逆反情绪。特别是王浩有进步时,老师、家长共同表扬,使他真正体会到家里父母关心,学校里老师帮助,自己不再是被冷落、歧视的对象,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不断要求进步。
  (三)培养自信,体验成功
  学困生生对批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自暴自弃,一旦听到表扬,他们则非常看重,会加倍地珍惜。
  王浩同学很爱面子,特别反感老师当众批评指责。但一旦受到老师的肯定或表扬时,就会喜形于色,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所以我就努力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当我得知王浩对象棋有兴趣时,就利用学校正在举办象棋比赛这一契机,鼓励他积极报名参加象棋比赛,结果取得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看到同学们投来的信任和鼓励的眼光,这名学生感到班级同学没有歧视自己,增强了改过的决心和信心。为了使王浩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让他多一点集体意识,我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干的工作,让他当体育用品的保管员。这样做使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多了,同学关系融洽了,而且增强了集体荣誉感。王浩觉得自己也能为班级做事了,在同学中他能抬起头来,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王浩积极报名参加3000米的长跑比赛,但长跑并不是他的强项。所以在比赛过程中,他跑得很吃力,虽然远远落在后面了,但还是咬牙跑完了全程。当他跑向终点时,全班同学用雷鸣般的掌声迎接他,大家都向他投去鼓励和赞许的眼光。我心中由衷地感到高兴,王浩已经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了。在运动会总结大会时,我对王浩的行为大力表扬,并鼓励他在学习中也应发扬这种拼搏精神。尽管王浩在卫生习惯上、纪律观念上和其它好的同学仍有较大的差距,但我还是看到了他的进步,并在班上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认识到“我也有优点,我是能进步的”。
  (四)激发兴趣,重塑自我
  学困生有时对学习兴趣也会热一阵儿,但不能稳定持久。此时可找准他们的其它动机,使这种动机和学习发生关系,从而激起学习的愿望。我最近发现王浩在练珠算时,像变了个人似的,很认真,有不会的地方还会主动向任课老师请教。通过和他的交流,我才知道他这么积极地练习打珠算,是为了当书报社的负责人。高年级学生即将离校,一些社团的负责人正在找接班人。书报社需对经营过程中的收支情况进行统计,需要懂财会知识和珠算好点的学生来当负责人。我抓住这个时机,鼓励他好好练习,尽量争取这个机会。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练习,王浩的珠算成绩突飞猛进,由原来的不会打,达到了现在的四级。最后他如愿地当上了书报社的负责人,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大增。同时我还带王浩参加了学校正在举办的就业招聘会,让他明白只有学好专业技能,将来才能出色地工作。我还帮他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业成绩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使他能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通过这种方式,王浩认识了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能按照职业的需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耐心教育,持之以恒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旧病复发,出现多次反复,是正常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要有耐心和恒心,“反复抓,抓反复”,使学困生能螺旋式不断前进。
  在对王浩的转化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多次的反复。那是一节课后,任课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了办公室,后面跟着王浩。任课老师声色俱厉地批评着,而王浩阴沉着脸,一副要与老师僵持到底的架式。我弄明白原委后,没有立刻批评他,等任课老师走后,耐心问:“你心里怎么想的,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王浩这时才开口了:“陈老师,我做人有自己的原则的。她不尊重我,我也不会尊重她的。”听了他这番话,我知道他又钻牛角尖了,不去想自己的问题,而老是指责老师对他的态度。我没有严厉地批评王浩,而是耐心地和他讲道理,最终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向老师道歉。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任课老师反映王浩上课精神不振,有时干脆睡着了。我通过同寝室同学,最终查清了原因。原来王浩最近几天都在晚上就寝后偷偷逃出去上网,白天自然没有精神了。老师们知道这个情况后,都纷纷劝我赶快准备材料上报到学生科去,让他退学。我后来和王浩进行过一次深入细致的交流,他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愿意接受校纪处罚,希望学校能再给予他学习的机会。作为老师,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但多年的恶习要他一下子改掉,也是不现实的。这时如果连老师也丧失对他的信心,缺乏耐心和恒心,那么他只会越来越差。我看到王浩追悔莫及、渴望得到理解和信任的目光,我决定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给他信心,给他时间,教给他方法,让他重新改正。在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支持下,王浩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新确立,行为习惯和学业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王浩同学转化的个案上,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困生,给予这些学生以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忌歧视、挖苦、讽刺、打击学困生,更不能把学困生拒之教育的门外。爱学生,就应学会宽容学生的过错,要耐心帮助、引导他们改正错误。班主任老师要做到对优等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改变对自己的评价,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前进的信心。对学困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对学困生付出更多的爱心,教育引导方法得当,浪子也能回头。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姜红升.将“后进生”提升为“后劲生”[J].中学教学参考,2010,(28).
  (责任编辑 刘 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