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吟低唱的解释 [浅吟轻唱古诗词]
 

浅吟低唱的解释 [浅吟轻唱古诗词]

发布时间:2019-02-13 03:46:35 影响了: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内容广泛、语言优美、表现丰富、内涵深刻,给人以思想的肩迪和美的享受,倍受人们赞赏与喜爱。而古诗词中借且草木抒情言志的可谓比比皆是:卓然的修竹、脱俗的芙蓉、高洁的青松、芬芳的桂花……无不被诗人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寓意深刻。草木在这些古诗词中的角色不同,但是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了解古诗词中的草木是深入理解古诗词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渠道,也是阅读古诗词的独特趣味所在。
  
  吟诵的对象
  
  在我国奇伟瑰丽的古诗词百花园里,有许多是借植物来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牡丹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是花中之王,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被视为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的象征。历代文人均称颂牡丹,尤其唐代以后,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有的反映了牡丹的美貌,赏花时的欢愉,如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疑向瑶台月下逢……”;又如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桂花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吟诗填词来描绘和赞美桂花。“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由宋代诗人吕声之所作,他称赞桂花是三秋期间的领衔花木,有着不凡的渊源(月中种)和异乎寻常的奇香(天际香)。“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桂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语言自然优美,短短二十个字,就把桂花的生态习性、物候期以及挺拔的主干、层叠的枝叶和稠密的花朵,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在《咏桂》诗中有“安知南山佳,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宋朱淑真的诗作“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则运用委婉、细腻的笔法,表达优美的客观事物和个人的内心世界。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日,正是桂花盛开之时,花好月圆是家人团聚和生活幸福美满的真实写照。
  周敦颐的一篇短短的《爱莲说》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其中描写莲花的那一段特别著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则是通过对春天柳树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大好春光的赞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写得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同时把垂柳小枝柔弱下垂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里。
  
  借物言情的平台
  
  借草木表达感情的古诗词,最著名的要数唐朝诗人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全诗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而是借用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红豆是常绿乔木,产于南方。结实后种子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其象征秉心赤诚,用以致赠心仪的异性,可表相思之意。后唐牛希济的词《生查子》有“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之句,以及《红豆词》中“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凄凉美艳,均表现出多愁善感的文人看红豆“不足红豆却是相思”的寄寓之情。当然,红豆树在我国有二十余种,其中十种的种子为鲜红色,都是古代诗文中的“红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诗中展示了重阳节阖家登山,发鬓间佩插茱萸,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情景。“佩插茱萸”勾起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历代以“茱萸”入诗的词句可谓多多,如田园诗人孟浩然诗“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李白诗“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杜甫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中所提茱萸又称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而不要误认为是山茱萸科植物,其气味香烈,九月九日前后成熟,颜色赤红,民俗以此日插茱萸以避邪。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素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雅号“解语花”。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对海棠花也是情有独钟,在她的不朽名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充分表达了对海棠花的喜爱:“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为花而喜、而悲、而醉、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柳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汉唐时赋予其特殊含义,由于柳与留同音,古人送别时也喜欢折柳相赠,以表达心中依依不舍之情。《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刚开始时,只有“灞桥之柳”才象征别情,后来凡是赠别即折柳表示离情,地点不再限于灞桥。所以,唐诗中经常出现柳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有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所说的杨柳实际指的是柳,据说“杨柳”一名系隋炀帝游汴渠两堤时,御笔钦赐堤岸上的垂柳姓杨,此后遂以杨柳并提。
  
  托物寄志的载体
  
  借植物表达志向和情感是我国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色。菊花就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由于菊花是在百花凋落的秋季盛开,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因此常作为不屈精神的象征。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对其情有独钟,借菊言志。如屈原的《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表明他不愿意随波逐流而能坚操其志。陶渊明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被后人广为传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诗句,体现了起义志士的决心和豪情。
  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一直以来深受我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宋代王安石有诗“墙脚数 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高迪安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为天下春”,都对其傲霜雪的坚强品质大加赞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成为千古绝唱。
  竹因其高直挺拔,冬夏常青,中空有节,质地坚硬等特征,被人们赋予“正直、坚贞、有骨气”等高贵品质。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骚窖慕竹、赏竹、咏竹、画竹,以竹象征气节,如郑板桥的咏竹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的高风亮节,令人愿与贤者居,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词。居家附近种竹,有“绿竹入幽径”、“苔色连深竹”等景观。在中国竹文化中,常把竹比作君子,“花中四君子”就包括梅、兰、竹、菊。当然,竹种类繁多,许多竹都寓有文化意蕴。由于毛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最广,所以,古诗词中提到的竹主要指毛竹。
  
  诗中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唐朝王昌龄的《采莲曲》是这方面的佳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里所提到的芙蓉就是莲科植物莲,莲以其用途广泛、形态优美、气质清新脱俗,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诗人用简短的四句话,就描绘出江南水乡采莲时美丽的劳动场面:采莲女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构思巧妙,匠心独具,创造出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唐代诗人戴叔伦山水诗语意清丽,风格秀美,其代表作《兰溪棹歌》更是脍炙人口:“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歌描写了弯月、柳树、河湾、桃花雨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使人想像到月挂柳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美丽情景。“桃花雨”指桃花开时的雨,就是春雨,它使人不仅想到桃花盛开的绚丽色彩,而且油然生出兰溪两岸桃花沐雨而开、落英顺水漂流的印象。将桃花和溪水联系起来,还蕴含着一种特殊文化意味的诗情。
  唐朝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用松林、明月、清泉就把山间秋色描绘得美丽如画,生动传神,不由得让人心向往之。
  诗词中有了植物,使其意境更悠远;植物进入诗词中,使其内涵更丰富。诵读这些意味深长的诗句,会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想,并能真切地感受到古人浪漫的情怀和人与自然永恒的缠绵。
  
  (责编 李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