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传统生死观与高校死亡教育的缺失] 传统生死观
 

[传统生死观与高校死亡教育的缺失] 传统生死观

发布时间:2019-02-26 04:24:27 影响了: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不足带来的主要问题,即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和迷信化应对及逃避。进而提出中国社会重生避死的传统生死观是造成以上问题的深层原因。最后,本文建议通过改造传统的生死观,在高校开展死亡哲学教育,进而为高校引入和改进生命教育创造条件。
  关键词生命教育 死亡教育 传统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教育的一部分。在中国,生命教育进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时间并不算长,形式也很不规范(王小珍,2008),当前中国高校的生命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禁忌和功利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刘香东,2008),死亡教育又是生命教育中最受忽视的一个内容。死亡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应对死亡事件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指出这一问题的同时,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问题――大学生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和迷信化应对与逃避
  
  在个体的成长中,除了在长辈亲人的葬礼上有机会看到和感受到死者的存在外,通常很少有机会再接触到死者。但是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的生活中,由于自杀、车祸、疾病等各种生命意外频繁出现,大学生接触死者的机会并不少见,并且这种接触更加突发和血腥,许多大学生在突然接触到死者的尸体时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阴影,对其正常的大学生活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笔者曾有耳闻,在某高校,出现意外死亡事件的一个寝室,连续几年没有一个同学愿意搬进去居住,这个寝室也成了学生眼中的“鬼屋”,周围寝室甚至有学生在身上佩带一种特殊的护身符,学校的辅导员多次做工作也无法说服这些学生。
  由于长期的科学宣传和示范,献血已经在青年人中普及,但是青年人自愿在死后捐献自己的活体器官的极少,除了宣传的不到位,在某种程上也是因为某些迷信观念的影响,青年人不能够把死亡当作一种自然的现象。
  生命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死亡教育,特别是如何应对死后状态的教育,如对死亡的判断、对突发死亡事件的应对、对尸体的接触和认知、如何在面对亲人死亡时进行情绪调适、某些与死有关的迷信观念的破除等等。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除了某些必须有此类接触的专业(如刑侦、医学)外,很少有学校请医院、殡仪馆的相关工作人员来介绍此类知识(在瑞典,小学生就常常被父母或者老师带到医院太平间接受死亡教育,大人会让学生摸着死者冰凉的手感知死亡),或通过其他方式主动向学生提供此类信息。这类话题无论在高校还是社会,都是一个绝对的禁忌。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死亡教育有许多负面的东西,并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没有必要。由于平时的禁忌性处理,许多大学生一旦在某种意外的环境下接触了死者,往往不知如何应对,对死亡的恐惧突增,这种恐惧很容易转化为负面的心理阴影,甚至形成或强化某种迷信思想。当前,由于死亡教育的欠缺,许多学校要么忽视学生在此类事件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要么只是事后处理,不愿意打破这些禁忌,提前进行教育干预。
  高校德育、哲学教育中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只是从道德和集体利益的角度谈论自我牺牲,很少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来谈论死亡,很少系统进行死亡价值观的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迷信,就是此类教育缺乏的产物。
  同时,对死亡的过度恐惧也导致我们对生命危险的无限放大和社会责任的逃避。当他人的生命出现危险时,死亡教育也要求我们能够见义勇为、主动面对这些危险。能够勇敢的面对生命中风险、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是死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面对危险时的自我牺牲,是一个公民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最高体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对自身生命的过度珍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危险的漠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因于死亡教育的缺失。
  
  2 原因――重死重丧而又忌讳言死的传统生死观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中,充满着一种执着的生命意识,儒、道、佛各家思想也都包含着生生不已,无限循环的主题,都强调和肯定生命的存在。对生的强调极大地影响着民族的性格和思维模式。“生生不已”使得我们的民族过多地执着于生,片面地否认和回避死亡,由此导致了中国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一种极为矛盾的心态,有学者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重死重丧而又忌讳言死的民族(郭于华,1992)。
  厚葬隆丧是几乎沿续了数千年的传统,直到今天,它也是中国人最为隆重,耗资最巨的礼仪之一。中国人对丧葬礼节、对死后世界的重视,隐含的是其回避死亡的心态。其中,对葬具、葬式的严格要求,对死者遗体的完整保存,都在表明我们想尽力回避死亡,想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自己的生命。保持死后身体的完整性来继续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再加上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古来就有“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训,因此,我们在推广火葬和遗体捐献上面临重重困难。前者还可以通过国家法令强制执行,但是后者由于只能依靠个人自愿,可以想见其效果会是如何。
  另一方面我们又是一个忌讳言死的民族,中国人对死亡避讳不仅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对死亡和与死相关事物的多种语言的避讳,还表现为自古缺少对死亡的哲学的、超验的探究(郭于华,1992)。儒家曾有言,“未知生,焉知死”,强调一种入世务实的生死观,很少去思索死后的世界,这种思想主导了整个思想界对死亡的态度,即回避死亡,关注现世。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也由此更多功利世俗的意味,而缺少精神上的超越与反思。在关于死亡的巨大疑问面前闭上眼睛,或者转过脸去,全身心地投入实在的现世人生,并不能消除死的困扰。缺乏学术的反思或系统化宗教力量的指引,大众只能通过迷信、死亡忌讳、丧葬仪式等非系统化、民间化的方式和智慧来应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陌生和恐惧。
  一直到今天,以上的传统生死观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死亡依旧是大众忌讳的话题,学术研究对之也缺乏应有的重视。中国社会的大部分人,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仍然是更多运用民间化的方式来应对死亡。再加上传统丧葬仪式的衰落,许多青年人对死亡的传统体验方式也不复存在了。由此,青年人对死亡更加陌生和忌讳,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死亡或死亡的风险,往往陷入极度的恐惧和迷信之中,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来有效应对,如大学生对死亡的某些迷信做法,对某些死亡风险的无限放大等等。
  同样,在这种生死观的影响下,许多人为了生存而一味地求生避死,“好死不如赖活”。由此,形成了一种委曲求全、明哲保身的民族性格。只要能够活下去,可以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放弃生命的尊严(郭于华,1992)。当前许多青年人社会责任感低下,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精神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类思想影响的结果。
  
  3 对策
  
  3.1 改造传统的生死观,在高校开展死亡哲学与人生观教育
  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人类的死亡焦虑可以说是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根本驱动力,死亡既是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须面临与处置的事件,因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应对死亡的方式。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对死亡的恐惧引到了对现存生命的关注上,发展出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生死观(郭于华,1992)。儒家舍生取义、崇尚道德教化和自我完善的德育思想,道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保健养生之道,佛家(禅宗)对心性修养、对人生完美的追求……等等这些传统的生命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备其现实的价值。传统生死观中的人本思想、乐观进取的精神与高校生命教育相结合,对于中和西方生命哲学中悲观主义的阴暗色彩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回避死亡,充满着乐观祥和的精神,缺乏悲剧意识和危机感,这也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巨大缺陷(郭于华,1992)。只有生,没有死的文化是不健全的。对民族来说,不能正视死亡的民族是心智不够成熟的民族,对于文化而言也是这样,一个成熟发达的文化应有完整的勘破生死的人生哲学。一个有着勃勃生机的文化,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直面死亡。因此,改造传统的生死观,就必须让我们的民族能够具备正视死亡的勇气和面对死亡的理性心态,让我们的文化能够关注超验的彼岸世界,具有一种由彼岸反思现世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引入更多地需要我们借鉴西方的生死观念。西方宗教思想中的原罪、末日审判和悲剧意识,人类学关于原始民族的生死观念的科学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死亡潜意识的探索,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对死亡的哲学反思……总体上这些来自西方的思想具有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生死观的气质和深度,对这些思想进行整理,并将之系统地引入高校的生命哲学教育中,对于弥补传统生死观的缺陷,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树立理性的死亡观念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高校开展死亡教育,通过在哲学上、思想上用死亡知识给学生“洗脑”, 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其敢于公开讨论死亡的话题, 采取不避讳、不逃避的态度, 正确面对生活中死亡现象的发生,解除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
  3.2 在高校开展死亡实务教育
  除了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之外,在高校的死亡教育中,与死亡相关的具体知识的教育也是必须的。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透过死亡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其内容应包括死亡知识教育与死亡规划教育这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指对死亡现象的认识,如与死亡相关的生理知识以及法律、医学知识的了解等。在高校,这些知识需要聘请相关的法医、殡仪馆工作人员通过课程讲座的形式来向大学生传授。后者即死亡规划教育,则包括个人的生死管理、悲伤辅导、临终关怀等。此类教育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让学生为自己写墓志铭、悼词;指导学生进行人生的死亡规划,心理调适等。死亡实务教育也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敢于利用各种机会去感受和体验死亡,如主动参加亲人的葬礼,清明节扫墓,参观殡仪馆等。
  当然,考虑到中国社会历来的死亡忌讳,死亡教育要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而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刘香东,2008)。可以先通过图片、文字、电影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地接受、熟悉各种死亡情景,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以了解其心理承受能力。然后再请在医院、殡仪馆工作的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对学生进行相关介绍,之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去具体地感受和体验这类死亡情境。
  
  参考文献
  [1] 刘香东.生命教育中的生死教育[J].中国健康,2008(8).
  [2] 吴顺领,蒋洪波.浅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由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 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7:11,184,19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