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储蓄率的影响因素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储蓄率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9-04-03 04:12:18 影响了:

  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储蓄率进入快速持续的上涨阶段。按照变化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的波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缓慢上升期(1978—1994)
  这一时期是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增长经历轻型化过程,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于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增大,全社会储蓄率增长缓慢,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型走势。
  (二)持续回落期(1995—2000)
  这一时期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由 “适度从紧”转向“积极”和“稳健”,全社会储蓄率呈现持续小幅滑落态势,由1995年的41.9%滑落至2000年的37.7%。
  (三)快速上扬期(2001—2010)
  这一时期我国进入了完备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阶段,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经济波动和引导社会投资,通过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相继股改和上市,可以看成是我国基本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全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储蓄率呈现持续快速上扬态势,由2001年的38.6%上升至2010年的52.6%。
  二、影响储蓄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储蓄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收入、理性预期、人口结构、福利体系,经济制度变迁等。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影响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经济体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变迁可以以1992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2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但考虑到政策的时滞性,本文以1995年作为两个阶段划分的界限。
  (二)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企业效益、个人收入增长以及政府财政收入都具有密切关系。在经济快速增长期,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以及个人收入的增加,往往呈现高储蓄和高投资并存的格局。图像显示(见图1)GDP增长与储蓄率变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储蓄率也随之快速上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DP和储蓄率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4。
  (三)人口结构变动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抚养比的上升将会减少私人储蓄,进而导致储蓄率下降。我国学者张学辉(2006)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即总抚养比的上升与储蓄率呈现反向变动关系。1995—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少儿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呈现上升趋势,总扶养比与少儿扶养比走势一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时期的储蓄率则呈现上升趋势。
  (四)存款利率水平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其作用在于它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引导市场主体做出增加或减少存款的决策。从理论上分析,存款利率提高会促进各项存款的增加。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1995年之前随着利率的提高,储蓄率上升,而1995年之后随着利率的下降储蓄率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78—1995年储蓄率和利率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3,而1996—2010年储蓄率和利率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13。
  (五)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对于储蓄的影响更多体现在跨时期消费的选择上。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由于我国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当期的储蓄意愿减弱,消费倾向上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储蓄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与上述理论分析一致。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根据影响储蓄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从4个方面选定如下指标:
  (二)模型构建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在接下来的建模中,本文将着重分析表中各变量对储蓄率的影响。
  2.储蓄率变化的静态均衡分析
  (1)通过Ganger两步法建立储蓄率影响因素模型:CXLt=0.72GDPRt+1.16CKLTt+6.25LFBt-0.15CPIt-8.51YEARt-0.27SFBt+μt
  t统计量:4.62 5.68 9.55 -1.71 -6.63 -4.22
  R2:0.97 D-W统计量:1.77
  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除CPI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对于储蓄率均有明显影响,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很高。对模型的残差项的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残差项是平稳序列,也表明上述模型反映的是各变量与储蓄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以及存款利率对于储蓄率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即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存款利率的提高都会推动储蓄率的提高;②经济体制的变迁对于降低储蓄率具有明显的作用,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确立后,对于消费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人口结构变动对于储蓄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少儿扶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二是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系,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激励增加储蓄, 并导致储蓄倾向上升,进一步推高储蓄率;④物价水平与储蓄率呈现反向变动关系,但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2)分阶段的储蓄率影响因素模型。由于经济制度的变迁对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本节中分两个阶段分析影响我国储蓄率的因素。为了便于比较,在这两个阶段的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相同的变量,主要研究存款利率和经济增长在不同阶段对于储蓄率的影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