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野蔬 沙地野蔬(三则)
 

野蔬 沙地野蔬(三则)

发布时间:2019-07-14 03:56:04 影响了:

  儿时的那些歌  凌晨睡不着,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默默地哼了几下,心想如果把它写出来,说不定还真会有人要听;但继而想下去,发现上世纪50年代在我们孩童时期,能想得起来的儿歌也真没几首;即使有,也多数是“被儿歌”。
  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是和三年级的“大”同学同教室复式上课的。令我们最高兴的是音乐课,因为只有在音乐课上,全教室才能唱“同一首歌”。记得第一堂音乐课,我们学唱的歌是“塘里一群鸭,水上叫嘎嘎,东一嘎,西一嘎,嘎嘎嘎嘎嘎。”因为歌词简单,曲调平直,我们一会儿就学会了,于是“塘里一群鸭”、“嘎嘎嘎嘎嘎”,全教室的同学都在扯着嗓子吼叫着,“东一嘎,西一嘎”,大家不亦乐乎。
  教室前面的操场是村里开会的场所,也是我们小学生配合形势练嗓子的好地方。记得有一次欢送新兵,我们唱的歌是“妈妈放宽心,妈妈别担忧,光荣服兵役,离别三五秋。门前种棵小桃树,转眼过墙头,桃树结了桃,回来把桃收。”虽然歌词里讲的是大人们的事,但基本上通俗易懂,所以我们唱得都很起劲。至于多数同学将歌词里的“别担忧”唱成了“扁担有”,大人们听了都一笑了之,没有人会去计较稚音中的细枝末节。
  “***”时我们正在读小学中高年级。当时人们确信“共产主义就在眼前”,上级要求社员拆掉家里代表“小农经济”的泥灶,把粮食都集中到生产队办“食堂制”,鼓励大家“鼓足干劲生产,敞开肚皮吃饭”。那时学校里传唱的一首歌告诉大家“那里呀吃饭呀不要钱,人民公社办得好,吃饭呀就是呀不要钱”。但记得这首歌没唱成几时,天灾人祸来了。干饭吃不成了,改吃薄粥;薄粥吃不成了,改吃玉米壳子淀粉粥,再加上红萝卜叶和糖甜菜汤。肚皮瘪了,小学毕业了,儿歌离我也渐行渐远了。
  儿时的“绿色”野果
  每每买鲜果,孩子们都要特别强调到正宗商店挑有“绿色”标贴的。但真正“绿色”的不多,有的即使贴上了“绿标”,但掀开一看,往往不是虫蛀就是有烂瘢。哪像我们小时候,春天拔茅针,夏天采桑葚,秋天摘“绿点”,冬天挖芦根,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时鲜“绿色”野果呢!
  春暖花开的季节,乡下沟沿或田野的旮旯拐弯处,蛰伏在地下的草根开始发芽了。春雨洒过,草儿们悠悠地舒展开了她们鲜绿的翅膀。茅草的几片修长的叶子中间,长出了一根稍粗的芯。只要轻轻一拔,她就脱离了母体,根部是嫩嫩的白色,这就是茅针。细心地将她的外衣剥开,就露出了洁白、细软的茅草芯。将她丢在嘴里,轻轻一嚼,清香溢口,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立夏以后,桑葚开始成熟了。紫红色的桑果爬满了树枝,令人垂涎欲滴。我们一群小孩有的像猴子似的爬上树干,有的在下面拉扯树枝,一边采,一边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嘴巴上都染上了紫红色。一阵嬉笑过后,肚子吃饱了,衣裳拉破了,于是悄悄地溜回家,晚上少不了挨一顿骂。后来看到资料说,桑葚早已是中国皇帝的御用补品,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我们那时真是口福不浅啊!
  秋收季节是大人们忙碌的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子寻找“绿色”野果的好辰光。那时候,长生果藤边头或者是黄豆田里,往往会长有一棵棵凳把高的小树,青黄色的树身上挂着一只只淡黄色的小灯笼。弹珠大的小灯笼里面,藏着一粒粒黄澄澄的果实,这就是“绿点”。剥开灯笼,把“绿点”往嘴里一送,慢慢地嚼,细细地品,一股甜中带酸的滋味沁人心脾,哪是现在的葡萄和提子所能媲美的啊!
  冬季要兴修小型水利,挖沟开河正是我们拾芦根吃的好时候。粗白的芦根一般藏在河底里。大人们挖泥时发现了芦根,就会扔到岸坡上,一群小孩连忙去抢拾。拾到芦根后将它在干净的水中汰几下,扳成几段后就可以尽情享受了。香甜爽口,虽勿及甘蔗、芦稷,但因为是纯天然的,既使有点烂泥,仍然是我们的最爱。现代医学证明,鲜芦根具有清热、镇痛和养阴、开胃等作用,怪不得我们小时候“吃嘞邋遢,长嘞像宝塔”啊!
  西西 苋头 地粉皮
  沙地人裹馄饨吃,少不了西西。将西西往开水里一汆,取出挤水斩碎,和上蛋皮或精肉糜,荤素搭配,清香诱人,确实是“打巴掌勿放嘴”的好馅。西西学名荠菜,营养价值较高。据《中华药海》说,此草饥荒时能果腹延生,战伤时可止血活命。西西本是野草,不值钱。秋冬春初,田里到处散落着它的踪迹。家前屋后稍微一转,就能挑到一大把西西。我记得7、8岁时曾挑过一小篮西西到镇上去卖,问津者寥寥,到散市时一篮西西才换到9分钱。现在西西成了宝贝,家户种植的多了起来,价格也在节节攀升。今年正月半我去市场探问西西价格,乖乖,10块钱1斤!
  可以做馄饨馅的除了西西外,当然还可以用青菜大白菜,但没有西西馅好吃。此外,我小时候家里曾用苋头做馅,味道也不错。苋头本名苋菜,因为一般是摘它的嫩叶嫩头食用,所以在沙地俗称苋头。苋头原本是一种野菜,现在也有种植的,通常生长在宅沟沿上。苋头叶有绿色或紫红色,因为叶子比较嫩,水分又多,所以常用来小炒、凉拌、做汤或做馅料。现代科学分析,苋菜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又被称为“长寿菜”。苋头的嫩梗也可以吃。记得小时候母亲曾将苋头的嫩梗切成小段,洗净拌盐封缸,过一段时间就成了不错的配饭泡菜呢!
  我小时候吃过西西煮地粉皮汤,真的是味道好极了。地粉皮是一种低级藻类。每到阴雨潮湿天气,一片片黑里透绿的地粉皮,软软地铺在地上,好像是用水浸泡过的黑木耳,肥嫩鲜活。捡回地粉皮,用清水将里面的泥沙杂物漂洗干净后,就可以煲汤做馅。地粉皮似木耳,但比木耳嫩;如粉皮,但比粉皮韧。据考,地粉皮官名地软,又名地木耳、地踏菜。清代王磐编纂的《野菜谱》中,对地踏菜有“须臾采得青满笼,还家饱食忘岁凶”的描述。可见,地粉皮还是平民代粮度荒的天赐珍馐。但如今却难觅踪影,地粉皮的可口味道也只能留在美好的记忆里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