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_新课改下聋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新课改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_新课改下聋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14 04:05:48 影响了:

  摘要:在聋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和谐的美。从分析聋生的心理现状、明确聋生的心理教育内容、灵活运用心理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新课改下对聋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关键词:聋生 健康心理 心理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明白“精神健康、身体愉快”的道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健康下了科学的定义:“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较好的社会适应力。”作为特教教师,面对的是已患有身体(听力)残疾的聋生,如何让他们的心理不再残疾,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健康的翅膀?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了我校聋生的课堂,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透析聋生心理现状
  当代聋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先天失去了听觉,使得聋生只得“以目代耳”存在着交流障碍,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渠道变得狭窄、不顺畅,导致他们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缺陷:他们或自卑、忧郁,缺乏自信;或是非观念、自我意识不强;或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遇到困难或重大问题不能面对现实勇往直前,而是逃避退缩,甚至采取一些消极错误的做法。此外,处在青春期的聋生与异性交往中,也很容易陷入“早恋”,为此不安和苦恼。因此,我校把对聋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二、明确心理教育内容
  新课改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主动施教的过程,也是一项预防性的教育活动。每个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都将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挫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走在前面,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学生自觉探索自己的问题的能力和抵御挫折的能力,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我校根据上述聋生的心理特征,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是非观教育
  实践证明,好的心态与明确的是非观念密切相关。聋生由于涉世浅,对周围环境认识不深刻,自制力较差,有时不免会选择不正确、不健康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是非观教育,引导学生懂事理、明是非,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选择正确的,抵制错误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心态步入社会。
  2.挫折观教育
  作为教育者,我们学校主动出击,纠正聋生对挫折错误的认识观念,让学生知道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1)人人都会遇到挫折,但挫折对个体的成长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2)不畏惧挫折,不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把失败看成成功的阶梯,从而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和自信。(3)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在不幸和打击来临时,不能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而应用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去拼搏,真正做到“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3.社交教育
  与人交往是培养健全人格、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教育心理学中指出:人格就是指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各种特点的综合体现,培养健全人格并不是使学生完美无缺,而是指人格各种特质和谐、自然的结合,也就是说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首先,我们教育聋生认识并悦纳自己,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造自己的弱点,成长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其次,教育聋生悦纳他人,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心胸开阔,广泛团结同学,不仅与志趣相投的同学来往,和性格不同的同学也要友好相处,做到对后进生不轻视、不冷落,对先进同学不攻击、不妒忌。教育聋生只有爱别人,才会被别人爱,只有接纳别人才能被别人接纳的道理。
  4.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校进行了积极有效而又稳妥的青春期健康教育,科学地指导聋生度过青春期。(1)性生理的辅导,帮助他们处理由一系列身体、生理的快速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学会相应的策略和技巧;(2)性心理的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正确认识性健康、性保健,预防性疾病和艾滋病等知识;(3)性道德教育,教育他们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准则和方法。避免不适当的异性交往,加强女性的自我保护等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认识、接纳和塑造自己青春期形象。
  三、灵活运用心理教育方法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和良好的发展空间,我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新课程改革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工作格局。
  1.开设心理咨询室――使教育专业化
  学校设有“知心姐姐”信箱和心理咨询室,配有一名专职教师,并挑选有经验的班主任担任兼职教师。老师热心开导来访学生,及时解开聋生的思想疙瘩,遵守针对性、疏导性和保密性的原则,赢得了学生信赖。近两年来,我们已给十多名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了特殊的心理档案,进行追踪立档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课堂渗透――使教育经常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一是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调适学生的学习情绪,磨练学生的学习意志,优化学生的学习个性。二是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把关爱带进课堂,把微笑送给学生,把希望注入学生的心田,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机遇和体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而形成群体的心理优势,达到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的佳境。
  3.环境渗透
  创设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通过建立文化长廊、知心姐姐信箱、班级板报、悬挂名人画像格言、种植花草树木等方式,着力营造墙壁说话、角落育人、树木吐情的优雅氛围,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坚持三结合,增强教育合力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限于学校的范围内,要扩展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与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家庭对聋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我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使家长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形成一个家、校合作,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此外,实施“请进来”策略:请成功毕业生回母校与学生座谈,让学生了解他们在社会上的贡献,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树自信心,逐步消除不良情绪。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提供了展示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广阔舞台。在聋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和谐的美。让残疾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个性,与正常人一样经受住社会的考验与挑战,是每一个特教教师的共同心愿。让我们走进新课程,关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爱和智慧为孩子们的心灵插上健康的翅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