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试析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等]
 

高职院校办学模式 [试析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等]

发布时间:2019-01-20 03:49:06 影响了:

  丁继安等在《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建构基于职教集团的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既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集团化办学的内在规律,又需要在实践上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有效路径。职教集团的联盟形式多种多样,主体结合的紧密程度也有所不同,它通过多种结合方式增强实力,产生服务效应。它包括联盟效应和集约效应。解决制约产生办学效应的实然问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比较职教集团与企业集团的联系和区别,结合我国实际,突出职教集团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寻求主体之间更为系统和有效的结合策略。1、创新政府主导的产学教育框架和机制。作者认为,政府应该从合作育人和促进联盟共同体建设的层面加强联盟主体的结合:其一,推广合作育人和共同体建设的模式。其二,提供合作育人和共同体建设的保障条件。其三,总结、评估合作育人和共同体建设的经验与绩效。2、建设职教集团的合作载体。作者结合国内职教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职教集团合作载体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校企合作创新专业、实训基地合作载体。第二,职教集团服务载体建设。第三,校企合作创新技术经济服务的载体。3、建构产学集合的育人价值观。作者认为,建构产学结合的育人价值观。推进职教集团的发展,需要围绕企业的需求进行。首先,要把握企业承担社会的发展趋势。其次,高职要形成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的育人价值观。再次,要建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主导责任观。作者还以一所地市级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为案例,认为这所学校已形成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职教集团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新模式,其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1、创建中介机制,推进联盟体制建设。2、构筑专业群平台,促进职教集团各项建设。3、建立校企经费核算机制,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4、面向区域优势产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三十年的展望
  
  马树超在《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7期撰文指出,未来30年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首先职教科研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规划。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将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加,层次可能会逐步提升。近几年职教规模发展的重心仍然是以中职和专科层次为主,估计再过6-7年,重心上移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职教的教学模式转型。因为信息产业的技术周期短,而且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职教模式转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从偏重理论知识和文化技术转为重视态度、知识和技术技能。三、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职教,开放成为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体系开放、机制开放、模式开放,让更多的人包括农村劳动力有机会分享职业院校教育,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对策。四、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重历史进程中,政府转型成为必然。这种转型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治理型政府转变。在此转型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劳动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宏观管理,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五、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职业教育将更多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技能型人才走出国门将是必然趋势。鉴于此,职业院校教育需要走出传统的学科教学形态,更多地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要素。六、战略选择与政策法规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3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但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这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少子化时代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谢作栩等在《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撰文指出,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进入少子化时代。这对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小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尚未形成完善的高等职业院校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费收入已占学校总收入的80%,民办高职院校更是主要依靠学费维持。在这种经济运行条件下,那些在校生人数偏少的高职院校,生均成本水平高。没有规模效益。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少子化时代适龄人口变动带给高等教育的冲击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的高教机构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先后遭遇尴尬的生源之争。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比较美、日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少子化时代所采取的改革策略,其共同做法是:面向成人,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借鉴国际经验,今后中国小型高职院校需扩充新的生源。即向社会开放,招收非传统生员;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率:转变学习方式和内容,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的普通论与专业论
  
  徐国庆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职业教育课程思想史上,普通论与专业论的论争几乎伴随了整个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三大两难问题之一。普通论主张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不应局限于某些特定职业领域,而是要充分考虑个体适应多变社会的需要,以及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充分体现出普通性。在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想家中,普通论明显地居于主流地位。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2、职业教育有使人局限于特定职业领域的危险。3、避免这一危险的有效方案是增强课程的普通性。普通论的思想轨迹可以追溯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时期,并且贯穿了其发展的整个过程,是主流职业教育思想家的共同观点。作为学徒制替代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于面向职业领域,与普通教育价值取向完全相反。因而其价值自创立之始就受到了许多思想家的怀疑,并力图通过普通话策略来避免其弊端。由于怀疑的角度不同,因而形成了普通论的不同观点。它包括基于劳动异化的普通论、基于民主社会建构的普通论:基于技术理论化的普通论以及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普通论。尽管普通论的声音震耳欲聋,但是。迫于经济发展或提高劳动者就业率的需要,主张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某些时期可能还居于主流。这一种声音可以称之为专业论。专业论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服务于个体就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因而其课程体系不应过多地受普通课程的干扰,应当突出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功能;2、实现这一功能的基本途径是依据岗位能力需要开发课程; 3、职业教育课程应突出专业性。专业论思想虽然比较功利,却很现实,因而不乏追随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有着广泛实践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MES课程、CBE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事实上也是以专业论为其理论前提的。普通论与专业论之间的论争贯穿了近代整个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到今天仍然困扰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果继续坚持普通化与专业化并重的观点,那么在实践中必然陷入困境,因为随着大量新职业的涌现、劳动分工的日益精细以及工作过程的日益复杂,职业知识体系也日益庞大和复杂。既要劳动者发展某些工作岗位的娴熟能力。又要劳动者掌握扎实的普通文化知识、通晓整个工作原理或是发展大范围职业领域的工作能力已是不可能。作者认为专业化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首先,功利主义是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专业化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产生的前提。再次,专精职业能力培养是提高青年就业适应能力的重要策略。普通化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目标。首先,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它必须具备一般教育的功能。其次,就业适应能力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实践中该如何调和专业化和普通化这两个目标呢?作者认为通过专业化达成普通化目标是一种理想选择。大多数知识是可以从专业中延伸出来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两类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把它理解为机械的逻辑,还是知识的联想。事实上,任何一个成人都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的普通知识,而成人强大的职业角色功能的发挥,使得他们通常是以所从事的职业为核心来吸收和组织普通知识的。由于寓于专业中的普通知识更加现实而有意义,其所达成的普通目标将更加真实。普通论认为学生应当多学一些能够普遍应用的工作原理,或是多种工作技能,其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分析及对策研究
  
  董刚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国家高职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建设,应与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实现动态的融合与互补,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实现系统的、深层次的文化体系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自主生成的、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的、可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群体共同创造和形成的校园精神风貌和文化气氛,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模范的综合反映。它是与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文化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管理、区域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校教育多层次文化背景的高职文化。其特点,有体现物质标志、物质环境、物质设施、着装服饰和人力资源的物质特质;有体现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的制度特质;有体现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行为特质;有体现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校风等的精神特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系包括高职院校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维度。该体系的核心是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具有动态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特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通、体现具有鲜明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社会文化中相关元素的融入与体现三个层面,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孙志河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撰文指出,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应该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以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从根本上说,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判断、检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因此,可将反映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分成两个大类,分别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声誉。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与理论、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成才典型与获奖情况四方面内容,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社会声誉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增加这部分评价内容,可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更具有直接性。作者还指出,在影响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中,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课程和培养模式、教学运行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状况、教学质量监控等要素深刻的体现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其内涵和标准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质,它们是评价和评估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指根据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诊断的系统。作者最后提出了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及开放性原则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原则。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新学位制的实施及案例分析
  
  蒋培红等在《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5期撰文指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设置专业涉及工科、农科、商科(包括经济与管理两个领域)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其教育重点以“科学的应用型培养”为特征,是德国最年轻的一种高校类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秘密武器,同时也是德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行动“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建立并实施了新的“学士,硕士”两级学位体系,新的学位体系拥有了与综合性大学相同并等值的学位体系,实施板块化课程设置。引入欧洲学分体系和相对成绩等级体系,对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规范了目前的学位体系,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和流动性等,但在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等方面面临一些问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