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所有我真正需要了解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你了解我所有得意的东西
 

[所有我真正需要了解的东西都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你了解我所有得意的东西

发布时间:2019-01-23 04:05:53 影响了:

  幼儿园正在经历一场巨变。自第一所幼儿园创办至今近200年的历史变革中,幼儿园的时光一直都是在讲故事、建城堡、画画、学习分享中度过的。但是,这一切都起了变化。今天,在幼儿园里越来越多的儿童把时间花在填语音表(phonics worksheets)、背数学抽认卡上。总之,幼儿园变得越来越像学校的其他部分。
  我认为,恰恰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让幼儿园像学校的其他部分,我们需要让学校的其他部分(甚至余生)更像幼儿园。在我看来,传统的幼儿园式的学习最符合21世纪的需求。在一个瞬息万变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里,不论是从职业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创造性思维正日益成为取得成功、获得满足的关键因素。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学习创造性思维更重要――学着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他们生活中将不断出现的意外境遇。
  不幸的是,大多数学校都与当今的需求不合拍:它们无意帮助学生成长为富有创意的思想者。幼儿园(至少是那些保持着幼儿园传统的幼儿园)是一个例外。传统的幼儿园学习方式刚好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而且应当拓展到所有年龄的学习者。何谓“以幼儿园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幼儿园里,孩子们总在设计、创造、实验、探究。两个孩子可能在玩积木,不一会,他们就建起了一堆塔。另一个孩子看到后,把他的玩具车推进来。但是,塔挨得太近,为了给车腾空间,孩子们开始移动塔。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一座倒塌了。争执了一会儿后,他们开始讨论如何造一座又高又稳固的塔。教师给他们看了几张摩天大楼的照片,他们注意到建筑物的底部比顶部宽。他们决定重新造一座底部较宽的塔。
  此种步骤在幼儿园里一遍遍地重复。材料不同(用手指敷的水彩颜料、蜡笔、铃铛)、创造物不同(图画、故事、歌曲),但核心步骤是相同的。我把它看作螺旋式循环,孩子们想象他们要做什么,根据他们的想法创造一个项目,玩创造物,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观点与创造物,对其经历加以反思――所有这些都引导他们想象出新的创意、新的项目。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发展并完善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学着提出自己的观点、验证、测试边界、试验其他选择、从他人那里得到信息――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点。事实上,每一步都不像图表中所显示的那样清晰有序。想象、创造、玩、分享、反思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混合在一起。但不论那种方式,核心元素是相同的。20世纪的一些最富创造性的艺术家和发明家称赞幼儿园经历为他们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下文论述了幼儿园学习方法的不同方面:想象、创造、玩、分享、反思、想象。每一部分都谈到了新技术的设计策略,我们想用新技术激发并支持幼儿园式的学习。这些新技术以传统幼儿园材料和活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但也适用于年长的学习者,我们希望帮助他们继续发展创造性思维。
  
  想象
  想一想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材料:积木、画画用的蜡笔、用于角色扮演的布娃娃、拼几何图形的瓦片。所有这些材料都致力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它们不做过多的约束和限定。尽管兴趣不同、学习风格不同,但孩子都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使用材料。
  在为年长的学习者开发技术时,我们试图取得类似的效果。我们的原则是“多条路径,多种风格”――也就是说,不同风格的孩子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目标是提供能够以多种方式使用的工具,以便给孩子们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例如,我的研究小组在开发蟋蟀技术时。我们的意图非常明确,那就是尽可能地使孩子们的创造物更为丰富。蟋蟀是一种微型可编程设备,小得可以放在孩子的手掌里。孩子们可以把发动机、电灯、传感器以及其他电子组件与蟋蟀连通,然后为创造物编程,让它们旋转、发光、播放音乐。孩子们用蟋蟀制作了多种多样的富有想象力的创作物。例如,在波士顿某课外活动中心,一群女孩用蟋蟀和手工材料造了一座交互式花园。你鼓掌,花就起舞、变色。在香港的一间工作室里,一名12岁的男孩造了一个可配戴的唱片机,投入不同的硬币,它会播放不同的音乐:一个11岁的小女孩在她的靴子上添加了灯泡,编程后,与靴子连接的传感器能够测量出她的步幅,灯泡会随着步幅而改变颜色。
  通过提供更多样化的材料,我们希望促进更多样化的项目――激发更多儿童的想象力。为孩子开发新技术时,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探究各种可能性时总是令他们自己惊奇(同时也令我们惊奇)。为了支持、鼓励多样化,我们特别引入了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的元素和特性。挑战就在于,这些特性既要足够专用,以便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又要足够通用,以便孩子们总能想出新的使用方式。
  
  创造
  创造是创造性思维的根基。如果我们想让儿童成长为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者,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福禄培尔于1837年开办全球第一所幼儿园时就明白这个道理。他在幼儿园里填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如,木块、珠子、瓦片),孩子们能够用这些物件搭建、设计和创造。这就是著名的福禄培尔的恩物。福禄培尔自己设计他的恩物,这样孩子们在用这些恩物玩、构建时,就会从本质上了解常见的图案和形式。实际上,福禄培尔是在为设计师设计――他设计的东西能够让幼儿园里的孩子自行设计。福禄培尔的工作可视为帕珀特建构主义教育方法的早期案例,这种方法致力于让学习者获得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设计体验。
  19世纪早期,可利用的材料并不是很多,福禄培尔在创作他的恩物时受到了材料的限制。今天,使用电子材料和数字材料,我们能够创造新型建构工具,把福禄培尔的幼儿园式学习拓展到年长的学生,做更高级的项目、学习更高级的思想。例如,孩子们能够用头脑风暴和蟋蟀创造动态的、交互式的物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与感应、反馈、控制相关的概念。
  我把头脑风暴和蟋蟀看作21世纪的福禄培尔的恩物,使用新技术让幼儿园的学习方法延伸到所有年龄的学习者。不幸的是,在今天的玩具商店里,它们只是例外而非通则。大多数电子玩具与福禄培尔的恩物在精神实质上并不相通,因为它们没有为孩子提供设计或创造的机会。今天,大多数电子玩具都被玩具公司预先编程。孩子们不能用这些玩具设计或创造,他们只能与玩具互动。例如,握洋娃娃的手,娃娃就会微笑;给娃娃唱歌,娃娃就开始起舞。我确信,在创造这些玩具时,玩具公司的设计师、工程师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要说孩子们在与玩具互动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深表怀疑!
  
  玩
  皮亚杰宣称,“孩子的工作就是玩”。玩,的确是传统幼儿园学习方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成年人也认同为幼儿提供玩的机会很重要。但是。孩子长大以后,教育家以及父母经常以一种轻视的态度谈论玩。“玩玩而已”,似乎玩与学习彼此隔离甚至截然对立!在我看来,玩和学习能够也应该紧密地连接起来。最佳状态下,玩和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探究、测试边界。最近,人们做了许多尝试,试图把玩与学习连接起来,不幸的 是,这些尝试与幼儿园式的玩与学习有冲突。想一想近期的焦点:寓教于乐产品。寓教于乐产品的创作者倾向于把教育视为没有娱乐做糖衣就无法下咽的苦口良药。如果你愿意受点教育苦,他们就为你提供娱乐以示奖赏。而且他们鼓吹,使用他们的产品时,你会快乐得都意识不到你在学习――学习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不快的体验。
  我对“寓教于乐”这个词也持疑义。人们总是把“教育”和“娱乐”视为其他人为你提供的服务。摄影棚、导演、演员为你提供娱乐,学校、教师为你提供教育。现在,寓教于乐公司想要为你提供双重服务。不论是教育、娱乐还是寓教于乐,你都被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为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者,我们就应该转换一下思路,把焦点放在“玩”和“学习”(你做东西)上比放在“娱乐”和“教育”(其他人为你提供东西)上更有效。
  设计与创造是幼儿园学习方式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用新技术整合玩、设计与学习?方法之一是让孩子有机会设计他们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的智力》一书中,雅西敏・嘉发记录了小学生在设计他们自己的游戏时怎样成为更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者。最近,我的研究小组与嘉发协作开发了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取名涂鸦(http://scratch.mit.edu),孩子们不仅能够创造游戏,还能创造交互故事、动画、音乐、艺术。在设计涂鸦时,我们有一些核心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修补”――也就是说,我们想让孩子轻松地、富有趣味地拼装程序的组块、测试、拆开、重新组合。编写程序时,你只要把图形模块吸附在一起就可以了,与垒高砖块、拼图板块十分相似。你不必担心半个冒号或方括号应该放在哪里:模块只会以有意义的方式组装在一起,所以,不会有传统编程语言中的“语法错误”。你甚至可以在游戏运行的过程中添加新的模块,这样你就可以轻易地“摆弄代码”,反复试验新的创意。
  几年前,在一间教育技术工作室里,参与者被询问以下学习经历哪个最困难:(1)学习骑自行车;(2)学习计算机编程;(3)学习分享。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学习分享”。幼儿园里,分享一直都在创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并不看重分享与合作的能力。最近,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主要得益于几股独立但又聚合的趋势,这些趋势促使学校对分享与合作给予更多的关注:
  商业领袖与决策人强调,在今天的工作中,团队精神与往常相比要重要得多。这使学校更加看重协作,以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
  教育研究人员在维果斯基的基础性工作之上,对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支持学习者共同体的策略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交互技术和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带动了亨利・杰肯所谓的“参与文化”的蓬勃发展――人们在博客以及Flickr(图片网站)、YouTube(视频网站)这样的协作式网站上主动地创造、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媒体。
  我们的涂鸦编程语言旨在以这些趋势为基础,让分享成为程序编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营造一个协作式共同体,孩子们以他人的工作为基础,不断地用可编程媒体对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加以拓展。我们发现,建构与共同体在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促进:和共同体中的其他人分享(而不是闲聊)创造物时,孩子们更专注于创造的过程,同时,对共同体的参与也更积极。
  
  反思
  意大利瑞吉欧艾米莉亚的幼儿园,是对幼儿园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家的圣地。到瑞吉欧朝圣的人总会带着一些印象离开,比如,对空间的组织,多种多样的用于实验与创造性表达的材料,对协作式活动的支持。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们鼓励儿童对其所做的事情加以反思。瑞吉欧的孩子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总会画些图、表。教师用这些图、表让儿童谈论、反思他们的设计过程和思维过程。教室的墙壁上布满了孩子们的图画,上面有老师的注解,孩子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回望他们的前期工作。
  这样的反思在创造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在教室里却总被忽略。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活动,但它们并不关注对设计思想的批判性反思,修正、改进设计的策略,以及与潜在的科学观念、相关的客观现象的联系,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对制品的创造上。在引进蟋蟀、涂鸦这样的新技术工具时,我们努力使孩子对设计过程加以反思。我们详尽地解释了想象―创造―玩―分享―反思―想象的螺旋式结构,为孩子们寻找使用并交流这一思路的方式。例如,为期两天的蟋蟀工作组结束之时,我的同事巴克塔尔请12岁的参与者为第二天将要加入类似工作组的孩子写下“秘诀”。这些参与者提供了以下诀窍:
  从简单的做起
  做你喜欢的东西
  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到处去逛一逛
  别怕实验
  找个朋友一起做,分享彼此的观点
  可以根据材料去做(给你点提示)
  把你的想法记在草稿本里
  造,拆,再造
  可能会走很多弯路,坚持下去
  这些技巧抓住了幼儿园学习方式的某些核心要素。我们把它视为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参与者不仅实践了幼儿园式的学习,而且能理解并清晰地说出其内在的核心思想。
  
  想象
  反复是创新的本质之所在。想象、创造、玩、分享、反思,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新的创见――这又回到了想象,新的循环的开端。
  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者,这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循环。幼儿园为创造性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把幼儿园看作创新思维循环的第一个周期。不幸的是,离开幼儿园后,孩子们就很少有机会重复他们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很少有机会继续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拓展幼儿园式的学习,我们希望为所有年龄的学习者提供机会以巩固他们的幼儿园体验,终其一生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