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印象主义绘画》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绘画课教学设计
 

《印象主义绘画》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绘画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7:40 影响了: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术欣赏;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33.9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93―01
  
   印象派,也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塞尚等。印象派绘画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课重点在于给学生介绍一些印象派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印象派的变革与发展。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30、40年代,法国美术界兴起了现实主义的思潮。60年代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即印象派。印象主义画家不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彩变化。这对后来的现代派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早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 首先,教师简介该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日出・印象》是莫奈的一幅代表作品。它描绘的是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被雾笼罩的港口景象。此画表现出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其间官方学院派推崇的那种清晰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当此画公开展出时,有人不无嘲讽地说:这是“印象主义”的绘画。此后,“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一画派的代名词。印象派绘画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震动了西方画坛,而且影响了西方美术的发展。然后,让学生就该作品进行分组讨论,谈一谈欣赏之后的感受。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风格主要是:色彩鲜活明快、形象生动,注重光与色的变化和表现。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首先,教师简介该画的相关背景资料及其艺术风格和特点。《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是新印象主义画派画家修拉的代表作品。此画描绘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日下午,人们在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作品采用了一种用色鲜明的点彩画法,整个画面都运用了明快而细小的彩点笔触。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不足。这种表现形式使得画面缺乏生气,显得有些机械、呆板。最后,教师进行小结。所谓新印象主义,其实就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以修拉为代表的这个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带入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要求以原色的小色点并置排列或交错排列来描绘画面,并由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起调色作用,其画面给人的感觉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正因为这种运笔描绘的特点,所以,人们又把新形象主义称为“点彩派”。
   3.引导学生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的作品。首先,教师简介《苹果与橘子》的艺术风格及特点。《苹果与橘子》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的所有物体,尽管缺乏像古典静物画所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貌似极为简单的静物,塞尚却极力表现了其构造上的基本状态,以圆形、椭圆形、半圆形、菱形、方形等在画面上形成交错的立体结构,并互相衬托。色彩表现强烈而单纯,响亮且饱和,色彩对比使得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不仅冲击了人们在视觉感受上的习惯性,而且也使绘画在表现自然物象时变得更为主动与自觉,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一系列变革。因而,塞尚被20世纪的人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然后,让学生讨论后期印象派绘画的情感表现和形式美感。最后,教师进行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的画家,重视的是在绘画中极力表现自身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注重作品的意蕴,他们不是片面地追求外光和色彩在画面上产生的效果,而是更为强烈地表现自身象征性的精神观念和源自内心的情感因素。他们这种绘画观念的变化,在世界绘画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促进了西方美术在色彩运用上的进步,使绘画色彩表现达到了新高度。
  编辑:孟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