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语文美育教学初探_初探美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小学语文美育教学初探_初探美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发布时间:2019-02-05 03:44:29 影响了:

  【摘要】美育是新课标的要求。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美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也可以陶冶他们美的情操,培养其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美育 高中生物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美的内容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美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在各个环节中进行学科美育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为教师进行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传播美、宣传美的领路人,要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理解教材,从而使他们因美的感受而变得“乐学”。
  1.生命活动的和谐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只有当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互相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调控,且高度有序。
  生态系统也是如此。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着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既适应周围的环境又改变了周围的环境。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且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单位,不同的生物群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物质在其中循环往返,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和极富美感的有机整体。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活动体现出的和谐有序之美,就会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其发现奥秘的好奇心。
  2.模型曲线的直观美。生物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模型、曲线,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每个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主链位于外侧,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组成;碱基位于内侧,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两两配对,由氢键连接起来。DNA的每个螺旋都是由10对碱基组成的,相邻两对碱基间的距离为0.34nm。将DNA分子模型化后,把本来肉眼看不到的分子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更易于理解。
  同样,生物学中也有很多曲线使生物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如最常见的正态分布曲线贯穿整个高中课程。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生物新陈代谢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其活性在不同的温度、PH下呈正态分布。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偏离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甚至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PH也是如此(如图1所示)。
  一个坐标,一条简单的曲线代替了繁杂的语言描述,不仅把直观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使教师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3.遗传变异的统一美。遗传和变异既矛盾又统一,前者是指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后者是指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变化。遗传有利于有利变异的积累,而变异则有利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没有遗传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物种,没有变异就不会出现物种的分化。改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量上来说,不变的基因是大量的,改变的基因是少量的;少量的变异逐渐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形成新的物种。因此,可以说变与不变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得到统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是相互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否在繁衍过程中保存下来,是由该变异对环境的适合度来决定的;生物不是单纯地适应环境,它们产生的变异,可能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这就是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这就是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1]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遗传变异的统一美,并用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生物科学中的美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能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这门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更好地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
  
  二、实验教学中的美育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机会,又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深深地体会了美。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在显微镜的视野里,藻类的叶绿体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外表看起来静止不动的植物,其实在细胞里蕴含着动的因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植物界的动静结合之美。
  在“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教师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既可以使用教材列出的材料,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安全的废旧物品;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下完成,从而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通过展示制作出来的模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加深了他们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更有利于发挥其创造性。
  此外,课外的实验活动,如课题研究,兴趣小组,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美感的有效途径。如叶脉书签的制作、水仙花的雕刻、插花艺术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的,是进行美育的最好的情境。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审美因素进行美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使他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宇庆,冯家俊.中学生美育(高中分册)[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
  [4]杨光,邓丽娟.生命审美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尹昌发.细胞教学蕴含的美育思想[J].校本教研,2008,(6):38-3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