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评析小说《断电》】超级好看经典的小说
 

【评析小说《断电》】超级好看经典的小说

发布时间:2019-03-30 04:58:47 影响了:

  摘 要:在当代美国作家中,厄普代克以出色描写中产阶级生活而闻名。《断电》是厄普代克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在作品中,厄普代克持续关注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遭遇,自由与束缚、性欲与道德在人物身上发生激烈碰撞。通过描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生存现状,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精神和信仰危机,凸显了异化主题。
  关键词:科技异化 性爱 自由 中产阶级
  《断电》是美国优秀文学大师厄普代克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讲述一个小镇因一场秋季暴风雨而电力中断,男主人公布拉德莫里斯驱车外出散步,在大街上巧遇相识不多的女领居琳妮,琳妮丈夫出差在外,周围风雨交加、漆黑一片令她倍感惧怕与孤独。为安慰领居,莫里斯开车送她回去,在车内两人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回到琳妮的房子里,两人关系愈加暧昧,就在两人即将发生性行为时,突然来电,莫里斯主动终止了出轨行为,一切重归于现实。小说情节虽简单,寓意却意味深长,作品多处突出了异化主题,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
  一、小说中的科技异化
  异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理解为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科技运用不断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活动朝着高度复杂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只是按照设定的操作程序机械地进行生产,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人们也难以从枯燥的劳动过程中获得乐趣,对他们而言,劳动更多的是一种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手段,而不是体现个人生存价值的表达方式。马尔库塞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曲解为人的本质异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人的个性与特征的非人的、高度异化的社会,虽实质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而走向人本主义,但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社会现象的剖析却依然有其合理的一面,这在《断电》中也得到了体现,特别是小说中的科技异化。
  在《断电》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充斥着各类电器产品,如家庭用的电灯,电视,电冰箱以及银行的电子系统等等,现代科技的运用虽使人们的生活获得了便利,但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分离,而人对机器,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则越来越深。小说中写到美国邮电局一向热衷于现代化,一切业务都由计算机控制。断电之后虽天还很亮,却居然一封信也称不了,一张邮票也卖不成。由此可见,在当代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科技的严重依赖。马尔库塞认为,人的自由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到来,反而离人们越来越远,人日益沦为机器的奴隶、物质资科生产和消费的奴隶,人同人、同社会相异化,科学技术由解放的工具异化为奴役人和束缚人的工具。
  “整个镇上都断了电,却显得比平时更热闹。暴风雨停歇的间隙,天色微明泛灰,人行道上站满了行人。”“布拉德惊讶地看见两个年轻女人先拥抱了一下对方才开始说话,好像在重温久已淡忘的情谊。”
  我们可以想象没有断电时,小镇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封闭在被电器化包围的房间里,很少主动外出与人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而一次突然的断电暂时打破了这一局面。断电对小镇上的人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断电,人们才得以从科技的奴役当中暂时解脱出来,才有可能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走上街头参与到人与人之间自由真诚的交流中来。小说主人公莫里斯也是因为断电才想到外出散步,不然也不会有与女领居的意外相遇。断电也让莫里斯对周围的观察变得深入起来,“风从屋檐下和护窗四角的裂缝处飕飕地灌进来。他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些裂缝。”
  “在瘫痪无力的电缆的装饰下,镇上似乎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空气中有一种温厚、透明的气息四溢开来:隔阂消释了,曾经忽略的事情又有了可能。布拉德匆匆地回到车内,带着感性的快乐笑起来。”
  断电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给了人们彼此交流倾诉的机会,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真诚、亲近,人的自由本性得到了释放。
  二、小说中的性爱
  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写作的三大命题。性描写在厄普代克所著众小说中非常普遍,《断电》也不例外。小说中男主人公莫里斯跟琳妮虽是领居,两人却相知甚少。“他们一年只见几次面,不是在鸡尾酒会上,就是在区划申诉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在停电的小镇,两人相遇在大街上,周围风雨交加,漆黑一片,渐渐地两人从拘谨到关系越发微妙,回到女领居家不久,两人便来到卧室,突然来电及时终止了即将发生的性行为。一切看起来那么不可思议。从相遇到发展成偷情行为,还不足半天时间。这或许也只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才解释的通。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其中本我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依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小说中莫里斯和女领居的偷情行为也是受到了性本能的驱使。断电之后的茫茫黑暗暗示着两人陷入的无意识状态。在白天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惧怕周围人的指责,人们极力压制内心的欲望,深恐被人探知,而在晚上,人对外界的警惕降低,就可能将白天刺激出来的欲望压力“发泄”出去。在黑暗中,莫里斯和琳妮释放了自身的本能欲望,去追求性爱的快感。而电力突然恢复,让一切暴露在光亮之中,看到裸体的自己,琳妮脸红了,莫里斯也放弃了性行为,理性与道德重新占据了优势,一切重归于现实,人物依然处于异化的社会当中。
  《断电》从题材上看,依然属于厄普代克的中产阶级小说。在此类作品中,厄普代克深刻揭示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困境,展现小人物困惑迷茫、犹豫挣扎纷繁复杂的心理变化,促发读者对人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重大关注。厄普代克认为,在当代社会,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富足;人们所受的压力并没有减轻,甚至比以往更为严重。一尘不变的生活方式、沉闷压抑的生存环境、异化劳动以及社会巨变所引发的信仰缺失让现代人倍感失落与彷徨,人们越来越难以捕捉个人的生存意义。在厄普代克看来,现代人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饥饿、贫穷、战争或者疾病,而是怎样摆脱平庸的生活,怎样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找到解脱和超越。厄普代克似乎从弗洛伊德泛性论思想中得到启示,将性本能的释放视为探求实现回归本性、摆脱异化的一种途径。“性”描写在其小说中尤为突出,家庭、婚姻及由此引发的婚外恋、浪漫想象、激情行为一直是厄普代克写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厄普代克试图让笔下的人物摆脱世俗的束缚,大胆地追求婚外恋,尽情释放人物的本能欲望,以此打破原有死气沉沉的生活状态,重新唤起对生活的激情、重现生命的活力。面对现代工业文明侵蚀下的社会,性爱对厄普代克来说似乎就是一条拯救之路,但是常常又在作品中尤其是作品的结尾,对这条道路是否能真正帮助处于消费和享乐主义时代的人们摆脱困境深表怀疑。《断电》中的人物最终没有发生性行为,也体现了作者对超越道德之上的性爱内心深深的疑虑。厄普代克深知人一旦超越道德,就容易在追求自我的同时自我膨胀、自我放纵,最终面临的仍是无尽的空虚,因为在追求身体欲望的同时又和自我与信仰脱节。倘若小说中莫里斯与女领居发生关系,而又放任自流,不加节制,莫里斯则有可能成为厄普代克小说中的又一个“兔子”。
  在《断电》中,厄普代克真切描绘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对中产阶级生存困境和信仰危机进行了深刻揭露,小说揭示了在当代社会,科技异化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有利于人们反思自身的现实处境,切实感受隐藏在平静生活表面下的单调与枯燥,有利于人们敏锐察觉人生及社会上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当今时代下个人的生存价值。
  参考文献:
  [1]金衡山. 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蔡后奇,“单面人”如何走向“全面人”—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剖析[J].集宁师专学报,2011(3)
  [4]杨东明, 透视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思想基础[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院(哲学社会科学),2002(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