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青工到副教授] 青工
 

[从青工到副教授] 青工

发布时间:2019-04-09 04:39:32 影响了:

  年轻的朋友,请告诉我:在伟大的新长征中,你将做出怎样的贡献?怎样使自己的青春闪光?  回答是各式各样的——有响亮的声音,也有惭愧的叹息。  朋友,无论你是哪一类回答,都请你看看这篇《从青工到副教授》吧,愿它能促你思考。
  李慰萱,原是浙江宁波硫酸厂的青年工人。二十年前高中毕业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业余自学的道路,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现在被破格提拔为长沙铁道学院的副教授。
  李慰萱的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大学没有考上,理想和前途在哪里?今后的路应该怎样走?
  一九五八年仲夏,宁波一中高中毕业生李慰萱 ,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高考。在等候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他响应党的“大办钢铁”的号召,来到市郊的矿山参加劳动。
  李慰萱,全校有名的优等生。他刚上高一,被推荐参加全市高二年级数学竞赛,荣获第二名。高三时,在全校高三年级数学竞赛中,他又夺得冠军。
  学习成绩如此好,并非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读小学时,他的成绩并不佳,居于中下游。上初中后,年轻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热火朝天,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象春风吹进了李慰萱的心田。不久,他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读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文章:《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不觉眼前一亮,一颗理想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努力学习,长大作一个象华罗庚教授那样对祖国有贡献的人!从此,他象一尾勤劳的小银鳗,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发奋学习各科知识,对化学、数学更下功夫。初中毕业前,他已超前学了高中化学;上高中时,他已在自学大学的数学书……
  高考应该是满有把握的。老师们鼓励他:“到了大学后要努力深造。”妈妈为他准备好了上大学用的新被子。李慰萱也在盼着入学通知书。
  等呵,盼呵,万万没想到,迎来的却是“未被录取”的沉重打击!
  这是为什么?!只因他说过要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参加高考,分数高了自然会录取之类的话,就被扣上了“走白专道路”的大帽子,以“政审”不合格为由剥夺了他上大学的权利!
  矿山的夜,一片漆黑。李慰萱茫然地看着各种美好愿望顷刻间全成了泡影;不能上大学了,还有什么理想和前途?今后的路该怎样走啊?!无声的泪,大滴大滴落在被子上……
  黎明又来到矿山。李慰萱不安地前去上班,他猜测着:人们将怎样嘲笑他这个没考上大学的人。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工人同志们一双双热情、安慰的目光,温暖着李慰萱一颗受伤的心。他一遍遍问着自己:这些看来普普通通的工人,为什么那样忘我劳动,精神那样愉快?难道他们就没有理想和前途?经过反复思考,他开始清醒了:能上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成千上万没有上大学的人,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就同样有远大的理想,同样有美好的前途。理想,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前途,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相连,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吧,和广大劳动群众一起为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而奋斗,这就是自己今后应走的道路!
  李慰萱毅然决定,留在矿山当一名正式工人。
  走自学的路,踏上人类进步的阶梯
  辛劳的汗水,一滴滴洒在矿山。可是,开出的矿石炼不出多少铁来,成了一堆堆废石头。一九五九年五月,李慰萱同战友们又开赴东海里的一个小岛一一梅山,要在这里开辟一个有万名工人的、采用先进技术的现代化盐场。
  啊,现代化!这个闪着光彩的词第一次撞击着李慰萱的心,使他激动、振奋!六百多个创业队员住在一间大席棚里,生活艰苦而有意义。
  谁知,日复一日的肩挑手推,手掌磨出了一层层老茧,肩膀磨破一层层肉皮,先进技术的影子却不知在哪里。盐场使用的仍旧是原始的生产工具,落后的生产方式。李慰萱深深地陷入了沉思:祖国呵,难道仅仅靠这肩挑手推,扁担箩筐,能够走到共产主义吗?
  他感到了祖国的落后,却并不是为此而唉叹。一年多的艰苦劳动,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培养了他深刻的思维能力。他想:“越是肩挑手推,越说明需要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要加快步伐,必须有现代科学技术引路。承认落后,才能看到用武之地;不甘落后,才能使人发愤图强。”想到这些,他已不满足于当好一个工人一一我是一个党培养的高中毕业生,光是当一个好劳动力不能算尽到了自己的历史责任;祖国不仅需要我贡献体力,还需要我献出智慧!应当怎样回答祖国对自己的更高要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名言。这些日子来,李慰萱反复琢磨日记本上抄录的这句话,认真严肃地考虑着一个重大的问题:今后的几十年生活,该怎样度过才更有意义?怎样使自己的青春在建设祖国的斗争中闪耀出更夺目的光彩?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走自学的道路,踏上人类进步的阶梯!
  假日,他回到宁波,用仅有的工资配齐了五卷十一册的《高等数学教程》,还找了些其他数学参考书。根据现有条件,他认为重点自学数学较为合适。于是,他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自学计划。在梅山盐场,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迈出了生活道路上新的一步。
  “万事开头难”。李慰萱打开《高等数学教程》第一册,简直象读“天书”,艰涩的术语,复杂的公式…..·令人头晕目眩。李慰萱没被这些吓倒,他知难而进,咬着牙、硬着头皮往里钻。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三遍……这本书钻不通,就借助另一本书;另一本也没完全弄懂,借助第三本..…·就这样迂回穿插,步步为营,终于攻下了一个个难题(仅《教程》第一卷,他就读了五遍,前后用了四年的时间)。
  困难还不止于此。李慰萱每天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十小时左右,晚上一回到席棚,真想立即躺在床上。这时,只要稍一松劲,刚刚开始的自学便会中止。每当这个时候,李慰萱就想起《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的作者华罗庚。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当学徒,每日在店铺辛辛苦苦忙碌一天后,便坐在如萤的油灯下通宵达旦地苦攻数学,他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苦难的祖国,他渴望着“科学救国”……华罗庚在二十年代能办到的事,我们新社会的青年难道不能办到?就这样,他每天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坚持自学。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自己订的计划,就有义务去实现它,不管遇到什么‘意外’。一步不跨出去,一步就不能前进。”又写道:“要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目标一致,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