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养鸡怎样防止鸡啄尾【农村散养鸡群啄羽的有效防治方法】
 

养鸡怎样防止鸡啄尾【农村散养鸡群啄羽的有效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1:55 影响了:

  近年来,生态散养鸡的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给广大养殖户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产品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鸡群啄羽现象给养鸡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散养鸡的啄羽行为发生于雏鸡啄食和拔抽其他禽类的羽毛时。这种行为会毁坏禽类的羽毛,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导致自相残杀,严重时导致鸡只死亡。据调查显示,一个放养3000只鸡的鸡群,鸡苗脱温后在草地、山坡放养时,平均明天因啄羽致死的鸡为2-3只,若按放养150d计算,整个放养期因啄羽产生的死亡率高达10%-15%,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农户养鸡生产中存在的这一实际问题,2010年起我们在榆中县佐堤村榆中吉仓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散养鸡场,进行了啄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通过实践发现,除了注意营养、饲养密度、光照和进行轻度断喙外,在鸡群中放置一定数量的装有麦草的聚丙烯纤维袋,或直接放置聚丙烯捆扎带,都会带来类似于啄梳的动作,从而明显地减少或避免啄羽行为的发生,提高放养成活率。目前,吉仓专业合作社,年出栏散养鸡近5万只,全部使用此法解决啄羽的问题,就这一项措施的使用,最少每年减少啄死鸡0.5万只的损失。
  经观察,啄羽现象一般在6-8日龄时就可能出现。实践证明,一般散养鸡群啄羽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注意营养平衡,使用优质饲料。育雏阶段要调配好全价饲料,避免营养元素的缺乏。
  2.尽量保持较小的密度。一般在0-2周时雏鸡的饲养密度在每平方米25-40只,之后随着雏鸡的长大进行分群。3-4周龄时每平方米15-25只,5—6周龄时每平方米10-15只,7周龄到出栏每平方米10只以下。
  3.控制光照强度。光线不要太强,啄肛严重时,换上小型灯泡,糊上窗纸,使鸡看不出肛门的红色,待啄癖消失后,再恢复正常。
  4.防止脱肛。饲料中食盐提高到2%,喂两天,并保证足够的饮水。因为鸡的饮水量比采食量大,故不可在饮水中加入食盐,否则易引起食盐中毒。
  5.药物防治:啄肛灵、羽毛粉、蛋氨酸、硫酸亚铁、核黄素和生石膏等。其中以生石膏效果最好,按2%-3%加入饲料中即可。
  6.驱除体内寄生虫。由于散养鸡采取放养方式,需要定期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驱虫频率为每月1次。防治药物有氯苯胍、氨丙啉、球痢灵、敌菌净等,这些药物要交替使用,切忌单一药物连续长期使用。要做到定期清扫鸡粪。要供给散养鸡清洁的井水或自来水,避免与其他动物混合饲养。
  7.进行轻度断喙。一般7日龄到10日龄断喙。为了防止断喙过度,断喙时不采用切烙法或环状烧烙法,而应使用平烫方法。操作时可使用普通断喙器,也可用电烙铁或烧红的铁块代替,热源烧至暗红色至樱桃红色,使鸡喙中轴垂直于热源平面,将喙尖直接定在热源上,喙前端即焦化,烙去喙尖到鼻翼前缘总长度的1/3或l/4,长度按上喙确定,下喙与上喙平齐即可,烫喙的适宜日龄为7-12日龄。
  8.转移鸡的注意力。在鸡群中放置一定数量的装有麦草的聚丙烯纤维袋,或直接放置聚丙烯捆扎带,让鸡休闲时啄梳。
  综上所述,分析啄羽发生的原因。一般啄羽行为的发生主要由遗传、营养和环境的因素引起。散养鸡在育雏期与笼养方式并无区别,鸡群早期也可能发生啄羽、啄趾、啄肛现象,断喙可使互啄造成的伤害减少。但是,通常使用断喙的方法必然会造成鸡喙变短、变钝以及上下喙长短不齐,对采食非常不利,而育成期后鸡群需要到室外啄食草籽、昆虫、牧草等食物,没有尖锐的喙尖就会妨碍采食,因此,如果早期采取断喙措施,必须保证鸡群在开始放牧时,喙尖保持或接近自然状态。然而,这种做法是有损于禽类福利的。同时,经断喙后的鸡,由于喙部受损,销售时还可引起消费者的疑惑,误认为是喙部有什么残疾的鸡。于是,我们认为散养鸡群放养阶段啄羽的有效防治方法是转移鸡的注意力。即:在鸡群中放置一定数量的装有麦草的聚丙烯纤维袋,或直接放置聚丙烯捆扎带,都会带来类似于啄梳的动作,从而明显地减少或避免啄羽行为的发生。提高放养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此法简单易行,且效果很好,适合在农村散养鸡群中普遍推广应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