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新课标高中英语单词mp3【体育新课标下偏重课余竞赛训练的负面影响】
 

新课标高中英语单词mp3【体育新课标下偏重课余竞赛训练的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14 04:02:07 影响了:

  摘要:体育新课标下偏重课余竞赛训练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视课余竞赛训练以小失大;重视课余竞赛训练使教学资源失衡;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已经导致群体意识严重削弱。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 课余竞赛训练 负面影响
  
  体育新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试点近十年,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为之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究其成效,却不尽人意。最近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再一次大幅度下滑,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具体到学校这一块,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应为首选。
  一、重视课余竞赛训练以小失大
  课余竞训纯属竞技体育行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性质全然不同的两种体育,其理念大相径庭。竞技体育顾名思义是为赛事服务的体育,说白了就是赛场上的体育。赛场有赛场的规矩,比赛论输赢,这就是规矩。比赛是实力的较量,不是想来就一定能来,事先得凭借自己实力过关斩将,然后方能正式入赛,这也是规矩。谁能凭借实力在相关赛事中打遍赛场无敌手,谁就夺冠;冠军宝座,强者居之,这同样也是规矩。诸多的规矩集中表明了一点:竞技体育讲求的是实力,崇尚的也是实力,是实力第一。竞技运动员必得有一具健康壮实的体魄,但他们参与这项运动却并非为了健康,而是为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增强实力。这就注定了竞技体育是强者的体育,或曰少数人的体育,因为生活中体育强者毕竟不多。所以,我们如果不能从理念上转过弯来,教学上还是“重课余竞训”老一套,就算你拼上命收获的顶多也就是几个赛场强者,比较起“全体学生”来,充其量也就是芝麻而已。《新课标》出台以后,我们工作没少做,辛辛苦苦五、六年,一经检测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照样全面下滑,为什么?懂得了竞技体育基本特性的个中缘由,就不言而喻。
  二、重视课余竞赛训练使教学资源失衡
  第一种是人力资源。能力强的体育教师到训练第一线,确保重点,这是历来的常规作法。但是,《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这种学校体育中真正的大事却很少人关注。
  第二种是时间资源。由于过分重视课余竞赛训练,长时期削弱面上体育教学,不少完全中学学生一到毕业前,体育课就给砍了,课表上虽然仍占有一席之地,但那是给检查团看的,实际上那些课早已被文化课老师瓜分得一干二净了。
  第三种是财力资源。因学校财力资源分配不当,投入的经费太小,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四是物力资源。许多过去常备的运动器材,如跳箱、跳马、山羊之类,现在有好多中学生连见都没见过。没有必要的体育器材,体育教学与无从下手。
  三、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已经导致群体意识严重削弱
  群体意识是学校体育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学校经常面临各级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运动会,不可能不派员参赛,在适当的时候组织运动员进行适当的赛前培训,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过分了,就显得本末倒置,时间一长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竞训就是学校体育的主体,这样群体意识自然就淡薄了。
  1.重视课余竞赛训练,成为少数尖子的事
  据老一辈体育工作者说,以前冬季长跑是全体学生的事,学校以班为单位,班里以组为单位开展比赛,看谁先跑完多少公里,先到达某地,一天一统计,抓得很死,越跑越来劲。早上起床铃一响,操场上,马路上全是排着队伍跑步的学生,脚步声,口号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现在冬季长跑纯粹成了几个体育尖子生的事。除了必检项目“两课”“两操”,其余时间学生们一般都被禁锢在教室里出不来,校园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2.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导致体育工作不受重视
  以前校园里大都辟有专门的体育橱窗,用来普及宣传社会体育,现在这些却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过去学生们特爱看竞技比赛,看得兴起自己往往还能来几下。现在还是爱看,但“兴起”的时候少了,“来几下”的劲头没了。有的人体育课都懒得上,有事请假,总是先瞄准了体育课才动手。每次达标检测打招呼的人络绎不绝,家长、学校、老师联合作弊的事屡见不鲜。
  3.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过去学校体育工作者心里想的是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广泛开展各项群体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现在想法似乎变了,我从网上就读到过不少人写的文章,他们把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归纳成三点:一是带好运动队,培养好运动员;二是据此实践写好教研论文;三是上好公开课,能在上级领导检查时为学校争“面子”。
  4.重视课余竞赛训练,导致教育风气不正
  特招学生是历来就有的事,只是现在的特招有些变味,现在不仅大学有特招,中学、甚至是一些小学也开始搞特招。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升学率,大家想方设法放宽条件特招所谓的文化尖子生。这里讲的放宽条件,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体育,放得最宽的时候体育成绩可以忽略不计。更有甚者,特招不成就花钱买,价格依文化成绩而定,至于体育分文不值。收购学生已经是对教育的亵渎,加上如此不把体育当回事,我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5.学校成绩评估,导致学校体育走向歧途
  在大喊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的不景气,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我想斗胆替教师,也替学校开脱一句,这主要不是教师的责任,这主要也不是学校的责任,这主要是时下学校评估误导的必然结果。时下评估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大多还是看体育测试,看体育达标率,看学校在各级运动会上的成绩,评选先进校长只要他领导的学校在各级运动会上成绩出众,体育这一票就能拿满分。测试结果、达标率、竞赛成绩这些都是硬指标,一目了然。以硬指标为主体的学校体育评估方案,不仅简单,而且方便,所以历来都认定这是一种好方法。简便没错,只是这些硬指标大多来自于竞技运动,其成绩多由少数体育尖子所创。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把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关注重点定位在竞技运动上了,定位在体育尖子生了。《新课标》出台前不算,单从2001年《新课标》出台算起,这一“定”就是六年有余。评估条例乃上级制定,仍然把竞赛放在首位,于是六年多来学校体育一如既往地忙于捡芝麻,终于把学生的健康给捡丢了,受害的还是学生。
  总之,学校体育从不排斥竞技体育项目,却又与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培养竞技运动员历来是少年体校、体育运动学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这些专业机构的任务。《新课标》出台十个年头了,《条例》早已经成了历史,如果我们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条例》年代,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错,是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不过,我认为扭转这一局面也不难。既然评估是指挥棒,既然它有如此大的魔力,我们就仍旧从评估入手。按照《新课标》要求,认真修改评估细则,突出“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心学生”,使之成为评估内容的重中之重,软指标与硬指标结合,软硬兼施,对学校体育实施有效评估。不出数年,学校体育定然会有大的改观。介时,西瓜与芝麻一并丰收,老师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皆大欢喜,那该多好!
  参考文献:
  [1]曹淑忠.场地器材简约显实效[J].中国学校体育,2010,(11).
  [2]刘绍曾,周登嵩.新编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